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说说老年人的拔牙

2014-4-14 17:5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693| 评论: 0|原作者: 文/樊珂

摘要: 说说老年人的拔牙——访著名口腔外科专家、南京市口腔医院医务处主任寿卫东主任医师张大爷的牙蛀了有了一段时间了,经常疼,下过多少次决心,也没去拔,这天看到有牙医在路边拔牙,犹豫了半天后,还是坐到了牙医的椅 ...

说说老年人的拔牙

——访著名口腔外科专家、南京市口腔医院医务处主任寿卫东主任医师


张大爷的牙蛀了有了一段时间了,经常疼,下过多少次决心,也没去拔,这天看到有牙医在路边拔牙,犹豫了半天后,还是坐到了牙医的椅子上,准备拔掉这颗恼人的牙。可是牙还没拔,张大爷的心就怦怦直跳,牙医看到张大爷的脸色苍白,头上还冒出了汗,不仅不敢拔了,还赶紧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医生马上进行抢救,张大爷才算脱离了危险。

  王大妈的牙掉了,只剩下牙根了,虽然有那么一点咯,但感觉不是很明显,觉得也没啥碍事的,怕去医院拔牙麻烦,想着将就着过算了,一直也就没有到医院拔掉它。可是前些天,感觉不仅仅是咯的问题,靠近这牙根的腮帮子疼了起来,到医院去一看,医生说是残留的牙根刺激口腔黏膜,发生了口腔溃疡,得赶紧拔掉它,否则,老是刺激很容易引起口腔癌。

  两位老人都碰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拔牙。到底哪些牙要赶紧拔?哪些牙可以不拔?老年人拔牙又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老人们的这些问题,我们专门采访了著名口腔外科专家、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医务处主任、主任医师,江苏省医学鉴定常任专家寿卫东,请他为老年读者朋友们说说老年人拔牙的有关问题。

    老年人拔牙风险相对较大

  寿卫东主任说,拔牙虽说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医疗行为,但不少人可能还没有拔过牙。有过拔牙经历的人,大多一记起拔牙的经过,首先想到的是满嘴的血、牙齿酸痛,耳边伴随的则是钳子甚至是锤子等金属撞击的声响,因此不由得心生恐惧。

  进入老年,人们会发现,自己用了多少年坚硬的牙齿,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不可靠了,不少还面临着要拔除的情况。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老年人口腔状况报告中就指出,100%的老年人都要面临牙齿拔除和牙齿修复的问题。由于老年人无论从身体还是从精神上,都比普通的患者虚弱,加上伴随着一些常见的疾病,老年人拔牙面临的风险可能会更多和更大一些。

    寿卫东主任介绍说,据有关资料提供的某医科大学对425名老年人拔牙情况的统计资料分析,老年人拔牙诱发的险情主要有:

  心率加快,心慌心悸 有9.6%的老年人在拔牙时会出现心率明显加快的情况,自己感到有心慌心悸的感觉。

  心律失常或加剧 有29.9%的老年人心律失常或加剧,近1/3的人有心律异常改变。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占9.65%,窦性过缓占7.06%,出现早搏的占17.65%,原有心房纤颤加剧占1.88%。有1.88%心律失常的病人,在完成拔牙手术后5分钟之后仍不能恢复到拔牙前的水平。

  血压升高甚至引发中风 在拔牙过程中,有18.1%的人血压明显升高,最高者收缩压升高60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30毫米汞柱。原有高血压者容易引起高血压脑病或中风。国内也曾经有老年病人拔牙23小时后出现了偏瘫失语,将近一年后才逐步好转的报道。

  最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国外也有相关报道,比如高血压患者在拔牙后导致意外发生等。

  寿卫东主任介绍说,老年人来看牙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因为疼痛想拔牙,因为老年人拔牙可能会出现疼痛性休克以及引发其他身体疾病的危害,加上基础性疾病可能给老年人带来危害,所以过去很多情况下不建议给这些老年人拔牙。

    进行评估,该拔除的牙要及时拔

  寿卫东主任介绍说,尽管老年人拔牙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有些情况下,老年人的一些牙还是必须及时拔除的。如果不能及时拔除,很有可能给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带来更大的危害。老年人必须要拔除的牙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严重广泛龋坏不能修复的龋齿。牙齿的龋坏有轻重之分,对于牙根及根周情况良好的龋齿,应将龋坏的牙冠加以截除,保存其没有龋坏的牙根,及时进行根管治疗,并采用假牙加以修复。这样保留没有龋坏的牙根,有利于保持牙槽骨的高度和丰满度,减缓骨的吸收,同时又有利于假牙的固定,保证其功能的行使,具有相当水平的咀嚼功能,可以保持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一些人的牙存在严重广泛龋坏,又不能被修复治疗,这些牙则需要及时拔除,以免引起更大的危害。

  二是晚期牙周病所致极为松动的牙。一些进入牙周病晚期的病人,其牙齿周围的组织已大部分被破坏,经过牙周治疗也无法恢复,导致其牙齿极为松动,这些极为松动的牙齿已经完全没有保留的价值,对于这些牙也不要保留,而应当给予拔除。

