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振河 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上,有很多观点说的很实在,很具体。以前我们对老干部工作,很少提到老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服务,甚至是无条件地服好务,有些地方还提出了“老干部工作无论怎样服务都不过分”的口号,看似对老干部的尊重,实际上是对老干部工作的片面理解,过度夸大了老干部的服务职能。这次会议,敢于在领导讲话中大胆指出改革形势下老干部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如文中提到:个别老同志由于受一些消极负面社会心理的影响,加上个人人生道路上的某些不顺,在谈论党和国家大事、理解党的政策、评价社会问题时,有时太随便。还有个别老同志由于个人利益没有得到很好满足,闹情绪、发牢骚、讲怪话。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还有些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随意发表自己对贪污腐败等消极现象的不满,有的针对改革时触动自身利益不满,心态失衡,攀比埋怨,甚至参与和策划信访活动,既损害了个人形象,又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所以,讲话强调,要在搞好老同志服务的同时,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强化老同志党风党纪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强调,不是说不尊重老同志,恰恰是真正尊重老同志,爱护老同志,关心老同志的正确表现。今年的春晚小品《扶不扶》,折射了一个很现实的社会老年群体现象,很多老同志看后感慨很多,他们也对这种随意冤枉好人的现象深恶痛绝。但为什么这种现象又在老年人甚至老干部身上不断重演呢,这就是一个教育、引导缺少的问题,或者说是我们的教育、引导手段不合理,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值得老干部工作部门深刻反思。 做好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服好务,就要切实为老干部负责,为老干部着想。同时,我们都知道,做好老干部工作,仅仅依靠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调动、依靠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如何调动呢,党委政府的帮助、部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作为服务的对象,老干部自身更要以正面的积极形象来感召社会、影响社会,使服务老同志、老干部成为一种社会自觉、自愿的浓厚氛围。今年,我们济宁市出台了《关于老干部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到要以大力弘扬“老干部精神(作风)”为主线,深入挖掘老干部群体中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炼总结广大老干部共同认可、自觉践行,具有较强感染力、凝聚力和鼓舞力的老干部精神(作风)。目的就是要为老同志树立一个导向、一面旗帜,以这种老干部精神(作风)引领他们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所以,讲话中提到,“要以老干部作风做好老干部工作”,这种提法很好。不过,我觉得,以老干部作风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对老干部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应该是给老干部提出的要求。我们搞群众路线教育,在老干部工作队伍中搞,也要搞好老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所以,再补充一句:以老干部作风引领老干部,以老干部作风做好老干部工作。 (来源:我看老干部局长会议话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