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这座充满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城市,如今正展示着一幅温情而生动的文明长卷。在这幅动人的画卷中,邗江区双桥街道卜桥社区“红马甲”义工队就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红马甲”义工队党支部成立于2008年,由双桥街道文化站退休干部王培华同志牵头发起,带领10多名老干部组建而成,是全区老干部发挥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先进典型代表。多年来在邗江区委老干部局的精心指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员引领社团、社团凝聚群众”,引导广大老党员、老干部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继续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以坚实的党建工作锤炼出磁石般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建立支部筑堡垒 发挥好离退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社团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展现,是抓好社团党建的一项现实课题。2008年12月,在有30多年党龄的老干部、老党员王培华的带领下,“红马甲”义工队党支部宣告成立。在多年的实践中,党支部逐步探索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供给”为支撑的党小组设置模式,创建了“文明劝导”“和事佬”“法治宣传”“金媒婚介”四大特色党小组,以支部为统领开启了义工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其中,“文明劝导”党小组牵头成立义务执勤队伍,组织成员学习交通法规,进行义务执勤,倡导文明出行;“和事佬”党小组专门设立“和事佬”调解室,小组5名党员轮流值班,为百姓化纠纷、解矛盾;“法治宣传”党小组组织从事法律工作的退休人员,为百姓送法、讲法、普法;“金媒婚介”党小组专门负责为大龄青年牵线搭桥,促成喜结良缘。思路一转天地宽。组织设置的调整,带来的是服务的规范和水平的提升。支部编撰的《文明劝导“三字经”》,获邗江区文明办宣传推广;截至目前,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金媒婚介”共帮助1000多对青年男女走进了婚姻殿堂,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支部教育强化引导,党员表率作榜样 好的服务离不开好的教育支撑。党支部针对义工队伍实际,注重对非党的骨干成员的培养和引导,积极发展他们入党。对于组织中的党员,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时,也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鼓励他们努力成为内行能手和骨干力量,发挥好先进和优秀的模范表率作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组织党员、队员开展“一帮一读书学习、一对一解困帮扶、一带十争创五好”的系列活动,在实践中践行合格党员标准。从支部成立的那一天起,党员一直是“红马甲”义工队的主心骨,如今支部已有直管党员36名、协管党员200多名,15支活动队伍负责人全部是党员。77岁的俞秀芳大妈,2010年7月光荣入党,她是最年长的“红马甲”义工,也是最“年轻”的党员。多年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广大党员、队员积极投身保护环境、扶弱助残、维护治安、娱乐健身多项公益活动,努力弘扬社区文化,传播城市文明,展现精神风采。“我奉献!我快乐!我幸福!”是“红马甲”最响亮的口号。 党建引领社团活动,投身公益不停步 党支部坚持“社团活动支部先议”“大事要事让党员先知”“难事实事让党员先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的同时,结合队伍特点,找准党组织活动的切入点,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灵活开展党的活动。广大党员、队员常年活跃在文明城市创建现场,一块抹布、一双筷子、一把铲子、一个垃圾袋,随时随地整治市容;当看到社区困难群众时,马上组织义演、带头捐款,送去温暖,为困难家庭点燃生活的希望;坚持弘扬社区文化,把“健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和谐每一天”的理念送到了每个社区居民的心中。不少社区居民说:“我也要参加义工队,我也想穿上‘红马甲’!”十多年来,义工队从卜桥社区发起,从最初的十多人,汇聚成现在的3000多人,走向了全市的大街小巷。2011年,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为进一步提升“红马甲”品牌效应,加强活动阵地建设,2019年,社区精心打造的3000多平方米的“‘红马甲’广场”建成开放,广场集支部书记工作室、“红马甲”长廊、“红马甲”大舞台于一体,着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综合服务、文明实践中心。 “红马甲”是一群平凡的人,用朴实的双手去搀扶需要帮助的人。“红马甲”是一群可爱的人,用无私的爱去抚慰需要关爱的心灵。“红马甲”是一群快乐的人,用幸福快乐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红马甲”队员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特殊的才能、没有丰厚的收入,但有着一颗滚烫的心——投身志愿服务,为文明的扬州助力,为鲜红的党旗增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