市经信委现有离退休干部530人,其中离休干部310人、厅级或享受厅级待遇56人、县处级203人。他们来自8个市直工业部门、46个市属工业企业,分布于烟威多个县市区,有着人数多、来源广、居住分散、结构复杂等特点,其服务需求也千差万别。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不仅要为他们服务好,还要让他们发光发热,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贡献。为此,我们确立了三项工作准则:一是“情”字为首。以“真心、热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准则,把对老干部的珍视敬仰转化成儿女般的亲情服务。二是“实”字为要。不空谈、不推搪、不怕累,脚踏实地解决好每一个具体问题。三是“全”字为纲。对老干部的需求,不分家里家外、份内份外、工作日休息日,都是责无旁贷尽力满足,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 一、始终把老干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让每一名老干部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一是加强领导,规范服务流程。我们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成立了工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把老干部工作和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建立健全了四大类20多项工作制度,包括委领导联系老干部制度、党委支部工作例会制度等,坚持做到“三清、四明、四必访”,即老干部人数清、居住地清、联系方式清;家庭情况明、健康状况明、专业特长明、兴趣爱好明;凡重大节日必走访、老干部有病住院必探视、老干部家中遇有特殊情况必看望、老干部没参加集体活动必电话询问。为把工作做细做实,我们建立了数字化办公系统,将网站建设、信息通报和事务处理结合起来,随时掌握老干部的身体状况、服务需求、医疗报销等基本信息。自2001年初我委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成立以来,累计到家中走访和到医院探望老干部上万余人次。 二是健全组织,打造纵横双线服务管理体系。经信委离退休干部人数最多时达698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服务对象,仅靠专职工作人员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创建了纵横双线服务管理体系。横线是,在全省系统率先成立了老干部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干部党员联合党委,以老干部原工作单位为基础成立了9个党支部、以居住地为依托划分了58个党小组,并注重挑选身体状况好、思想觉悟高、有群众威望的老干部担任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负责沟通联系广大离退休干部,随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增强了老干部党支部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纵线是,工作人员分包到支部及所属老干部,坚持每个月与支部、每两个月与老干部联系一次,遇有需求随时为其提供服务。 三是加强沟通,让老干部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为加强与老干部的沟通交流,赢得理解和支持,我们每年至少2次向离退休干部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以及离退休干部工作情况;逢年过节都举办离退休干部团拜活动,嘘寒问暖、征求意见;每年由工委领导带队至少组织一次参观考察活动,使老干部感受组织的关怀,感受改革开放成果。近年来,先后组织参观了东岳汽车、富士康工业园、市文化中心等。 二、倾注真情深化服务,不断提升老干部晚年幸福指数 (一)资源共享携手合作,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我们从“双高期”实际出发,把老干部的生活和保健需求作为深化服务的突破口,积极借助和依托社会力量,建立起老干部生活保健服务网络。一是与医院合作,保障及时就医。我们先后与市中医院、芝罘医院、东方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老干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做到预留住院床位、优先安排专家就诊等,开通了老干部就医的绿色通道。二是与家政服务公司合作,保障生活需求。我们先后与3个社区服务公司、5个家政服务点建立了合作关系,常年为鳏寡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提供送奶、购粮、买菜、日常陪护、卫生清扫等服务,为老干部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和服务保障。三是与专家合作,帮助树立科学养生理念。我们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为老干部举办交通、用电、防火和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还多次请专家指导举办了健康保健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掌握老年人常见身心疾病防治方法,提高了晚年生活生命质量。 (二)深怀儿女之情,尽职尽责尽孝心。我们坚持对老干部“病要看望,走要送行”,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项服务工作。每年看望住院老干部达300人次以上。对病故的老干部,我们工作人员都是第一时间到场,从穿寿衣、运送遗体到组织遗体告别、骨灰安放,都是亲自动手全程服务。有一年春节期间,两位老同志先后病逝,我们老干办的同志全部到场,从大年初一忙到初五,家属写来了感谢信。为了尽职尽责尽孝心,至今我们已送走了上百位老人。
2010年3月的一天,一位老干部家属打来电话“家里天然气漏气”,我们工作人员迅速赶到,及时帮其排除了故障。为避免类似险情的发生,第二天我们请来消防人员为老干部举办了一场家庭安全讲座,并拨出专款为每位老干部家中免费安装了燃气定时自动关闭系统。 (三)释疑解难,不给老干部留遗憾。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老干部满意为目标,帮老干部所需、急老干部所盼、解老干部所难,赢得了老干部的信任和好评。一位老干部因与子女同住十分拥挤,原单位调整住房时因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连环调整,他未能如愿。虽经《烟台日报》曝光、信访部门协调,都没得到妥善解决。我们得知后,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尽管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但维护老干部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便积极出面找有关部门协调,几经反复,终于在短时间内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老干部十分满意,“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这一生都会为此而遗憾”。近五年来,我们还先后为19名老同志协调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三、搭建舞台丰富生活,余热生辉展时代风彩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老干部老有所学。我们每月集中一次,通过举办政治理论培训班、报告会、研讨会等形式,组织老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和战略思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他们始终保持了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崇高境界。5年来,未出现参与学练“法轮功”和军转干部上访事件,更没有发生一起集体访和越级访。 二是开展文体活动,让老干部老有所乐。根据老干部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先后组建了门球队、钓鱼队以及书法、绘画、摄影、太极拳等10余个老干部活动小组,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比赛活动,活跃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09年,我们还根据老同志记忆力差、动作慢等特点,自创了适合老干部锻练的“中医保健操”,并制作成光盘推广、学练。目前,这种保健操已广泛流行,在市区十几个练习点有上万人参加,还传播到全国及香港、台湾等地。2009年,我们老干部门球队代表烟台市参加全国部分城市老年门球赛,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 三是引导发挥优势作用,让老干部老有所为。我们委很多老干部是工业主管部门和工业企业退下来的老领导和技术骨干,为了发挥好他们的优势作用,我们按照特长,分门别类建立了人才档案,积极牵线搭桥,先后有20多人被化工、机械、纺织行业的企业聘用。在我们开展的“为烟台工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中,老干部提出的《对烟台冶炼行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开发应用LED光源的建设》等20多条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广大老干部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