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快乐靠找

2014-5-4 10:3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876| 评论: 0|原作者: 文 / 济源 姚天征 图 / 晓 济

摘要: 人常说:“快乐是生活的开心果,是健康的指挥棒,是生命的常青树,是长寿的不老丹。”退休20多年,我深切地感受到,快乐靠找。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结,不是休止,不是停步,也不是等待,而是生命旅途中继续向前迈进的阶 ...

 

人常说:“快乐是生活的开心果,是健康的指挥棒,是生命的常青树,是长寿的不老丹。”退休20多年,我深切地感受到,快乐靠找。

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结,不是休止,不是停步,也不是等待,而是生命旅途中继续向前迈进的阶段。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那阵子,没班上了,没事干了,无所事事,每天不知如何打发时光,几乎要急出病来。在这转折关头,我才体会到人们常说的:“不住人的房子倒塌快,不运动的生命早枯萎。”

于是,我调整心态,很快适应了退休生活,开始了快快乐乐度晚年的梦想。

我选择的是乡村养老。参加工作前我也是平民百姓,如今“叶落归根”,又回到原地,可以自由自在地为老百姓服务了。于是,我当上了“义务投递员”,先由乡投递员将全村的报纸、信件送到我家,我再经过分拣,走街串巷,送往各家各户。这活我一干就是5年,认了门,结识了人。北姚村有姚姓108户,有座“姚氏宗祠”,年久失修,将要倒塌。村里老者到我家,想让我出头领修,我思考再三,觉得改革年代一切都在“变”,宗祠也来个创新,改为“姚氏革命纪念堂”,为姚家两名长征老红军和12名革命烈士树碑立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姚氏革命纪念堂”成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市里公布的第三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后来村里找我的人越来越多,有调解家庭纠纷、协调邻里关系的,有书写婚联、挽联的。困难户、低保户、残疾人写申请、开证明也都来找我帮忙。我有求必应。

我没事爱蹬上自行车下乡采访,在瓜棚里和瓜农扯一扯,在田间地头大树下和老农聊一聊,在农家小院和老友侃一侃。我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将全市离退休干部中的新闻爱好者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力量就更大了。1992年,市里成立了老干部通讯组,起初,它承担的是市老干部局的宣传工作,后又陆续承担了市老龄委等单位的宣传报道任务。这些年来,我融入社会采访,联络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感到和社会不是疏远了,而是更紧密了,我忙并快乐着。

我参加的社会活动也多了起来,被当地媒体聘为“新闻监督员”,还被聘为“省邮政监督员”。

快乐靠找,我找到了快乐。我的梦想实现了。我虽83岁,但很健康,生活很充实。我仍在创造,也在享受;仍在付出,也在收获。创造的是温馨,享受的是恬静;付出的是精力,收获的是心情。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