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三等奖】劫后余生的“杀人犯”父亲

2014-4-18 18:4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338| 评论: 1|原作者: 张立华

摘要: 1968年深秋的一天,父亲正在学习班里参加大会,突然有几个持枪的人把父亲五花大绑拉上了台,扩音器高喊:“把漏网的历史反革命分子押上台来!”站在台上,低着头的父亲听见了宣布他的罪名:杀害共产党员的刽子手!全 ...


        1968年深秋的一天,父亲正在学习班里参加大会,突然有几个持枪的人把父亲五花大绑拉上了台,扩音器高喊:“把漏网的历史反革命分子押上台来!”站在台上,低着头的父亲听见了宣布他的罪名:杀害共产党员的刽子手!全场沸腾了,怒火万丈,吼声震天!

      会后,父亲被押上汽车拉走了,谁也不知道被拉到了哪里。

      早已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和无休止的批判搞得身心疲惫的母亲,不得不再次面对和承受这沉重的打击。

黑夜里,无法入睡,我问妈妈:爸爸真的是个杀人犯吗?妈妈说,绝不可能!随后妈妈给我讲了爸爸的历史:

他出生在河北蓟县一个贫苦的煤矿工人家庭,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你的爷爷就在一次井下塌方事故中去世了,他母亲急疯了,只会到处乱跑,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两个儿子。你爸爸十几岁就出外闯荡,要过饭、抢过大户,也曾在村里被集体参加过国民党的“三青团”,还被拉去当过“伪军”,这一段历史时间并不长,后来因为看不惯军队欺负老百姓,逃脱出来,又因为结识了一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经他介绍,参加了共产党的活动,没过多久就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北平城市工作部(简称城工部)的一员。妈妈说,那些所谓历史问题早在他入党的时候,就已经向组织上交待清楚了。解放后,党培养他,送他上了公安学校,然后就进入公安局工作,还曾经荣立过三等功。他怎么可能是杀人犯?又怎么可能去杀一个共产党员呢!

父亲被押走几天后,有两个人来到家里,让家里给送被褥、粮票及洗漱用具。妈妈跟着去了,才知道人被押在公安分局。东西送到了,人却没见着。

直到1970年仲春,有一天家里忽然来了两个人,通知去分局领人。悲愤中的妈妈,固执地说:“不领!这么黑不说白不说地把人押走一年多,他到底有什么问题?你们凭什么抓人?他要真是杀人犯,我不能领回来!”来人说:“让你领你就领,还敢跟组织讲条件!”

妈妈终归是思念深重,含泪去接回了爸爸。分局的人说,经过调查,误会了,他不是凶手。

      原来,当年父亲当过伪军的那个地方、那个时间,一位共产党员被一个伪军小队长枪杀了,那个小队长和父亲同姓。因有人举报,公安局抓了人。父亲被抓以后,拒不承认自己杀人,并且说那时候自己已经离开队伍参加了革命。分局里有一位警察,拿着爸爸的照片,到了河北农村,找到了那位烈士的家属,让他们指认,杀害那位共产党员的人里有没有照片上的人。家属仔细看过后说:没有。

“没有!”就是这两个字,洗刷了父亲的罪名,在那样一个混沌的年代,虽然父亲坐了18个月的牢,但毕竟澄清了事实,找到了真相,没有让他遭受更残酷的恶运。

在那样一个无是无非、造反有理的世道,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喧嚣声中,还有这么好的人!坚守做人的底线:诚实、正直、敬业,不计个人得失去探寻真相并尊重事实。他们是那个混沌世界的一抹亮光!那位长途跋涉去调查的人和我们素不相识,没有丝毫利益关系,不仅没有关系,甚至还可能惹祸上身,落得个庇护坏人的名声,但他依然去探寻了事情的真相,保护了一个无辜的人。

作者简历:张立华,女,汉族,1948年5月25日出生于北京。1968年12月到山西蒲县军地村插队落户;1972年至1980年分配到县城一中任教员,参加建设知青农工商综合场,任场部委员、团委书记、职工学校校长;1986年8月至1994年1月,在山西省政府劳动局政策研究室工作,先后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山西劳动》编辑部主任;1994年1月调回劳动部(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所属劳动报社,任专栏部主任、办公室主任。1999年4月,调部离退休干部局,任副局长。2008年2月在局巡视员任上退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dzlyyyyh@126.c 2015-3-6 17:13
真金不怕火炼!在那混乱的“文革”年代,您父亲遭到如此的不幸,历史的遭遇使人痛心。向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人致敬!

查看全部评论(1)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