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先锋战士 在济宁市市中区,多年来活跃着一位热心服务居民群众、积极宣讲党的政策的老共产党员。他服务的足迹遍及社区,他编唱的红色歌曲被四处传唱,他自创的红色名片、编印的红色小册子走进千家万户。他十几年如一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实践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誓言,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色服务员”、“红色宣传员”。 他就是永不褪色的先锋战士、济宁市中区退休干部——谢立亭。 退休不退志,社区献余热 谢立亭生于1940年,是一位有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名70岁的老人,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壮大、亲身体会了新旧社会的差别,他内心深处怀着对党无比深厚的崇敬之情、感恩之情。1995年7月,他从区委老干部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不少亲朋好友都劝他:干了这么多年,也该好好享福了。可他却说:“我能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国家干部,全靠党,我的点滴进步都是党给的。我虽然退休了,但宣传党的思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退。我永远是党的宣传员、人民的服务员,我要为党多争光、多添彩!通过自己的嘴、自己的腿,把党的声音、党的好政策带给群众,让群众都能感受到共产党的真情和温暖”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当月,老谢就受聘到阜桥街道牌坊街社区,成为了集社区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员、老党员的联络员、信访工作的调研员于一身的“三大员”,而且一干就是10多年。10多年来,从最初的“三大员”,到后来的党课辅导员、网吧监督员、文明市民巡防员等,谢立亭共有20多个“头衔”。老谢认为,虽然这些“大员”头衔算不上什么职务,但要干就得干出个样子,要干就得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难事、办好事,做群众的热心人、知心人和贴心人。 社区群众有事都愿找谢立亭说说。老谢平时出门,都忘不了带上自制的“便民手册”。这个便民手册上记着医院急救、水电气安装维修等有关单位的电话,只要他一发现情况或是有群众向他反映问题,就马上利用手中的便民手册拨打电话,很快就会使一些问题得到答复或解决。近年来, 老谢还建立了《好事记录本》, 把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好事都记录下来,争取天天做好事,时时做好事。老谢还专门做了一个党员服务名片,上面写着:需帮助找立亭。普通的一个小本、一张名片显现的是谢立亭爱民为民金子般的心。 在牌坊街社区,老谢成了最忙碌的人。上班,他第一个到,看看社区环境好不好,需不需要打扫;下班最后一个走,看看社区网吧里还有没有学生。东家有纠纷,老谢去调解;西家闹离婚,老谢去说和。社区 社区老党员张兴茂常年患有多种疾病,老谢得知后,经常去看望慰问,送医书、药方,带他去找中医看病,还不怕脏臭,教他按摩穴位,代他办理证件,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他的家庭困难,使他及时得到救助。张兴茂感动地说:“谢主任关心群众、关心老年人真是没说的。”有位91岁的孤寡老人孟言信,生活难以自理,长期独居四楼又不愿离开。老谢知道后,先后20多次登门做工作,老人终于高兴地住进了养老院。当得知他喜欢学习时,老谢又送去了学习资料,让老人感受到了晚年的温馨。 情洒宣讲路,为党鼓与呼 忠诚于党的事业,宣传好党的政策,是谢立亭一生坚持不变的执着追求。为了当好“红色宣传员”,老谢下了很大功夫。经过反复摸索总结,他找到了三个备受群众喜爱的宣讲“法宝”——“红色名片”
、“红色歌曲”和“红色小册子”。 2001年初,当老谢第一次把“三个代表”的内容以名片的形式发给老党员、居民群众时,大家都赞不绝口,说形式新、好记忆。看到这种形式很受欢迎,从那时起,每逢党和国家有重大活动,老谢都及时制作红色名片。他先后印制了《要永远热爱忠于党》、《自我补钙与精神来源》、《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锋战士之歌》等一批红色名片。为扩大宣传面,他在辖区的理发店和茶庄等地方设立了红色名片宣传发放点。茶庄老板邵成文说:“老谢的红色名片比我的茶叶都抢手!”牌坊街社区居民刘培东对他说:“你送给我的名片,比送我几瓶酒都好!” 唱红色歌曲是谢立亭宣讲中最富激情的方式。早在1996年,他就利用《我是一个兵》的曲谱,编写创作了第一首红色歌曲《社区服务者之歌》,由于歌词深入浅出、琅琅上口,歌曲很快在城区传唱开来。这一下激起了老谢的创作欲望,接着他用同样的方式,又先后创作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歌》、《创先争优之歌》等70多首歌曲。他还把自己多年来的体会整理编印成《永恒的追求》、《不懈的奋斗》、《前进的风帆》、《思想的火花》等小册子,向群众发放5000多册。