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王安忆,在意是文学

2014-5-11 11:1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629| 评论: 2|原作者: 徐忠友

摘要: 文艺之家的文学青年 1954年,王安忆出生在南京一个文艺之家,母亲茹志鹃是我国著名作家,父亲王啸平是南京军区话剧团编导,曾执导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剧目。   1955年夏天,王安忆随母亲来到上海生活,在那里念 ...

2013年11月,著名作家、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的人物随笔集《今夜星光灿烂》出版发行。书中记录的58位人物,既有巴金、陈凯歌等文化艺术界名人,也有邮递员、手艺人甚至不知姓名的市井小人物。这些人物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王安忆灿烂的人生。

 

 

 

文艺之家的文学青年

      1954年,王安忆出生在南京一个文艺之家,母亲茹志鹃是我国著名作家,父亲王啸平是南京军区话剧团编导,曾执导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剧目。

    1955年夏天,王安忆随母亲来到上海生活,在那里念完小学和初中。受父母的影响,她从小就喜爱阅读和写作。据她自己回忆,小学二年级时老师让全班同学写看图作文,一些同学三言两语就写完了,而她却洋洋洒洒写了半个作文本,让老师惊叹不已。

    王安忆传承了母亲的基因,观察人物和事情细致入微,她常常随身带着个小本子,看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或心里想到什么就记在上面。小学毕业时她为自己的理想准备着,未曾想“文革”爆发了,她的母亲被戴上“文艺黑线尖子”的帽子受到批判。无疑,这也给她幼小的心灵以戕害。

    1969年夏天学校停课闹革命,同学们上山下乡,王安忆怀揣着母亲给她的30元钱前往安徽省五河县头铺公社插队落户。在那里,她很快就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耕地、播种、浇粪、收割等活儿样样都会干,且很快就让自己与当地老百姓融为一体。由于表现突出,她曾被评为县、区和省里的劳动积极分子。

    王安忆也像父亲,热爱艺术。她会拉手风琴,每天收工后时不时地给一同下乡的同伴拉几支曲子,以此舒缓大家郁闷的心情。1972年,王安忆考进徐州文工团,担任手风琴手。在团里,她跟随大家伙到过厂矿、农村、部队和学校,每次登台演出,她都要独奏三两支曲子,把自己的快乐带给人们。

一步步走上文学路

    谈及自己在文学之路上艰难跋涉,王安忆曾风趣地说:“假如有人问我‘为什么写?’我便回答‘为了生活得更好。’假如有人问我‘为什么生活?’我便回答‘为了写得更好。’这颇像一条追着自己尾巴跑的狗。”

    王安忆说自己“像一条追着自己尾巴跑的狗”,这个比喻生动而形象。她当年在徐州文工团进行业余创作时,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后来成名了,她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生活并不是为了简单地活着,而是“为了(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好”。

    带着对梦想的追求,1970年代末王安忆回到了上海,有幸在《儿童时代》杂志当了一名编辑。后来她参加过几次全国写作培训班,结识了蒋子龙、贾大山等文友。一天,贾大山看过她创作的小说《平原上》后称赞道:“写得不错,将来你一定有出息。”同行的话让王安忆倍受鼓舞,她立志走文学之路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1980年,王安忆写的一篇小说《雨,沙沙沙》在《北京文学》杂志发表。小说当时在我国文坛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可视为她正式步入文坛的标志。1985年,王安忆又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小鲍庄》,发表后一时好评如潮,被文艺评论家誉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不仅如此,《小鲍庄》还获得了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一不留神,王安忆的创作就进入了高产期。那几年,她不仅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黑黑白白》、《尾声》、《流逝》,还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黄河故道》、《69届初中生》等5部长篇小说,一步一步奠定了自己在全国文学界的地位。1987年,王安忆调入上海市作协工作,成为一名专业作家。

    王安忆笔耕不辍,获奖是对她最大的肯定。她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不仅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在全国播映或演出。卓越的成绩后来还让她获得更多的“皇冠”加冕,她曾获得过 “鲁迅文学奖”,也荣幸地获得过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连任上海市作协主席

    王安忆从事文学创作40多年,一以贯之地坚守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她创作的作品是“寻根文学”、“知青文学”、“海派文学”和“女性文学”等文学类型的代表作,不少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发行。德国汉学家顾彬曾这样评价她:“王安忆是中国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毫无疑问是够得上评诺贝尔文学奖的。”

    王安忆高调从文、低调做人的作风,受到同行、评论家和广大读者的赞赏。2001126日,她当选为第七届上海市作协主席,即席发表感言时,她说:“此刻我感到有些诚惶诚恐,上海有鲁迅、巴金这样的文豪,我连他们的学生都不敢算,实在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今后,我将努力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

    一晃,王安忆在上海市作协主席岗位上服务了13年。20139月,她第三次当选为上海市作协主席。对此,王安忆平静地说:“与前两届一样,我的心中仍诚惶诚恐。今后我除了尽力为作家的写作创造条件,我自己也要坚持写作。”王安忆的社会兼职很多,她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事务缠身,但她仍然坚持写作,严格地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

    2004年,王安忆还受聘复旦大学中文系,当上了写作学教授,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文学写作研究生。据这位研究生回忆,王安忆上课一般不用教材,喜欢采用先荐书,再让他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来提高文学素养。由于她自己阅读面非常广,时常推荐一些冷僻作家的作品,让这位研究生受益匪浅。

    王安忆无论是当作家,还是当作协主席,她都是念兹在兹,全心全意为我国的文学事业服务。

    王安忆,在意是文学。

 

王安忆(右)为读者签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高锋 2015-4-13 02:20
茹志鹃的《百合花》很美,很细腻;王安忆的《雨沙沙沙》也很美。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4-7-13 08:15
俺清楚的记得茹志鹃的《百合花》
百合花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撩下几丈远。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远。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撩得太 ...

查看全部评论(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