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莒南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推进“文化养老”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强老干部党建工作树立导向、强化引领,狠抓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搭建平台、提供保障,规范老干部社团建设扩大覆盖、强力助推,发挥老干部作用增强实效、促进提升,创新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建设,收到良好效果。 一、树导向,加强老干部党建工作引领“文化养老”。确立“抓党建强引领”思路,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文化养老”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按照“就近、就地、便利”原则,将5500多名离退休干部编入69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探索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不脱管、不漏管。遵循离退休干部的特点和活动规律,紧密结合老干部党建工作目标任务,每年都设计确定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养老”主题实践活动,由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负责,采取务实管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2010年以来,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累计举办各类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文化养老”活动110多次,实现了以文化育活动、以活动促党建、以党建提活力的目的。 二、建平台,以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保障“文化养老”。一方面,坚持规模合理化、功能实用化、管理规范化、使用高效化“四化”标准,加强县老年大学、老年体协、老干部活动中心、干休所“四个窗口”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对“文化养老”建设的主体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县老年大学设置了书法、绘画、文艺、医疗保健、推拿按摩、剪纸等6个专业班,成立了县老年人书画研究会,每年坚持举办1次书画展,2010年出版了《莒南县老干部书画作品集》。县老年体协先后在全县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点485个,坚持每年组织1次全县老年人运动会、1次驻城老年人门球比赛、1次健身展演,定期组织秧歌、腰鼓、柔力球等健身项目培训。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坚持政治性活动与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相结合,定期组织老干部进行棋牌类、麻将、球类、健身、阅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县干休所坚持每年组织住所老干部外出参观考察2次。另一方面,按照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体现特色、发挥作用的要求,加强乡镇(街道)老干部活动中心(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社区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室、老年体育辅导站(点)等基层阵地建设,重点推进老年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图书阅览等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共建、共享、共融的目的。 三、扩覆盖,以老干部社团建设助推“文化养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准加强老干部社团建设这个切入点,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强力推进各类老干部社团建设,鼓励离退休干部加入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发挥特长的社团组织,积极吸纳老年文艺骨干加入“文化养老”志愿者、教练员、辅导员队伍,进一步促进了老年人才优势的发挥。县里先后成立了老年体协、老年科协、老年教协、关工委、老年书画研究会、诗词学会等老干部社团,吸引了数千名离退休干部参加,骨干成员达500多人。依托这些老年社团组织,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种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学活动和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养老”的层次和水平,拓宽了“文化养老”覆盖面,满足了老干部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莒南县诗词学会成立3年来,已发展诗社72个,正式会员1380人,实现了全县12个乡镇(街道)组织全覆盖,出版诗集30余本,发表作品10000余首,2012年5月莒南县被授予临沂市“诗词之乡”称号,成为临沂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区。同时,按照区域、群体“双拓展”的思路,狠抓延伸覆盖,在全县575个行政村居、社区普遍建立了老年锣鼓队、秧歌队、腰鼓队、舞龙队等文体组织,定期开展各类活动,既丰富了基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又对倡树文明新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重实效,以发挥老干部作用提升“文化养老”。针对离退休干部队伍人才荟萃,许多老同志是经济、科技、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行家里手的实际,紧扣“文化建设”这个中心,组织离退休干部通过参与革命传统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等形式,逐步建立起以老带新、以城带乡、以乡带村的文化发展新格局。2012年以来,结合“孝文化”的传承发扬工作,联合教体局、广播局组织开展了《二十四孝图说》剪纸作品巡回展,并制作专题片在县电视台播放;结合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组织出版发行了总计25.5万字的老干部回忆录——《记忆的光芒》,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又组织开展了《老照片》征集活动,年底将出版发行。广大老同志在实现老有所为愿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鉴赏、文化养生能力,在用文化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