  三是可能引起其他疾病的病灶牙。一些牙可能会引发机体的其他疾病,如引发风湿病、肾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这些病灶牙,如果其他相关科室医生的诊断后认为需要拔除,应当拔除。另外,引起颌骨骨髓炎、上颌窦炎等的病灶牙,在这些急性炎症控制以后也要及时加以拔除,以防再次引发这些炎症。

  四是肿瘤病人治疗需要拔除的牙。一些患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前,为预防发生“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按照要求需要拔除的牙也应当拔除。肿瘤波及到的需要拔除的牙齿在手术时一并除去。

  五是根尖周病。牙根尖区感染以后长久不愈合,导致了牙龈瘘管长期存在,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保存的病牙也应当拔除。否则,这类牙齿会破坏牙槽骨,而长期瘘管流脓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六是折断严重,无法保留的创伤牙。老年人常出现创伤性牙齿纵折及磨牙根横折,早期可采用根管治疗、拔除小牙折片而保留大部分牙体组织,观察23周无疼痛时,可以采取安装假牙的修复方法,一般牙齿还是可以使用比较长的时间的。但是,如果牙齿折断严重,无法保留,则应当考虑给予拔除。

  七是牙外伤牙冠一部分折断,牙根应予保留。若牙根折断,应尽可能经治疗后保留,残留的牙根有一定长度,可在其上修复假牙。如果残留牙根无法修复制做假牙或折断线与口腔相通为拔牙适应证。外伤性脱位牙,受伤数小时以内,可行再植术,除非牙齿污染严重,原本有严重牙周病等不适合牙再植术。再植失败后应拔牙。

  八是骨折累及的牙颌骨骨折或牙槽骨骨折所累及的牙,应尽可能保存。如果骨折线上的牙与口腔相通,出现感染症状,牙齿无法保留的应拔除。

  此外,过度倾斜的牙或残冠、残根无法治愈有碍镶配假牙的牙也应拔除。

  寿卫东主任说,对于哪些牙要拔除,哪些牙不需要拔除,医生会进行评估。作为老年人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牙齿疾病的,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检查和治疗,一方面避免牙齿疾病恶化,一方面由医生帮助确定病牙是否需要拔除。作为医生来说,如果牙齿有保留的必要,还是会动员患者尽量保留的。当然如果没有保留的必要了医生也会建议拔除,患者应当充分尊重医生的意见加以决定。

    老年人要正确对待拔牙

  寿卫东主任介绍说,为了能够做到把老年人必须拔的牙拔掉,又为了能减少危险的发生,许多医院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和掌握了一整套的方法,除了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外,医院会对基本条件允许,而又需要拔牙的老年人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

  一是麻醉充分。临床观察和统计显示,麻醉效果欠佳时,可使42%的人血压升高,55%的人出现心律失常。当患者充分麻醉后则可以达到无痛拔牙。并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许多医院采取的是一种被叫做利多卡因的药物的局部麻醉,在充分麻醉后,这种麻醉方法止痛作用维持时间较长,比较安全,完全可以达到无痛拔牙的效果,以此来减少病人发生危险的情况。

    现在一些有条件的专业医院引进了一种被叫做“口腔笑气镇痛系统”的治疗仪,使用这种治疗仪,病人边看电影边呼吸麻醉气体,减除了人拔牙时的疼痛,消除了人对拔牙的紧张和焦虑,减少了紧张和焦虑给人的身心带来的一系列危害。

  “口腔笑气镇痛系统”由笑气(氧化亚氮N2O)吸入镇静镇痛机和多功能监测仪、牙椅电影院以及废气回收装置所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笑气是最早发现的一种麻醉气体。笑气同氧气混合吸入后,人会变得心情愉快而想发笑,故名笑气。笑气发现至今160多年仍在使用,比其他任何一种药物经受了更长时间的考验。笑气无毒无味,对神经系统及心、肺、肝、肾无不良影响,非常安全。笑气同氧气的混合吸入具有抗焦虑性、镇痛性,低浓度吸入后有镇静作用,中等浓度吸入有镇痛作用。笑气最早使用在牙科,现在世界上仍广泛应用于牙科,是最安全的牙科用麻醉方式之一。低浓度吸入后病人会立马变得安静下来,中等浓度吸入可以降低疼痛感,在呼吸麻醉气体降低疼痛感的同时,病人还可以戴上一副三维眼镜,躺在牙椅上轻松地看电影、听音乐,避免了外界的刺激和牙科治疗时的牙钻等声响带来的心理恐惧,在轻松的过程中完成牙科的治疗。

  二是尽量缩短拔牙时间。研究发现,如果拔牙时间超过5分钟时,大约有17%的人心率明显加快,37%的人血压升高,65%的人心律失常,14%的人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对于老年人拔牙,许多医院会选派技术熟练的医生来操作,如果病人能够很好配合,一般在5分钟内可以完成手术。如果需要拔的牙较多,可分次拔,以减少一次拔牙的手术时间。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怕麻烦和图省事,要求医生一次拔完几颗牙。

