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特别奖】罗湖巨变

2014-4-18 18:5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14| 评论: 0|原作者: 刘文杰

摘要: 罗湖口岸位于深圳,连接内地与香港,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我从1967年起在九龙海关(1997年更名为深圳海关)工作了二十多年,亲身经历了罗湖的时代巨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深圳是宝安县的一个边陲小镇,贫穷落后出乎意 ...


罗湖口岸位于深圳,连接内地与香港,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我从1967年起在九龙海关(1997年更名为深圳海关)工作了二十多年,亲身经历了罗湖的时代巨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深圳是宝安县的一个边陲小镇,贫穷落后出乎意料。罗湖口岸坐落在小镇的南端,除了联检楼、华侨旅行社等几座矮小建筑,周围一片荒芜。海关关员住的是简陋的平房甚至是铁皮屋,每年都要经受洪水浸泡之苦。 

当时,旅客过关极其复杂。一是手续繁杂,人人过筛。二是翻箱倒筐,细查细验。三是尺度苛刻,宁严勿宽。旅客平时每天数千人,春节期间最多时每天达到一万多人。九龙海关每年组织春节大会战,家属学生齐上阵。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春节期间路过罗湖感叹地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后,各项建设突飞猛进,进出境旅客也大幅度增加,罗湖口岸每天从早到晚人满为患,怨言不断。

1986年,海关总署党组制定了“以促进为主”的海关工作方针。按照特区海关先行先试的要求,身为九龙海关关长的我,与党组一班人经过讨论酝酿,决定将深化旅客行李物品申报查验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在罗湖海关试行国际通行的旅客通关制度,即红绿通道制度。这些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旅客从单一的探亲访友转变为投资办厂和观光旅游,加快通关的呼声越来越高。二是多年来,特区海关率先改革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三是形势发展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内地市场开放,手表、金饰等物品不再稀缺,取消这类自用物品的申报成为可能。但是,推行改革遇到了各种思想障碍。不少同志觉得旅客不经过检查就过关不可思议,有些同志担心这样做会导致把关不严,甚至助长走私。九龙海关党组在全海关开展了解放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同时对旅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对深化改革的利弊进行了充分论证,最终达成共识:绝大多数旅客是正当的、守法的,要方便大多数,不能因噎废食;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向国际惯例靠拢;深圳海关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应当大胆试验,率先示范。1987年,红绿通道制度在罗湖海关全面推行,过关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如今,罗湖依然是我国最大的客运口岸,近几年每年旅客超过9000万人,日均25万人,高峰时一天40万人。随着形势的发展,深圳先后开设了10个国家口岸。深圳海关在率先实行红绿通道制度后,对旅客申报查验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并相继推出进出境车辆电子车牌自动识别、集装箱货物电子扫描、加工贸易货物联网监管等一系列创新。2012年监管进出口货物1亿多吨、运输工具1500多万辆,过关旅客2.2亿多人,征收税款1000多亿元。

罗湖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也是海关人奋发图强的真实写照。

    作者简介:刘文杰,1947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历任九龙海关(1997年更名深圳海关)办事员、科员、副科长、广州海关学校党委委员、副书记。1984年任九龙海关副关长,1986年任九龙海关关长,1993年任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主任兼广州海关关长。2001年至2008年任海关总署副署长。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