老党员陈宣中感言道:“红色名片是个宝,它的好处真不少;红色歌曲鼓舞我,与时俱进向前跑;红色册子启发俺,爱党爱国晚节好”。 不管到基层宣讲,还是印“红色名片”、写“红色歌曲”,这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对老谢来讲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感受。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他像小学生一样刻苦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宣讲技巧、收集各种材料。为了编写红色名片、红色歌曲,他费了不少心思、吃了不少苦头,有时写不出来时,饭吃不下、觉睡不香、就连走路也感觉浑身没劲。有时睡觉中都在思考,一有灵感,就一骨碌爬起来,奋笔疾书,唯恐灵感消失。一次他从夜里十二点半一直写到次日早晨五点半,累得两眼模糊、腰酸背痛,但他却高兴地说:“为了宣传好,再苦再累也心甘”。这些年来,老谢废寝忘食共写出30多万字的宣讲材料,先后自费印制了56种13000多张红色名片,作报告360多场次。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老谢的宣讲艺术和宣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受到各层次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为学生宣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他饱含深情的演讲吸引着每一个学生。报告会结束后,学生们都说,谢爷爷讲的很生动、很感人,听了很受教育。 细心的人会发现,每次出门谢立亭都会提着一个帆布包。这个“帆布包”有种特别的“味道”,这味道是淡淡的中药味。原来,谢立亭常年奔波在宣讲、服务一线,这个帆布包是他的全部家当。里面除了有各种名片、读书笔记,收集来的资料,还放着止痛膏、降压药、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多年来的奔波,让老谢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带药出门成了他的习惯。一次,他去希望小学作报告,由于路程太远,回家的路上心脏痛了起来。他坐在路边,服药后很久才舒缓过来。2010年初,老谢不得不住进医院,先后接受了两次心脏支架手术。家人和朋友们都认为这次老谢该休息了。可老谢却说:“我一天不服务、不宣讲,心里就不好受。”老谢瞒着孩子们,坚持让老伴蹬着三轮车带着他,到机关、社区、学校进行宣传,发放红色名片和小册子。 犹如一抹耀眼的光彩,10多年来,谢立亭走到哪里,就把红色名片、红色小册子带到哪里,把歌声唱到哪里。前几年,谢立亭到香港、澳门去旅游,在香港维多利亚湾,在澳门妈祖阁前,他情不自禁地高唱《喜迎香港回归之歌》、《热爱祖国忠于党之歌》,让周围的人倍感振奋和自豪。十七大召开期间,老谢深入街道社区作报告、讲党课……连日的奔波使他再一次住进了医院,但在住院期间,谢立亭仍然不忘宣讲,他向所住病房的值班医生、护理人员赠送红色名片,为所在楼层的病友演唱红色歌曲;就连参加婚礼,他也不忘向新人赠送红色名片和小册子。他的执着、他的歌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国光新村的张广海接到老谢送来的名片后乐得合不拢嘴。张广海80岁高龄的老母亲听完他唱的红色歌曲后,拍着手说“真好,真好”,并把亲手纳制的鞋垫送给谢立亭,说“你垫上暖和,上街宣传冻不了脚”。市水利局退休干部叶树洪动情地说:“他一个70岁的老人,天天提着包,发名片、发小册子,搞宣讲搞服务,这种奉献精神真是了不起”。 面对大家的鼓励支持,老谢在日记中写道:“冒着寒暑去宣传,心甘情愿余热献。能把党的政策宣传好,跑腿再多我不烦。” 忠诚志不移,红心永向党 在谢立亭的床头桌上,放着一个精心装裱的镜框,里面有一张醒目的卡片——铭记我的誓言:“共产党员是美丽之花,我要力争成为一朵永不褪色的鲜花,为党多争光,多添彩”。以此激励自己践行党的宗旨,永葆先进性。 2004年以来,他把每年的 “工作着是幸福的,奉献着是愉快的,活着就要为社会多做贡献”,正是他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的真实写照。不断加强学习,宣传党的主张,服务人民群众,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谢立亭同志永恒的追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在任济宁市委书记时,看到谢立亭的先进事迹,立刻做出批示:“退而不休,满腔热情,奉献社会,精神可嘉! ” 谢立亭先后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离退休老干部党员”、“全市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30多个。在他的家里挂满了锦旗和赠言:“十年服务,十年奉献”、“夕阳红似火,为民好楷模”、“紧跟时代步伐,宣传党的模范”、“调解矛盾不怕苦累,为民服务真心诚意”、“老当益壮青春永驻,退而不休雄风久存”……这是对一个老共产党员奉献精神的最好褒奖。 面对荣誉,谢立亭淡定自如。他在“个人决心”中写道:“夕阳无限好,思想不能老;余热多奉献,红心永向党;当好先锋员,奋进永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