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有幸参加了解放广西的战役。现将我研究所知和亲见耳闻的事综述之。 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迅速占领了南京,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为了解放上海、杭州、南昌、武汉、西安、太原、兰州、福州、长沙等重要城市,到9月下旬,人民解放军的前锋已抵南五岭、西北逾玉门关了,这就为10月1日宣告新中国的成立铺下了牢固的奠基石。但是,在祖国的华南、西南、西北边疆和沿海岛屿上,还盘踞着100多万国民党的残余武装,他们妄图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据地为王,卷土重来。 怎样消灭这些国民党军队呢?毛主席根据敌人是残兵败将的特点和华南、西南地处海防的实际情况,英明地提出了“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这样,就形成了从北、东、南三面夹击广西的态势,为全歼白崇禧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斗在广西敌后中共领导的游击队,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到1949年,打出了一片大好形势,游击战争遍布于全省60多个县,开辟了六万山、十万山、桂东、桂北、桂西、桂东南、桂中南、左江、桂中、柳北、都宜忻等11个游击区,分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滇黔桂边区纵队和中共广西农委领导。6月,中共华南分局紧急指示各级党组织做好迎接大军的准备工作,广西各游击队闻风而动,密切配合。桂北游击队出击湘桂铁路、公路,攻车站、炸桥梁,紧扼敌人的咽喉。柳北游击队南下大埔,威胁柳州,北围长安(今融安县城),策应大军入桂。桂西游击队集中主力向东发展,解放平治,进军都安、那马,威迫南宁。左江游击队肃清敌人孤立据点,扩大解放区,拦阻敌人逃越国境。我十万山区游击队横扫邕钦公路,一部东进湛江迎大军,一部在钦州截堵,破坏白崇禧利用国境和海岸线进行垂死挣扎的阴谋。各游击区又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支援前线,迎接大军,捐钱借枪,筹备粮草,在交通沿线设立了柴米油盐供应站、茶水站、向导站、妇女洗衣组。其中桂西地区成立了供应运输团,北上南丹迎军服务。桂中南6县筹集了军米1200万斤,柴草5000万斤,食盐2万多斤,开辟了从迁江到南宁、从贵县到灵山两条兵站线。靖西县供应粮食30多万斤,出动民工200万人次。我十万山区组织支前民工团2000多人,集中在邕钦公路听候调遣,还筹集200万斤军粮。桂、邕、柳、梧4市在中共广西城市工委领导下,调查研究敌情,收集整理材料,组织护厂、护校、护路斗争,为接管城市作了充分准备。总之,广西各族人民紧张而热情地工作,枕戈待旦,迎接解放。 白崇禧原想依托广西对抗解放军,但其他内部分崩离析,内外交困,迫使他弃窠逃跑。正当敌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四野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谭政,参谋长肖克指挥解放大军从桂西北、桂北、桂东、桂东南方向分四路浩浩荡荡杀进广西来了。 西路大军(四野三十八、三十九军)于11月7日从湖南武岗出发,越过湘桂黔边境少数民族山区,于15日尾追刘嘉树兵团进入广西,然后分兵两路:右翼三十八军经宜北、思恩(今属环江)、南丹,直插东江东站,25日占领河池,切断黔桂铁路,接着南下东兰、万冈,在桂西游击区配合下,把刘嘉树兵团歼灭大半,12月5日解放百色,卡住残敌逃往云南的通道,然后挥戈东进,解放田东,完成了远距离战略包围的任务。左翼三十九军直插广西腹地,于11月17日解放古宜(三江),沿融江南下长安、融县,途中和柳北游击队胜利会师,并肩前进,破柳城,逼柳州。当时敌人企图破坏柳州逃跑,在太平、大良、沙铺一带布置掩护防线。我军闻讯,由野战军和游击队组成先遣支队奔袭沙铺,控制了沙河渡口,抢救了国民党妄图爆炸的石碑坪大桥,大队伍于11月25日中午从北站开进柳州市,还在东站放火的敌人连同200多辆汽车都被我军俘虏。 中路大军(四野四十、四十一、四十五军)从湖南东安大举出动,11月13日在历史名地蓑衣渡和桂北总队取得联系。17日解放全州,打开了进入广西的大门。沿途克服了敌人破坏交通、坚壁清野造成的各种困难,击溃了敌张淦兵团的节节狙击,突破天险严关口,连下兴安、灵川,在大小榕江一带歼敌一个师。随即长途突袭,于11月22日下午两点半钟一举攻入广西省会桂林市,在工人阶级的配合下,缴获了敌人来不及运走的弹药物资200多吨,完整地接管了铁路、机车和工厂。中共广西省委在大进军的凯歌声中进入桂林市,省委号召广西各族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支援解放军,为完全解放广西而奋斗。中路大军又于25日沿阳朔继续前进,先后解放了荔浦、蒙山、修仁、象州等地,直奔桂东南和各路大军汇合。 东路大军(四野四十军)由湖南零陵渡过潇水,以道县为前进基地,于11月20日分两路**桂东。右翼部队经龙虎关入境,由桂东游击队向导,连续解放了富川、钟山、昭平等县,以贵县为奔袭目标。左翼部队南下贺县、信都,日夜兼程前进,于11月25日下午解放了桂东门户梧州市。