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莱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关工委,高新区、雪野旅游区、经济开发区关工委,市关工委各成员单位: 现将《莱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莱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4年4月22 日
莱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发展基层建设的成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更好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努力开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各级关工委要围绕中央、省委、市委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引导广大“五老”和青少年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和要求,从实际出发研究和部署工作,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和落实到关工委的各项工作中去。要组织报告团、宣讲团,下基层、进群众、走一线,用青少年熟悉的语言、事例、方式开展各种宣讲教育活动,把党的声音传到基层,传到青少年心中。拟于5—7月,开展“五老”进校园集中宣讲活动,要选好人,备好课,服好务,务求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创新载体,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按照省关工委统一部署,创新载体,在全市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少年中国梦·公益在行动”系列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举办报告会、召开座谈会、组织青少年参观教育基地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教育。深入基层村镇、社区进行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和改革创新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续扎实开展“三项活动”,动员有专业特长的老干部、老教师给青少年做课业辅导、传授文化知识和才艺技能,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结合“六五”普法工作,组织各级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9-11月,为入校新生普遍上一堂法制课。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演讲比赛、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等法制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动员更多“五老”担任法制副校长、纠纷调解员,做好相关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发挥“五老”关爱工作团的作用,做好青少年的结对帮教工作,加强对不良行为青少年和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帮扶、矫治、管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加强配合,建立机制,真情关爱弱势青少年群体。继续组织关工委老同志结对帮扶失辍学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弱势青少年群体。各级关工组织要建立健全青少年弱势群体和“五老”人员档案,推行长效化关爱帮扶机制,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联系,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捐资助学助残助困活动。配合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开展的“春苗营养厨房”计划,积极做好我市的选点、配套、建设工作。发挥“五老”作用,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做好学生出行安全、网吧义务监督等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典型带动,层层推进,切实加强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按照中国关工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意见》和省关工委的部署,巩固基层关工委建设成果,不断提高基层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水平。要抓好典型,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层层推进,逐步实现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城乡基层的延伸。找准突破点,下大气力抓好县级关工委工作,加强办公室力量,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基础。要做好镇村、社区关工委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继续办好“四点半学校”、“
农家书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形成教育合力。要努力推动企业和高校关工委工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探索和创新企业青工和大学生教育的方式方法,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搞得更富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