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罗荣桓和“山大王”万春圃的非凡情谊

2014-3-30 22:3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949| 评论: 0|原作者: 鲁 南

摘要: 1939年3月,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主力挺近山东时,当地存在着日、伪、顽、杂、匪等多种武装势力,115师新来乍到,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罗荣桓和115师遵照中共中央的统战政策,积极团结一切进步力量逐渐成为山东境内一 ...

 

1939年3月,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主力挺近山东时,当地存在着日、伪、顽、杂、匪等多种武装势力,115师新来乍到,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罗荣桓和115师遵照中共中央的统战政策,积极团结一切进步力量逐渐成为山东境内一支最重要的抗战力量。这期间,罗荣桓同不少有民族正义感有爱国心的“山大王”结交为好友,建立了很深的情谊,并引导他们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

“山大王”家住进八路军“大长官”

1939年9月1日,罗荣桓、陈光率115师司令部及一部分主力部队转战到鲁南抱犊崮山区,到达大炉村。中共鲁南特委书记宋子成率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区县委负责人及各界人士到村外迎接,同行的有一位穿着长褂、年约六旬的长者,宋子成向罗荣桓介绍这位长者说:“他就是我们这儿大名鼎鼎的万会长!”

进村落座后,宋子成开始向罗荣桓汇报工作,在谈及统战工作时说:“今天和我们一起去迎接部队的那位万会长,叫万春圃,字鸿源,今年57岁。他的家就在大炉村,他和他的仁兄弟都是抱犊崮山区有名的地主和‘山大王’。他担任临沂县联庄会长,手下有几百人的队伍。此人秉性刚直,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早在1935年就与我党建立了联系,并掩护过我地下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我党合作抗日,拉起了自己的抗日队伍。今年春天,日寇‘扫荡’抱犊崮山区,他率队参加阻击,其次子万国英冲锋陷阵,为国捐躯。他强忍悲痛,带领部队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罗荣桓认真听完汇报,高兴地说:“像万春圃这样的开明地主和地方武装,我们应该相信他、团结他、鼓励他、支持他,以诚相待,继续与他合作抗日。”

当天晚上,万春圃为表地主之意,设宴盛情款待罗荣桓等115师首长一行,并热情邀请罗荣桓和夫人林月琴等人住到他家里去。罗荣桓爽快地说:“恭敬不如从命,全听万会长安排!” 

罗荣桓等人住进万春圃家后,万春圃常常看到罗荣桓教勤务员、马夫、炊事员认字、写字,和他们亲如兄弟。马病了,罗荣桓会亲自动手与马夫一起给马灌药。这些在罗荣桓看来特别平常的事情,对万春圃来说,却是非常新鲜的。万春圃还看到罗荣桓等八路军首长与战士们穿的同样是几乎褪成白色的军衣,盖的也都是打补丁的被子,吃的是相同的高粱煎饼和咸菜,官兵们同甘共苦,心里非常感动。 

毁家纾难支援八路军抗战

万春圃每天都要到罗荣桓的房间里来坐坐,罗荣桓常常给他讲国内外形势和八路军的历史和传统,还不断向他讲述革命道理,有时一直谈到深夜,他感到深受教益。在罗荣桓的影响下,他抗日的觉悟大大提高。 

115师进驻抱犊崮山区之初,吃的用的都十分困难,经费和枪支弹药也十分紧张,万春圃看到这种情况,决心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八路军解决这一困难。一天晚上,他找到罗荣桓说:“部队不是缺粮吗,就打开我那个蓄积多年的粮仓吧,估计有不下15万斤粮食,蛮可以应付一阵子的。”罗荣桓不同意,说:“这些粮食是你们备荒的,决不能要!”万春圃固执地说:“你们为抗战连命都豁上了,我这点粮食还会舍不得吗?”不久,万春圃又把他苦心经营多年建立起来的有400多人和几万发子弹并装备有迫击炮和机关枪的部队,全部交给八路军指挥。 

有了万春圃等开明绅士和地方群众的有力支援,115师在鲁南的战斗力大增。在罗荣桓、陈光等人的巧妙指挥下,115师先后拔除了白山、石河、孔庄等日、伪、顽据点,以武装斗争打开了抱犊崮山区的局面。广大人民群众见八路军连战连捷,抗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踊跃参军参战和支前,鲁南抗日根据地有了快速的发展。

1940年春,115师“讨李(长胜)驱王(学礼)”战斗胜利结束后,罗荣桓指示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区县委,将边联地区的多支地方武装统编为四县边联游击支队,任命万春圃为支队长。从此,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115师的领导下,活跃于鲁南平原,配合115师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成为抱犊崮山区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

1941年春,鲁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灾荒,为了给灾区群众节省粮食,罗荣桓命令驻鲁南的党、政、军领导机关转至山东滨海地区。部队要出发了,万春圃抓住罗荣桓的手,舍不得他们离开。罗荣桓再三嘱咐他:“永远跟着共产党,坚持抗战不动摇。”万春圃连连点头。

1941年4月25日,国民党51军337旅一部占领了临、郯、费、峄四县边区的全部地盘和鲁南领导机关驻地大炉村,并抓去万春圃的女儿万国荣和儿子万国平。他们送书给正在山上率部打游击的万春圃称:“只要你过来,至少委你个团长。否则就抓你全家,扒你的祖坟。”万春圃立刻回书称:“孩子无罪,杀剐存留随便。我跟共产党是为抗日,不是为当官,抗战这条路我走定了。”在我党内线的周旋下,顽军始终未敢对万春圃的两个孩子下手,直到抗战胜利才将他们放回。 

“罗政委永远是我革命的引路人”

罗荣桓离开鲁南后,并没有忘记万春圃。他念念不忘万春圃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大力支援,经常给万春圃写信,询问他的生活和战斗情况,鼓励他继续坚定地走革命的道路。

万春圃没有辜负罗荣桓的期望,继续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坚持不懈地工作。1943年,鲁南地区的抗日形势有了好转,局部地区已开始转入战略反攻。万春圃领导的边联支队与八路军苏鲁支队合并,成立鲁南军区第5团,万春圃任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之后,这位60多岁的老人和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并肩指挥,又夺取了一系列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喜悦之中。那些天,万春圃的心情也一直激动万分,他思前想后,更加体会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46年2月,64岁的万春圃经中共山东分局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的部队攻克济南,万春圃随部队进城,接管解放了的济南。建国后,他被安排在济南市民政局属下的救济院任院长,只是一个科级干部。很多人替他鸣不平,劝他把自己的情况写信给罗荣桓反映一下。他始终没有动笔,并对大家说:“我年纪大了,很高的职务也干不了,组织上这么安排也是有道理的。罗政委说得对,咱什么时候也不能居功自傲。给罗政委伸手要官,这事我干不了!” 

后来,在山东省军区领导和时任山东省委统战部部长马保三的倡议下,成立了济南市烈士建塔委员会,任命万春圃为办公室主任,才算使他这位原鲁南军区副司令成了济南市的一名处级干部。1959年7月,济南市政协举行三届一次会议,万春圃被增选为副主席。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