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兵●往事 查看内容

莞忆六十年:回忆老兵往事

2011-2-14 16:25| 发布者: 红叶传媒| 查看: 2434| 评论: 0

摘要: 叶更生老人保留着当年的功章。12“莞忆六十年”系列报道推出后,有志愿军老战士致电本报称他们昔日的记忆之门被打开了。东莞老干部何裕主动向本报提供了百年老照,展现100年前的莞邑时髦女郎。还有热心离休干部张况找 ...

    叶更生老人保留着当年的功章。

    1

    2

    “莞忆六十年”系列报道推出后,有志愿军老战士致电本报称他们昔日的记忆之门被打开了。东莞老干部何裕主动向本报提供了百年老照,展现100年前的莞邑时髦女郎。还有热心离休干部张况找出了目前仅存一份的宣告东莞解放布告书。

    昨日,今年82岁志愿军战士叶更生很感慨,抗美援朝的岁月还历历在目。老干部何裕很热衷摄影,家中保存老照片很多,最珍贵的当属他母亲于1918年留下的一张时髦照片。而莞城离休干部张况则翻出了仅存一份的宣布东莞解放的布告……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讲述勾起了东莞人共同的记忆。

    我们欢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分享我们的60年。您提供的线索一经采用,本报将付予稿酬。此外,您提供的老照片和资料将复制一份送往市档案馆,永久保存。

    老图

    1

    靓女合影

    百年风采

    这张尘封91年的珍贵老相片,是我母亲梁转好1918年拍下。她们相约穿不同的衣服合影,展现风采。照片中左一的女子,是当时新潮人物,留短发型,穿白恤衫,捆边花裙,戴金项链,右手夹着书本,仪表端庄,站在豪华楼梯上,模拟时代小姐。

    右三的这位女子,穿浅色宽腰旗袍,前额留着发音,大松辫,是个不中不洋的半新潮人物;左三这个是我母亲,留大松辫,浅色大襟衫,深色捆边长裙,提着手帕,总算跟点潮流。

    其余两人,留着大松辫,黑色大衿衫,孖筒阔裤,手提小手帕或在腋下的纽缝间,是当时典型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 老干部何裕

    2

    仅存一份

    解放布告

    “这张宣告东莞解放的布告当时是用钢针笔在蜡纸上刻写,然后用油墨印刷。”莞城离休干部张况回忆当时10月17日他到大街小巷去贴布告时仍然很兴奋。当时布告很多,但是只有他一人有意识将布告保存了一份。“文革”期间,他正好担任博物馆的负责人,把布告藏起来,使得这张仅存的布告躲过了一劫。为了更好保存这份发黄的布告,他把它赠送给了博物馆。自己留下了一份复印件。

    讲述

    立功证不能当路票

    讲述者:叶更生,82岁,志愿军老兵

    叶更生,道滘人,1927年生,1950年参加中南军区广东军政大学培训,后被分配到志愿军40军。1951年1月9日随部队入朝,在军部担任文书工作,参加第三、四、五次战役,1953年停战后回国。看到《莞忆六十年》关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报道后,他十分感慨,昨日下午在家中回忆在朝鲜的岁月。

    “到广州还是要买船票,因为立功证并不是什么东西,而是人民给辛劳革命者的一种荣誉,它并不是万灵膏也不是路票,也不能唬人。”55年前,叶更生在给父母的家信中这样写道。1954年春节,他立三等功的消息由志愿军40军军部传回家乡,道滘镇政府给军属拜年,也把“立功光荣”的牌匾送到他家。如今82岁的叶更生老人家里,最醒目的就是那块“立功光荣”的红漆木匾。

      采写:记者 薛冰妮 刘定国 摄影:记者 方光明 陈奕启 实习生 张浩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