国民党在逃跑前以火烧梧州相威胁,勒索市民缴交黄金和港币,由于我地下党领导群众武装保护城市,解放大军闻讯及时赶到,这座广西的工商业城市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梧州解放后,解放军又向岑溪、容县疾进,途中追歼了李本一的第七军。 由于我三路大军齐头猛进,锐不可当,桂系残军已无招架之力,望风溃逃。11月25日,白崇禧部夺路逃往海南岛。毛主席意料到了敌人这一着,早就布好了网袋,在解放军从湖南进军广西之初,二野四兵团(辖十三、十四、十五军)和四野四十三军已奉命从广州出发,不张声色的向桂粤边境挺进,经过10天急行军,南路大军于11月22日赶到廉江、宜信以北,构筑工事待敌。但是林彪却要四兵团进入广西围攻鲁道源兵团,这无异是敞开大门让敌人逃跑,陈赓司令拒绝林彪的错误主张,及时报告毛主席,保证了粤桂边围歼战的胜利。 11月27日,我军将敌鲁道源兵团残部歼灭于容县、北流一带,击毙兵团副司令胡若愚。张淦兵团抛掉他的难友,扭头奔博白,另找道路进入雷州半岛。他以为解放军还在200里以外,放心在博白休息一天,料想不到四十三军一天急奔180华里,12月1日拂晓神兵降下博白,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华中剿总副长官、第三兵团司令张淦从床底下被拖出来,连带他的1万多兵将都成了俘虏。 在南线歼敌两个兵团的同时,北线我军长驱直下,多路穿插,12月1日三十九军追到迁江,缴获汽车300多辆,12月2日进占宾阳,直叩昆仑关。残敌被紧紧压缩在南宁周围的狭窄地带上,眼见就要干塘捉鱼了,白崇禧急忙爬上飞机逃命,他的总部和黄杰、徐启明两兵团,夺路涌向钦州、北海,想下海逃到海南岛去。 笔者当时随粤桂边纵三支队(十万山区敌后武装),从防城打出钦州,迎接南下大军,截阻白崇禧部下海逃跑。我二十团(防城部队)在小董北面板边与敌接触,一轮火力把敌人打得蒙头转向,不久敌军汽车到,用重炮轰击。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后退一步。敌人像决堤的洪水,我们挡不了这么多。但由于公路、桥梁大多被我游击队破坏,沿途又受到游击区军民的袭击,敌人乱作一团,进展缓慢,5天才前进400里,12月5日敌军的先头部队到达钦州,大部队还在邕钦公路上蠕动。 北线我军发觉敌人逃跑,12月3日突破天险昆仑关,以一天前进180里的速度急追,在大塘附近将逃敌的尾巴拖住。 南线大军将士们在“打到钦州去,活捉白崇禧”的口号鼓舞下,穿着单衣,冒着寒风冷雨,4天走了600里,跑赢敌人的汽车。12月4日,四十三军袭取北海,俘获3000多名乘船逃跑的敌人。12月6日,十四军攻占钦州,把敌人拦头堵住,造成“关门打狗”的局面,数万名敌人麇集在小董、大垌、大寺的一隅之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急得狂呼乱窜。12月7日我各路追击部队5个军会师发动总攻,战地一片火海,几小时内即歼灭了白崇禧总部和黄杰、徐启明两兵团大部。桂系军阀从全国各地搜刮来的财物,以及全副美国装备,都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接着我二十二团(上思部队)领大军又追敌进入十万大山,在爱店一带歼灭了企图逃出国境的敌七十九军,胜利地结束了粤桂边围歼战。 大战结束后,我三支队开进小董镇,只见四野大军穿着绿色新棉军装,兵强马壮,队伍整齐往南开。二野大军穿着单军衣(因进军急,运输赶不上),身负重装,显得格外坚毅,急步往北走。部队在小董街民房安顿好后,我到隔壁同几位大军笔谈,我问他们是何部?从哪里来?他们答是四野四十三军某营部,是从博白、灵山打过来的。大军问我们在南方打了多少年游击?我答十万山部队从抗战至今打了5年。大军又问我担任什么职务?我答起初是文化教员,现在是排长。他们摸摸我的头说:“小鬼,顶呱呱”。傍晚在小董大广场召开会师祝捷大会,各军首长轮流讲话,我三支队是副司令员朱守刚讲。接着互相拉歌呼口号,此起彼伏,盛况空前,这是一段有趣的插曲。 至此,广西多数地区已获得解放,只有左江一带有国民党残部流窜,企图逃往国外。我四野一一五师奉命挺进凭祥、龙州,把红旗插到国境线上去。勇士们肩负祖国和人民的委托,渡过八尺河,经绥渌、思乐、宁明,以日行150里的速度前进,途中击败残敌的阻挠,强渡旭塘河,追敌进入凭祥镇。战士们置周围残敌于不顾,一鼓作气跑步前进,1949年12月11日下午8时30分,一杆红旗飘扬在祖国的南大门——镇南关(今称友谊关)的城垣上,宣告广西全境解放。 解放广西战役,解放军调集了10个野战军,加上广西游击队,约40多万人,作战历时35天,歼灭国民党军队17万3千余人,只有3万多残敌逃到越南和海南岛。这就把统治广西20多年、崛起中国现代舞台上的桂系军阀一举消灭。这是毛主席“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取得的胜利,是解放军英勇作战的结果,也是和广西各族人民奋起斗争、积极支援前线分不开的。 历史对广西的解放事业做了巧妙的安排: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邓小平、张云逸领导广西军民举起武装起义的大旗;20年后,即1949年12月11日,当年红七军将领张云逸、李天佑、莫文骅、谢扶民等率领解放军把红旗插上镇南关,宣告广西全境解放。因此,12月11日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纪念日,使革命先烈、革命前辈树立起来的百色起义、解放广西两座历史丰碑,世世代代铭刻在广西各族人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