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荣成市南城区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彭晋堂

2014-5-4 15:44| 发布者: 威海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697| 评论: 1

摘要: 他是老干部队伍中的“新兵”,但老干部和社区群众却喜欢亲切地称他为“老彭”。他一人担着多个角色,既是老干部工作的“带头人”,又是老干部的“管事人”,是和谐社区的“守护者”,还是关爱下一代的“爱心使者”。 ...

他是老干部队伍中的“新兵”,但老干部和社区群众却喜欢亲切地称他为“老彭”。他一人担着多个角色,既是老干部工作的“带头人”,又是老干部的“管事人”,是和谐社区的“守护者”,还是关爱下一代的“爱心使者”。他,就是荣成市南城区老干办主任——彭晋堂。

老干办的“带头人”

2008年,彭晋堂从荣成市农机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开始担任南城区老干办主任。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老干部队伍情况,做到知根知底。南城区老干办有“三最”:离退休干部人数最多,有109人;离退休干部情况最复杂,不同老干部归多个单位交叉管理;老干部管理难度最大,居住太分散。上任伊始,彭晋堂就带领支部5名班子成员分片包人开展情况摸底工作。几个月下来,腿跑细了,嘴磨破了,但老干部的情况却明了了。在他的带领下,南城区老干办为每一名老干部建立了统一的个人档案,老干部的个人、家庭基本信息,以及老干部的具体服务需求、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化信息一目了然。家底明了,心里清了,分类管理更高效了,工作更顺畅了。

这只是彭晋堂迈出的第一步,他心里还有一本帐,那就是要想工作开展好,必须树立起支部班子的威信。在他的努力下,支部进一步健全了工作制度,把每月10号和25号设定为固定学习日,要求班子成员无特殊理由必须参加。考虑到老干部普遍年老体弱,部分老同志集中学习不便的实际,彭晋堂继续采取支部成员分片包人的办法,每个班子成员负责联系一部分不能参加集体学习的老干部,送学习资料上门,不让一名老干部因身体原因学习落后,思想掉队。两年来,南城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没发生一起老干部上访事件。在财务管理上,老干办日常各项开支,小到办公纸笔,大到门球场改造项目,所有账目全部公开,每季度按时张贴到宣传栏上,让全体老干部监督,老干部的怨言少了,班子在老干部当中的威信高了。

要把老干部凝聚起来,还要以情动人。针对离休干部年龄大、身边子女少、情感上被边缘化的实际。彭晋堂在老干办实行为离休干部祝寿制度,每位80岁以上的离休干部过生日,他都亲自送上蛋糕和贺卡,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情感上拉近了老干部与支部的联系。

老干部的“管事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工作中,彭晋堂把老干部当做自己的亲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被老干部亲切地称为“老彭”。担任老干办主任后,老彭总是随身带着自己设计的“名片”。上面用大号字体写着自己的办公电话、家庭电话。“不是摆谱,是用来方便老干部的。”他如是说。“有事找老彭”成了老干部的口头语。下水管道堵了找他,小区路灯坏了找他,家庭矛盾找他,老彭成了老干部的“管事人”。

南城区老干办所在楼栋侧面是一条130多米长的柏油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老干部行走很是不便,雨雪天更是危险。老彭利用在职时的老关系,同市建设局、园林局搞好联络,投资30多万元,整修路面,在路两侧栽植绿化苗木,使原本“干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道路旧貌换新颜,成了花园式道路,大大改善了老干部的出行和居住环境。

南城区老干部居住区的楼房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楼,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跟不上,尤其是冬季供暖,更是让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家中穿棉袄,喘气结白霜,上下牙打颤,温度上不了”是老干部自编的顺口溜。老干部家里温度不达标有怨言,供热单位资金紧有苦说不出。老彭积极从中协调,借着市委市政府向老干办负责人征求意见的时机,实事求是地将问题提了出来,得到了市长的高度重视,批示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在接下来对老干部住户供暖温度的实地调查中,老彭跑前跑后,大冷天的挨家挨户统计温度,为供暖改造提供第一手数据,全然不顾自己也是上了年纪的老干部。改造资金很快落实到位,老干部供暖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老干部对老彭是交口称赞。他摆摆手说:“别谢我,要感谢的是党和政府,是上级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于是,南城区109名老干部委托老彭向市政府送了一面“为民办事、替民解忧”的锦旗,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和谐社区的“守护者”

老彭经常说,老干部是社区的一分子,社区和谐了,老干部才能安在其中,乐享晚年。别看南城区老干办所在的杏林社区不大,事却不少,东家长李家短,少不了磕磕碰碰。凭着老彭在社区的威信,大伙有事都愿找他。

    社区临街楼下大多都出租用来做门市房,不少开成了小饭馆。由于地处偏僻,管理跟不上,再加上部分经营者文明意识薄弱,餐馆占道经营,油烟、噪音问题影响到了包括老干部在内的很多住户,大家对此都非常反感,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不但影响了大家的心情,也损害了社区文明形象。老彭觉得:现在凡事都讲民主、和谐,能不能采取双方协商,签订协议的形式解决问题?恰好有几户老干部因为饭馆扰民问题,多次找老彭评理,老彭把双方当事人找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等协商,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了书面协议,事情圆满解决。此后,老彭用这个办法彻底解决了小区饭馆扰民问题。

    社区老人多,平时年轻人上班,只有老年人在家,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经常有不法分子向老年人推销假冒伪劣产品、从事诈骗活动或是直接偷盗财物,不但给社区居民带来财产损失,还严重扰乱了社区秩序。老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积极沟通多方协调,促成老干办同辖区荣安路派出所结成警民共建单位。协调派出所在社区设立了警务室,在社区显眼处制作了十几面警示牌,介绍常见的传销、诈骗、偷盗等违法犯罪方式,提示居民提高防范意识并公布了报警电话。从此,小区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大为减少。老彭还引导老干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特长和意愿,组成了12人的治安巡视员队伍,无论严寒酷暑,常年坚持义务协助民警加强社区安全巡查,为辖区治安稳定作出了贡献,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关爱下一代的“爱心使者”

    社区中小学校多,南城区离退休干部多,平时,老干办也组织老干部进学校给青少年讲战斗故事、讲革命传统,但效果不是很好。如何将老干部的经验和阅历优势持续地转化为关爱下一代的具体实践和成果是老彭时常思考的问题。一天,报纸上一则关于荣成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是不是可以以老干办的名义在社区学校建立老干部关爱下一代基地呢。说做就做,他把他的想法与市委老干部局和市教育局相关领导进行了沟通,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支持,20097月,南城区老干办关爱下一代基地在市第二实验中学挂牌。基地的成立为老干部搭建了一个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新平台。在基地的组织下,老干部义务担任青少年的校外辅导员,定期走进校园,弘扬光荣传统、宣传传统美德,促进校园和谐。

在基地的组织带领下,南城区老干办关爱下一代工作的各项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放学时,恰逢下班高峰,车多人多。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老干办组织身体好、责任心强的老干部组成“老干部护卫队”,保障学生上、放学安全,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南城区老干办在彭晋堂的带领下继续奉献社会,谱写着一曲退休不退志、积极发挥余热的壮歌。

1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rsdym 2015-1-8 14:59
您是全体离退休干部学习的榜样,向您致敬!

查看全部评论(1)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