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区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档次高、人气旺、功能齐全等优势,动员和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就近融入到居住的社区活动中心,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使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硬件”吸引离退休干部融入。近几年来,环翠区委、区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街道(镇)、社区(村)利用“城中村改造”、“老旧城区综合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契机,按照人口地域布局,建设了16处投资1000万元以上、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面积大、功能全、档次高的“复式”社区活动中心。这些社区活动中心覆盖城乡,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图书远教、祖孙课堂、日间托老、党员活动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免费就近向居住在威海市区的离退休干部开放。如投资2200万元、占地面积12.8亩的海源社区活动中心,设有多功能厅、门球场、书画展室、健身室、棋牌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等24个功能区,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参加活动。 “类聚”家式服务倍感温暖。各社区活动中心针对离退休干部不同年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身体状况等进行六大项“类聚”服务:一是普遍开展了门球、乒乓球、棋牌、图书阅览、健身、舞蹈等大众化文体活动,这些活动简单易学,适合大多数的离退休干部。二是利用侨乡大学堂、鲸园社区教育学院、秋色赋艺术馆等社区老年学校和文艺团体,对有更高学习要求的离退休干部开展书画、电脑、养生、舞蹈、声乐等方面的免费培训,并从中发掘、培养文艺骨干,组建文艺社团。三是开设了“日间托老室”,安排多个床位和服务人员为高龄、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提供日间照料。四是引导低龄、退二线的退休干部开展隔代教育,在为双职工子女放学后开设的“四点半课堂”、“大手拉小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五是引导在职干部工作之余提前融入社区,利用周未课堂、晚间健身操等,吸引了很多在职干部参与,为他们提前融入社区、关心社区提供了平台。 “下沉”管理加快工作转型。区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要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党员“类聚”效应,在组织好离退休干部开展门球、棋牌、图书阅览、电脑、健身、舞蹈等文体活动的同时,建立完善的党员学习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各类活动组织定期召开党小组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参加党课和党内活动,把党员活动、教育、考核“下沉”融入到社区活动中心,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员管理全覆盖。目前,除在区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干休所活动的240名离退休干部外,另有1820名离退休干部进入到社区活动中心,占离退休干部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