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生辉在讲台 乐于奉献谱新曲 ——记兰山区文化局离休干部傅承云
在临沂市兰山区老年大学,无论风霜雨雪,还是酷暑严寒,经常会看到一位两鬓斑白的长者在授课,她就是原兰山区文化局离休干部、已78岁高龄的区老年大学艺术团团长兼文艺班教师傅承云。 傅承云从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热情不减,自90年代义务担任老年大学教师至今已20多年,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老年教育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一名老年大学的教师,她具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她不仅是称职的,而且是优秀的。在老年大学教学工作中,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任劳任怨,勇于探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实际行动创先争优,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带领老年大学文艺班学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她用丹心映衬晚霞,用真情续写新的篇章,赢得了全体学员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先后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 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被市委老干部局授予“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称号。 一、学无止境,积极进取练师能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是傅承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爱钻研问题,工作热情高,事业心强。90年代初,她参加了兰山区老年大学保健班和国画班的学习,悠闲自在。但是日复一日的生活让她觉得枯燥乏味,活跃了40多年的文艺细胞促使她去寻找新的用武之地。在上老年大学期间,她发现老年大学没有文艺班,于是,她向老干部局提出了开办文艺班的建议,这个建议和老干部局班子的思路不谋而合,于是老年大学在1991年开设了文艺班,设声乐、舞蹈和小手工制作三个课目。文艺班成立后,她又义务担 一是理论关。她买了很多理论书籍,在刻苦学习太极拳、剑、健身舞蹈等文艺理论知识和老年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学习有关生理学和医学知识,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解太极拳、剑等对健身强体、防治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她绘声绘色地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 二是语言关。由于理论功底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一开始语言的表达还不够精准。她觉得,有些动作,自己会做,却不知如何讲解。为了把每个动作的要领准确传授给学员,她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每上一节课都查询大量资料,然后写下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备好教案,反复试讲。很快便能轻松驾驭课堂了,学员们都喜欢上她的课。 三是教法关。傅承云知道,老年大学的学员年龄层次相差较大,要想让老人们都能理解并学习到太极拳、剑等知识,老师不仅要钻研书本,还要了解学员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为此,她坚持全面了解学员,对每个学员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理解接受能力都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还坚持师生之间的互动,坚持讲练结合,坚持循序渐进,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反复习练。引导学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努力达到每堂课、每个人都有收获,让每个学员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无私奉献,兢兢业业铸师魂 傅承云常说:“作为一名老年大学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无私奉献精神,更主要的是还应该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坚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是讲奉献,义务授课二十余年。担任老年大学 二是献热心,争当群众活动的带头人。为方便社区群众的健身娱乐,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傅承云就身着轻便的运动装、运动鞋,带着音乐器材设备,赶到活动站点,连接好电源设备,带领几十名中老年朋友,练习健身操、广场舞蹈、健身球等,大家在跳舞健身中找到了乐趣,增进了感情。 三是求创新,努力开创新局面。在教学的同时,她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文艺形式,吸取更加丰富的艺术营养,并充实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她还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将课程制作成可以播放的课件,经常在全区远教频道播放,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空中课堂”。 三、锐意进取,踏踏实实求实绩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做事情就要认真细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傅承云加入老年大学二十多年来,立足兰山实际,勇于开拓进取,带领着老年大学艺术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赢得了老年大学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是艺术团名扬临沂城。1997年,兰山区老年艺术团成立后不久就接到了喜迎香港回归大型合唱这个艰巨的任务,她精心组织编排,不厌其烦,一丝不苟。经过勤学苦练,艺术团演出一举获得成功,名扬临沂城。这以后,在她的带领下,兰山区老年艺术团先后参加了市老干部欢度老年节晚会、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文艺汇演、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艺汇演、庆祝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老干部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的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其中,她带领创作的小品《凤落梧桐》代表临沂市参加了省委老干部局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获三等奖;2010年,带队代表临沂市参加了全省老年人运动会腰鼓及健身秧歌比赛;2011年,带队参加了全市首届柔力球比赛,获第一名,并代表临沂市参加全省比赛,获优秀奖。 二是老年人文体活动“遍地开花”。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下广大老年人活动娱乐的需求,兰山区在全区老干部活动站点设置了35个党员活动点,为充分发挥活动点的带头作用,她带领老年大学学员经常到活动点指导,培养娱乐活动队伍骨干,使党员活动点成为广大老年人学习交流、健身娱乐的重要舞台。目前,兰山区各个党员活动点上都有了活动带头人,全区文体娱乐活动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三是老年教育探索建立了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她及时听取学员们的意见建议,将好的意见建议汇总后报至区委老干部局。在她的建议下,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创新方法,整合资源,会同区委党校、镇(街道),依托在老干部活动站点设置的党员活动点,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优势,安排专人将党课课件下载到手提电脑上,定期组织远程教育播放员带着设备进社区、去工地、到农家院落、城市广场的活动站点上“党课”,探索建立了“流动党课”教育模式,开创了兰山区老年教育新模式。 四、创先争优,以身作则树师表 诚实做人,踏实干事,是傅承云的座右铭。教师的思想、观点、作风、言论、行为乃至生活习惯和品德修养,对老年学员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她不但工作扎实,而且作风严谨,处处严于律己,事事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带头遵守和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凡是要求老年学员做到的,她都自己先做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青春岁月不老,艺术之树常青。在二十多年的老年大学教学生涯中,傅承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奉献到教学中来,在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她坚持修身为本、务学为用的教育理念,躬行敬业、精业、乐业的“三业”精神,在求“专”求“深”的同时,不断地将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艺术。在她的带领下,兰山区老年大学文艺班、艺术团的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开拓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文艺活动天地。 三尺讲台,一片丹心,续写篇章,晚霞生辉。这是对傅承云的真实写照。二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的行动续写着壮丽的人生篇章,用一片丹心树立起了一位老年教育工作者的伟大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