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政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于2005年,下设2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9名,平均年龄75岁。近年来,我们以打造“五好”党支部为目标,紧密结合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特点和思想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不断增强,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离退休党支部,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加强自身建设,让老干部在组织上“有依靠”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建设的成效。为此,多年来,我们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形成了一个团结有力的战斗集体。党支部成立之初,政协领导就予以高度重视,专门安排了一名政协副主席分管老干部党支部工作,并把老干部科的科长充实进党支部班子中,加大了支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协调力度,并按照组织推荐、民主投票等程序,把工作热情高、党性观念强、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和委员,从而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围绕推进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项集体议事制度、联系党员制度和集中学习等制度,支部班子成员还通过每月的走访、座谈,了解每名党员的思想、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一班人的亲切关怀,使党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二、强化理论学习,让老干部在信念上“有提升” 我们支部党员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也60多岁,不少同志离开工作岗位已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为了让每个人都学习不落伍、思想不掉队,我们坚持把理论学习抓在手上,健全制度、创新方法,引导老干部坚定信念、理想永存。我们把每月12日定为集中学习日,雷打不动地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上级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理论学习,并通过学习座谈讨论、交流心得、听专家辅导等,加深理解和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上级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具体工作中,我们还针对居住分散的实际,将党支部分为2个党小组,由党小组长负责不定期地组织老干部自我学习、开展讨论和情况交流等巩固学习成果;对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党小组长定期上门送学习资料、补课辅导。83岁的离休干部林范洪同志因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十分不便,党支部书记兼党小组长的刘希江同志每次集中学习后,都是第一时间上门送学。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中,离退休干部党员不仅带头参加学习,每人都撰写读书笔记上万字,体现了老党员、老干部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三、积极搭建载体,让老干部在服务大局上“有舞台” 老干部觉悟高、资历深、经验丰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积极引导老干部参政议政,为推动芝罘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通过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保证老干部的“知情权”;建立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参加制度,保证老干部的“参与权”;建立学习考察制度,听取意见建议,保证老干部的“发言权”。在推进党员“双管双责”工作中,我们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根据离退休干部的经历、年龄、特长,组织他们成立了促进社区建设建言献策的智囊号小组,协助维护治安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维稳环保号小组,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文娱号小组等,使他们成为推进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夹河开发改造、黄务旧村改造、锦绣新天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项目中,老干部提出合理化建议20多条,得到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在青年南路和通世南路工程建设中,年逾六旬的老干部党员王永新同志不顾年高体弱,主动请缨,担任工程指挥部的党组书记,在工程建设期间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在拆迁任务最重的时候,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带领工程人员打造了“精品工程”、创出了“两路”精神,被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广为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