  三是实施心脏监护。医院术前会对老年人详细询问和了解病史等基础情况,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心功能等进行准确评价。对心功能相对较差又必须要拔除牙齿的患者,医院会安排严密的心血管监护,密切关注患者术中的相关情况。

  寿卫东主任提醒说,作为老年人,在医生确定了要自己拔牙之后,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到专业的口腔医院,切不可盲目的到不具备给老年人拔牙的医疗机构去拔牙。

  2.事先向医生提供自己的病历让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按医生要求认真进行检查,让医生对自己的情况有及时真实的全面了解掌握。

  3.对于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在实施拔牙之前,医生会要求患者在拔牙前先使用抗生素4天——7天,以消除口腔感染灶,同时,预防拔牙时出现菌血症,避免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作为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4.医生如果提出要使用心电监护的,要听从医生的安排。不要心存侥幸、怕费事和怕开销而加以拒绝。

  5.放松精神,尽可能地避免精神紧张,拔牙前要有充分的休息,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要严格按医嘱服用药物,控制好自己的血压等。

  6.拔牙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的感觉,应及时用伸手等方式向医生示意,及时把不适告诉医生,以便医生采取措施,避免危险的发生。

  7.最好要有家属的陪同,以免拔牙后回家的途中发生意外。

老年人拔牙之后当注意些什么

  寿卫东主任介绍说,在采取了上述措施,避免了老年人拔牙过程中的风险后,还要注意拔牙后的自我护理,以确保安全。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不要急于吐出压迫伤口的棉球或纱布。拔牙后医生都会在伤口上压上消毒棉球、纱布,并要求拔牙者咬住压在伤口上的棉球或纱布。其目的是压迫伤口、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要求在拔牙后压迫40分钟到1小时后,患者方能吐出,如果压迫时间不到位,有可能造成伤口大出血。所以拔牙的老年人千万不能因为口中不适,凭自己感觉行事,认为自己感觉不出血就把药棉或纱布吐掉。既往长期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后更应严密观察拔牙伤口,以防拔牙后出血。

  2.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也不要刷牙。吐出纱布后,因为口腔中有血液,患者会感觉到血腥味而感觉不适忙于用水漱口,这样做的危害是可能将伤口部位的血凝块漱掉,同时有可能引起牙窝部位的空虚,导致疼痛难忍的“干槽症”,并导致伤口痊愈时间延长。除此以外,患者还要注意不要去吸吮伤口和刷牙,不要用手指去触摸或抠伤口,以免破坏已形成的血凝块,引发感染。

  3.拔牙后不要急着进食。如果急于进食和进食不当,一方面会引起血管扩张而导致伤口出血;另一方面,食物对伤口也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如果不注意也会加重对伤口的损伤。一般在拔牙手术结束2小时后可以吃一些流质饮食,但要注意饮食物的温度,不要进食烫食,也不要喝热开水,亦不能进食硬的食物;56小时后可以进食一些软的食物,但要避免用拔牙一侧咀嚼食物。

  4.伤口出血不止要及时就医。如果发现伤口出血不止,不时吐出血块甚至出血不能控制时,应尽快到医院复诊,请医生及时给予处理。

  5.心血管病患者要及时复查心电图。原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拔牙后要按医生提出的要求及时复查心电图,这样以了解心脏的状况,防止发生心肌损伤的情况,避免危险的发生。对于原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拔牙后,医生一般会给予抗生素以防止感染,要按照医生的医嘱,坚持治疗而不能马虎。

    此外,有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拔牙后,也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对原有疾病进行复查,如发现原有疾病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6.不要用舌头舔伤口。伤口如有缝线,一般于57天后拆除,有的会产生异物感,患者不要用舌头去舔。

  7.拔牙后应该适时镶牙。拔牙后老年人的牙齿缺失了,如果不及时安装假牙,会对身心带来危害。前牙缺失会影响切咬东西,而且说话漏气,发音不准,还会影响到美观。后牙缺失影响咀嚼和消化,还会使缺牙两侧的邻牙向空牙处倾斜,相对的牙上长或下垂,造成咬■关系紊乱,影响咀嚼。缺牙后牙槽嵴缺乏功能性刺激而渐渐吸收,也会给安装假牙、特别是安装全口假牙带来困难,妨碍以后假牙的安装。缺牙后长时间不安装假牙还使牙间隙增大造成食物嵌塞,继之发生龋齿和牙周病。

 至于何时安装假牙比较合适,寿卫东主任说,拔牙后以二个月左右时镶牙比较好。拔牙后伤口的完全愈合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情况下,拔牙后窝内会充满血块,以后慢慢生长肉芽组织,填满这个创口,待窝洞长平需一个多月。但创口愈合过程中,牙槽骨也有一个吸收和增生的过程,骨吸收现象在二个月内较明显,以后逐渐稳定。如果过早安装假牙,牙槽骨还在吸收,当时装好的假牙以后会变得松动而不稳。老年人的伤口会长得更慢一些,所以拔牙后可适当稍微多等些时间再安装假牙。一般可在拔牙后2个月的时候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帮助确定何时安装。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