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孝》,是中国孝文化的集大成者。可是,早有“家”人指出,像《二十四孝》中的“埋儿奉母”“恣蚊饱血”等等,以荒诞的故事作典范,不仅不合时宜,更是愚弄众人,起到相反的作用。 如今,老年群体越来越庞大,养老与孝顺已是越来越重要的话题。新时代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孝”呢? 前有“常回家看看”进入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后又有新“二十四孝”的发布:带着妻小常回家,共与父母度节假,生日宴会要举办,亲给父母做做饭,每周不忘打电话,长供父母零钱花,建立父母“关爱卡”,聆听父母往事拉,教会父母能上网,常为父母拍照玩,关爱父母说出口,沟通父母心结扣,支持父母之爱好,赞成单亲再婚好,定期父母做体检,购买父母适保险,新闻时事常交流,带着父母参活动,工作地方父母览,陪伴旅行故地逛,能和父母共锻炼,父母活动也露脸,陪着父母访老友,提供书报老电影。 还有网友总结了新的“不孝七宗罪”:一、吝啬,给父母自己不要的东西,如手机;二、懒惰,让父母为你洗衣煮饭;三、愤怒,对父母大呼小叫;四、妒忌,总觉得父母没给你最好的;五、傲慢,对父母颐指气使;六、贪婪,啃老族;七、穷奢极恶,不为父母养老送终。此言一出,不少年轻的网民大呼“中枪”。前几日,一组教爸妈用微信的漫画,在微博上走红,感动了无数人。 孝,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是给父母体贴入微的心灵呵护,是帮助父母进入新的时代,是让他们融入我们的社交圈子。 咱们“家”人,大多上有高龄父母,下有子辈孙辈,在“孝”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您是怎样孝敬父母的?您最需要孩子给予怎样的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