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现辖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共有98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47个,农村社区51个。全区共有离退休干部3310人,其中离休干部270人,退休干部3040人。目前,96%的离退休干部居住在城市社区。近年来,随着退休干部比例的不断增加,我们充分利用退休干部身体状况普遍较好、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奉献余热愿望强烈的特点,加强社区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建设,使老干部在服务社区建设、奉献居民群众中发挥作用,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我区共建有老干部志愿者队伍12支,成员350余人。 一、高度重视,构建社区老干部志愿服务网络 一是抓平台建设。区委对老干部工作及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非常重视,按照“人人享有志愿服务、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总体要求,在社区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活动室、聊天室、图书室等阵地,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构建起区委总领、老干部工作部门牵头、社区管理、相关部门支持参与的老干部志愿服务平台,为老干部志愿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抓队伍建设。在各街道办事处成立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把共建单位作为主体纳入到成员中。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并统一制定了老干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工作方案等。从社区内选拔身体好、责任心强的老干部,组建起以小组长、楼道长为主体的社区信息员队伍,全面了解居民需求,并把居民的需求、老干部志愿者的特长等信息登记造册。各社区根据居民需求和志愿者特长,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和对接服务,基本实现了“需求事事有回应,服务人人有工作”的局面。为提高全区老干部志愿服务水平,帮助老干部志愿者取得《中国社区志愿者证》,组织开展老干部志愿者服务技能培训30余批、近千人次,切实提升了老干部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是抓宣传动员。各街道办事处通过社区宣传栏、党员学习日、计生入户宣传、综治上门走访,以及社区举办的街头宣传演出、文体活动等形式,宣传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和重要意义,提高居民群众对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采取登门走访、座谈交流、QQ群、飞信等多种形式,加强与老干部志愿者的沟通联系。 二、健全机制,确保老干部志愿服务规范运行 一是建立时间储蓄制度。为使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持续性,我们建立老干部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老干部志愿者可以在自己积累的志愿服务时数内得到他人的无偿服务。通过服务对象签字、组长或社区书记登记,当天计分、每周核实、每月汇总、每季公示的积分办法,将核实后的志愿服务时间存入老干部志愿者的“时间储蓄证”。老干部志愿者本人及家人在需要服务时,凭“时间储蓄证”到社区申请,即可享受社区居委会选派志愿者的服务。老干部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建立以来,有效解决了老干部及家人对志愿服务的实际需求问题。截至目前,各社区老干部志愿者队伍提供、支取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数万小时。 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实行老干部志愿者“星级化”管理。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每年将对老干部志愿者服务情况进行审查考核评比,年底依据“时间银行”储蓄的服务时长及服务对象的反馈等情况,给予“星级评定”。根据老干部志愿者积分多少,将老干部志愿者评定为一至五星级别,累计志愿服务时间每100小时可晋升一级,对不同星级的志愿者授予相应的会员荣誉称号和徽章,进一步激发了老干部志愿者的积极性。 三是争创志愿服务品牌。为更有效地发挥老干部志愿者作用,各社区有针对性地成立了老干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治安服务队、医疗服务队等专业组织,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了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生活服务、邻里互助等诸多领域。现已创建了“霞光红”、“真情服务365”、“文化凝党心”、“民生讲坛”、“党旗传温暖”、“社企心连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极大地丰富了老干部志愿服务的内容,扩大了老干部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三、突出重点,拓展老干部志愿服务内涵 一是“助民”解难题。老干部志愿服务坚持以“民思我想、民需我为、民困我帮、民求我应”为宗旨,积极开展助老、助困、助学等活动,对特困孤寡老人、病人及残疾人和特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丰华社区成立“霞光红”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空巢、孤寡、特困老人开展送时服务、志愿陪聊等活动,为居民排忧解惑,化解家庭矛盾,其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北园社区老干部志愿者为挂钥匙的孩子开办了午间小饭桌,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切实帮助居民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 二是“安民”保稳定。为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托“德城区老干部权益保护调解委员会”,选聘有法律专业特长的老干部,成立老干部法津调解志愿服务队,义务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岔河社区的老干部法律调解志愿服务队每周二下午在社区内接待居民法律咨询,每月18日为“社区学法日”,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律知识讲座。截止目前,已调解赡养、遗产等各类纠纷21起。南营社区80岁的回族离休干部冯良才,根据辖区内回族居民比较多的特点,牵头成立了少数民族老干部志愿者队伍,义务为居民提供纠纷调解、婚姻介绍等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的需要,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尉署社区老干部志愿者坚持每周开一次化解矛盾的“舒心会”。北园、长乐、小锅市等社区还组建老干部治安巡逻队,积极配合社区民警巡防。各类老干部志愿者队伍的出现进一步维护了辖区内的安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三是“乐民”促和谐。坚持把老干部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幸福社区建设、促进社区良好风尚的重要举措来抓。为丰富各辖区居民生活,各社区分别组建了老干部文艺服务队,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倡导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御邪教的社会新风,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称赞。丰华社区组建的老干部艺术团,每逢节假日就义务为辖区居民演出。长乐社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通过义务办黑板报的形式传播正能量,30余年不间断,先后出板报3800余期。这些先进事迹鼓舞带动了一大批新的老干部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为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