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 打造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
“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等“五老”同志具有独特的政治、经验、时间、威望和亲情优势,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力军,是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市关工委注重发挥“五老”作用,积极搭建平台,创设载体,打造了一批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打造品德育人的品牌。先后开展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和“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不断加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每年5月份都组织“五老”报告团为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亓枫、张信元、赵鸿安、陈文中等老同志多年来入校作报告50余场,受教育师生7万多人。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通过举办报告会、召开座谈会、组织青少年参观教育基地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坚定他们追逐“中国梦”的勇气和决心。 二是以法制教育宣讲团为主体,打造普法育人的品牌。市关工委组织成立了以政法战线的老同志为主体的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每年都分赴城镇、社区、乡村为青少年作普法教育报告,解决青少年涉法困难,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多年来,共作报告80余场,受教育人次10万余人。他们还深入到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开展了对网瘾、失足等青少年群体的调研、谈心和帮教工作,共结对帮教问题青少年90多名,提供法律咨询6000多条次。 三是以“三项活动”为主线,打造才艺育人的品牌。各级关工委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市全面开展“三项活动”的有260多所学校,占总数的97%以上,18万名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受到教育。活动中,市关工委组织动员一些有特长、有能力、有意愿的老教师、老专家、老艺人参与到“三项活动”中,深入各学校、青少年宫、农家书屋进行辅导,并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先后有30多名老同志被评为省、市级优秀“五老”辅导员。 四是以帮扶救助为重点,打造关爱育人的品牌。各级关工委积极发挥“五老”“甘作春雨育新苗”的奉献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孤残儿童、失学、失足青少年的结对帮教工作。组织老同志通过“一帮一”“多对一”等形式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精神呵护。不少老同志多年来一直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关工委系统共筹集助困资金300多万元,扶贫助学5000余人次。 (市关工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