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围绕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对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凝聚党心民心,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同样,“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也给我们做好老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精神,我认为需在“三个深刻领会”上作出努力。 一、深刻领会谋事要实的论述,始终铭记服务宗旨 谋事要实,关键领导要善于向中央基准看齐,善谋大事、善议大事、善抓大事,带头立新风、转作风。谋事要实贵在领导带头。俗话说,领导带头,万事不愁。“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颁布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低调出行、精简政务,关注民生、联系群众,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也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深受人民群众好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倾听民情在一线,倾情服务在一线,倾力发展在一线,风成于上,习化于下,才能形成戮力同心议大事、抓大事的强大力量;谋事要实贵在强化群众观念。党的历史就是党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党与人民群众越近,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胜利。反之,革命和建设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阐述,就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找准和整改在执行中央规定和“四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让“四风”问题离我们越来越远;就要继续探索并持之以恒地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服务,用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要自觉校正“偏差”,弄清“为了谁”、“依靠谁”、“为谁掌权、为谁服务、为谁谋利”等问题,剔除骄气、霸气、躁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察实情、谋实策、干实事、求实效,以深入了解掌握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以处理解决群众现实困难为着力点,以让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为落脚点,对群众倾注感情、满怀激情、付出真情,帮助解决他们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打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谋事要实贵在动真碰硬。作风事关党的生命和形象,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压舵”之宝。作风也是一个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更是认识、评判其形象的重要依据。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务必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下力整治个别干部庸懒散奢、对群众冷硬横推和一些机关部门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务必完善和建立刚性的机制和制度,既设作风建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务实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切实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大提升。 二、深刻领会创业要实的论述,始终做到奋发有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常言说“心在哪里,力量就在哪里”。踏实做事是成就事业和支撑理想的基石。只有靠实干每个人才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要有开拓进取的创劲。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关期,新旧矛盾交叉的迭加期,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渴望的突显期。实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就要革弊求新,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勇于破解制约和影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找到症结所在,大胆突破,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谋划,在繁忙中找规律,在繁杂中理头绪,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头。二要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韧劲。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同志强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讲话,就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带着问题下去,多到群众和基层汲取营养,拜群众为师,走进群众的“心间”,摸到群众的“脉博”,听到群众的“心跳”,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同时要带着思路回来,从一般性问题中查找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从经常性问题中查找带有规律性、根本性的问题,从苗头性问题中查找带有倾向性、前瞻性的问题,推动各项改革事业迈上新台阶。比如,在推进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上,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遇到矛盾和问题不绕行、不回避,不上推下卸,敷衍塞责,勇于破解当前在退休干部管理服务、老干部文化养老、落实政策待遇等方面遇到的新问题。三是要有脚踏实地的拼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党员干部就要把多干是觉悟、勤干是态度、实干是境界、苦干是乐趣,作为一种乐趣来培养。在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切实做到对群众的烦心事要关注化解,对群众的难事要及时解决,对群众的琐事要耐心相助,对群众的牵心事要主动担当,对群众反映的小事要视为大事。靠实干托起梦想、以苦干凝聚各方力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不讲空话、不出虚招、不图虚名,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要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心境,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具体从事的工作抓起,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把小事做实做细,为实现中国梦和个人梦汇聚正能量。 三、深刻领会做人要实的论述,始终不断严以修身 “万事德为先”。品德是立身之本,为官做事之道,成就事业之基。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基础,学问再深,本事再大,官位再高,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尽管每个好人未必都能做好官,但一个好官肯定是一个好人,做不好人就做不好官。首先,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理想信念是指引方向的灯塔。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毛泽东同志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标准和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规范立身行为,做到思想不长“毛”、“总开关”不失灵,真正从内心深处打下“对党忠诚、为国分忧”的思想烙印。其次。经常对照和反醒自己,做到知不足而改。做官是一阵子的事,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当前,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要经常对照党章,找准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真问题,立查立摆;对照先进典型,找准在服务群众、精力投向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真问题,立说立行;对照职责要求,找准在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的真问题,立整立改。做到“吾日三醒吾身”。第三,砥砺个人品德,培养良好品行。要按照中国优秀文化“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要求,对老干部有责任心,对他人有同理心,对待名利有平常心,对待地位有淡泊心,对社会有爱心,对待自己有知足心,让上级有信任感,同事有安全感,下级有依靠感。第四,增进团结、同心共事。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团结出战斗力、向心力、出成绩,更出人才。要把增进团结融入言行举止。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谋事不谋人,干事不坏事,干成事不“惹事”。不搞亲疏远近,厚此薄彼,求全责备。要把温暖他人融入日常点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同事、朋友要当面敢诤言、工作多提醒、背后多良言,多做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好事,多做“送人枚瑰、留有余香”的善事。第五,端正“五官”、严于律己。廉洁自律是干事创业、延续政治生命的前提条件。要常“洗头”, 剔除私心杂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洗手”,清除手上的“细菌”,保持自己的手干干净净,不该拿的坚决不拿;常“洗脸”,除去思想灰尘和污垢,做到日日清尘;常“洗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守住做人底线,把住欲望关、爱好关、社交关,保持恬静之心。从约束小节做起,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奉献,做到简简单单生活,清清白白做事。 (作者为陕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省委老干部局局长程怀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