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老干部党委组织召开“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这十年”调研线上座谈会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学校老领导代表、校关工委代表、校老/退教协代表、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代表、老专家代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等12位老同志参加座谈,老干部党委副书记、老干部工作处处长徐宏波主持,学校离退休工作部门在职党员共同参会。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题,大家从医疗卫生、农业、生态环境事业发展成就等方面畅谈感想和体会,并提出意见建议。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老师表示,推动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主要方向,要进一步重视公共卫生专业建设与卫生政策研究,重视医疗服务中人文关怀及智慧医疗发展。生命学院杨金水老师表示,“端稳中国饭碗”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担当。环境系戴星翼老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围绕“教育这十年”主题,大家从国家的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疫情下的线上教育、医学教育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复旦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陈立民老师表示,教育这十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都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高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研究生院刁承湘老师从事研究生教育多年,她最大的体会是:培养质量是永恒主题,创新能力是核心要素,师生互动是重要影响。数学学院顾凤南老师认为教育改革不仅是教学形态多样性变革,更重要的是教育质量提高,而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档案馆邱佩芳老师表示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她建议,加强对青年师生校史教育,宣传老专家、老教授爱国爱校情怀,让年轻一代更好地弘扬优良传统,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附属妇产科医院杨国芬老师分享了附属妇产科医院遵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校关工委陆昌祥老师表示,在关工委工作中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教育“强基固本”,需要帮助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校老/退教协丁言雯老师表示,为老服务工作需要付出,但更多是收获进步和快乐,今后将围绕“四个老有”的工作目标,用心用情投入工作,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计算机学院高海锋老师交流了所在退休支部开展调研活动的情况,表达了支部老同志坚持学习、离岗不离党的信心和决心。护理学院冯正仪老师汇报了从事十余年老年教育的深切体会,分享了把新健康观融入课程,疫情期间作《平衡膳食》线上讲座的成效与反响。 老干部党委书记、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处长周桂发在总结中表示,12位老同志从不同角度,用大量生动的数据和事例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事业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体在职党员要向老同志学习,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老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