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银幕上“永不消逝的电波”。从《家》中厚道懦弱的觉新,到《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正气凛然的李侠,他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形象。他是一个为追求艺术永无止境的老人,78岁高龄还执导了脍炙人口的电影 《詹天佑》。他还是一个配音演员,为《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配音被国人视为经典。他就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 孙道临(1921-2007)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之家,18岁时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品学兼优的他不仅精通专业,更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孙道临参加了北京学生爱国组织,受同学黄宗江的熏陶与影响,萌发了对艺术的兴趣。“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燕京大学被迫关闭,孙道临辍学在家,不得不在北京城外荒无人烟的交道口以养羊为生,苦度光阴。 1943年,孙道临参加中国旅行剧团,成为一名职业演员,先后在《雷雨》《日出》《家》等话剧中出演主要角色,同时,多才多艺的孙道临还翻译和改编了《魂归离恨天》等话剧剧本并执导了《青春》《镀金的城》等多部话剧。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孙道临又返回燕京大学读书,毕业后,孙道临参加了上海清华影业公司《大团圆》的拍摄演出,自此步入水银灯下,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情缘。 新中国成立后,孙道临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他主演了多部与自己气质相符的电影,如《家》中的觉新、《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受到观众的好评。 令人不解的是,这个书卷气很浓的帅哥,却要出演军人角色。《渡江侦察记》给他带来转型的机会。孙道临在片中扮演机智干练的李连长。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深入侦查部队体验生活,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认真探索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甚至还远赴朝鲜战场体验了三个月,最终影片取得了成功。而后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孙道临扮演的军人李侠,以儒雅的风度,机智勇敢的个性,成为一代人的偶像。 63岁时孙道临还自导自演了影片《雷雨》,出演了周朴园一角,包括剧作者曹禺先生本人和观众都十分肯定此片。孙道临一直希望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经历拍成电影。年近八旬时,他用了3年时间,呕心沥血,倾注满腔激情,拍摄了电影《詹天佑》,圆了自己的梦想。2001年,该片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 孙道临还是一个出色的配音师。他为《哈姆雷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部电影配过音。当时一般的配音演员是拿着翻译好的稿子来配音,而他一定要先看原版影片。他认为配音的剧本跟一般的文学翻译不一样,要考虑每一句话多少字,口型如何,节奏也要把握好。每次配完音后,他感觉嘴都僵了。 孙道临与妻子王文娟于20世纪60年代喜结秦晋之好,堪称佳话。很多观众都知道《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和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生活中的夫妻。 其实,孙道临与王文娟的爱情故事并非外人想象的那般浪漫,为了艺术,他们各自忙碌在自己的事业里。王文娟13岁到上海学唱绍兴文戏,因天资聪颖,逐渐在越剧舞台上站稳脚跟,成为当红的台柱。她主演的《春香传》《红楼梦》《追鱼》更是其越剧事业的里程碑。 说起来两位明星擦出火花,还是靠越剧“牵线”。有段时期,孙道临非常痴迷越剧,只要能腾出时间,就去看由王文娟主演的越剧。而王文娟也是孙道临的忠实影迷。两人的心思被好友黄宗江看在眼里。有一次,孙道临直率地去找黄宗江和黄宗英兄妹俩:“我想结婚,请帮忙找个对象。”黄宗江面露喜色地说:“越剧团的王文娟还待字闺中,不知你对她感觉如何,如合得来,这大媒人我包下来了。”孙道临的心事也被另一位热心人察觉出来了,她就是演员张瑞芳大姐。在几位好心人的促成下,这一对为了艺术追求迟迟未婚的大龄男女,终于幸福地完婚了。这一年孙道临39岁,王文娟35岁 婚后,这对艺术伉俪相亲相爱,比翼齐飞。1996年,孙道临亲自为王文娟投拍了10集越剧电视片《孟丽君》,这是他们共同的艺术结晶,也见证了两人“白首偕老”的爱情誓言。 孙道临的艺术生涯可谓辉煌璀璨。他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他的表演艺术、语言魅力、文化修养都是后天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学习的结晶。他获得过多项荣誉,先后入选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世界电影100周年、中国电影90周年126位“中华影星”,也是50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