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莱州干休所:老干部工作转型之我见

2014-3-27 18:3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657| 评论: 1

摘要: 莱州干休所第一,工作理念上要转型,要适应新形势,换脑筋、变思路,要由被动地工作向主动地找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转型,要由关注物质层面的需求向精神层面转型,第二,工作内容转型。抓好资源整合,组织建设、文 ...

第一,工作理念上要转型,要适应新形势,换脑筋、变思路,要由被动地工作向主动地找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转型,要由关注物质层面的需求向精神层面转型,第二,工作内容转型。抓好资源整合,组织建设、文化养老,老干部作用的发挥等工作。

老干部工作部门,是转型发展的先行军。不先行转型,就会使转型转不动、转不开,转不到位。要做好思想观念的转型,素质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的用情用心。

目前,在转型过程中,首先要破除在工作理念上的自我限制,不能只停留在离休干部工作阶段,不能停留在保障离休干部“两费”就万事大吉的物质层面,等、靠、要的心理,散、庸的心态,都要去掉。要用与时俱进的发展思维,务实客观的发展理念,敢为人先的发展眼光,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否则转型就“转”不动,“转”不开,“转”不到位。

传统的老干部工作,总是被动地落实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被动地解决老干部提出的要求,程序化、形式化地走访慰问老干部、联系老干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就要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据自身实际研究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主动走访联系老干部,及时了解所思所想所盼,根据老干部的理想、爱好、经历、心理及健康状况,搭建老干部各显其能、各得所需的平台,满足老干部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价值追求。

转型要由重物质向物质精神并重转型。现在多数老干部所面临的不是生活保障问题,而是晚年心理层面、精神层面问题。要更加重视老干部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系统全面理解老干部,尊重老干部的结构性差异和个性差异,打破以物质生活保障为主的服务管理模式,拓展居家养老、精神慰藉、文化养生、紧急救助等服务新领域,努力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转型由封闭向开放转型。要跳出老干部工作来看老干部工作,善于从老干部工作外部借力,善于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来为老干部服务。既要“借力”,又要“发力”,充分发挥老干部群体的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

转型要着力于抓好资源整合。老干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干事的舞台在老干部工作部门,发展的空间在老干部工作部门之外。要用别人的眼光来开阔自己的视野,用别人的创新来丰富自己的路径,用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本领。要善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动员组织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系统推进转型发展。要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指导、协调作用,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财政、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的作用,在政策制定、财力支持、社会保障等方面,谋求共识,形成合力。要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利用社会养老、福利、慈善、社区以及社会经济机构、社会团体的资源,激发他们为老服务的愿望和积极性,来为老干部服务。

转型要着力抓好组织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离退休干部组织起来是重要的政治力量,松散下去是执政资源的重大流失。新形势下,老干部由“单位人”成为“社会人”,有的还成为了“社区人”,但大多数老干部不忘自己是在组织的人、希望自己是在组织的人,希望得到组织的关怀。要以大组织的理念,加强离退休干部组织建设,切实把老干部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使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转型要着力抓好文化养老。所谓文化养老,就是以文养德、以文养心、以文养气,既可以是以唱读讲传为主的情操陶冶,也可以是琴棋书画为主的修身养性,还可以是以文体旅游为主的健身强体。要借助文化强国、强市建设的契机,用好老干部工作部门内部和外部的平台载体,注重培养老干部参加文化活动的兴趣和内在自觉性,通过老干部带动老干部,不断壮大参与文化养老的群体。在着力扩大参与度和覆盖面的前提下,逐步提升文化活动的水平、品位和层次。

转型也要抓好老干部发挥作用。要做好两项工作:做好组织引导;搭建好平台载体。要把握三个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人而异、发挥优势;就近就地发挥作用。要做到两个注重: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老干部在精神上的状态和贡献、而不老干部是物质上的效益。要以党委政府关注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搭建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创新老干部发挥作用的载体,充实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内容,既让社会和群众因为老有所为而受益,也让老干部和老干部的家人因老有所为而受益。要重点抓好老干部志愿者活动,培养老干部志愿者骨干队伍,打造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品牌和亮点。

另外,工作队伍要转型。

要根据工作对象、工作重点、工作方式、工作形态的转变,一方面,积极争取调整工作职能和机构编制,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提前离岗人员的作用。通过“两条腿”走路,明确工作职能、范围和权限,配齐配强工作队伍,保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抓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政策机制建设、文化建设和老干部发挥作用等。

老干部工作部门素质能力要转型。“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强化业务素质,把学习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好学才能上进。要学习科学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各项规定和工作流程,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医疗保健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学习电脑、网络、电子政务等方面的知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掌握必备的岗位工作技能。要转作风、树形象,自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措施,特别是要密切与老干部的联系,经常走近老同志、主动了解老同志、切实服务老同志,当好老同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为老同志多办好事、多做实事、多解难事,维护和保持老干部工作部门、老干部工作者忠诚可靠、求真务实、服务奉献、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抓好转型工作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决不能浅尝辄止、事倍功半。干事业需要有“功成不必有我”的胸怀和持之以恒的作风,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一抓到底。

首先,要在发展目标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本地区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目标,要在认真分析总结老干部工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多元化需求,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充分论证来提出,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老干部工作应该坚持和把握的旗帜、方向。其次,要在发展定位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新一轮的发展定位上,要牢牢坚守一流、先进的目标,高点定位、抢抓机遇,不断强化创先争优意识,努力创出叫得响的成功经验。第三,要在发展思路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做好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争取领导重视支持是关键。如何争取领导重视,是个重要的方法问题。首先,要在大局中找准定位。要善于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更高的层面上谋划工作,自觉跳出部门业务的局限,把老干部工作放到全局中审视观察,以精准的眼光找准科学发展的定位,使老干部工作融入大局、推动大局。其次,要在结合中提建议。主动为领导当好参谋,增强领导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部门的重要职责。要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就要努力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准确把握工作特点和发展趋势,切实把上级指示精神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做到用新的思维去分析形势、用新的认识去思考问题、用新的观念去研究问题、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再者,要在宣传中达成共识。要加强对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宣传,对涉及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事项,比如政策制定、资金保障、干部队伍建设等,要多汇报、多请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把老干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老干部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增进领导对老干部的感情,形成各级领导尊重关心老干部和重视支持老干部工作的浓厚氛围。

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推进,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要有解难事的心理准备、履职能力和担当精神,把解难事作为锤炼自己党性修养、素质能力的试金石,把智慧、才干、精力和胆识用到困难问题的解决上。

                          (来源:我看老干部局长会议话题讨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快乐驿站 2014-4-8 13:54
文章写得很好,观点鲜明,适合当前老干部工作实际情况。支持。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