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到干老干部工作太有意义啦!”到县委老干部局工作不到1年的同志发自肺腑地感叹。此时,我内心也很震撼,不久之前,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洗礼,自己的党性得到了升华。2022年7月1日,我和同事一并去走访慰问一名91岁的退休老同志,为他送去《政治生日贺卡》和中组部发予他的《党费收据》。 当我们快到老同志所住楼层时,满头白发的老同志已在楼梯口处等着,见着我们,他很是开心,激动地跟我们握手,邀请我们到家中。老同志精神抖擞,腰杆笔直,走路不急不慢,顺着他整洁而又干净的客厅,我们来到客厅向阳的书桌边,映入眼帘的是书桌上的放大镜以及摆放整齐但已有一定岁月的书籍和笔记本,书按长宽、薄厚进行了分类,有厚厚的字典、辞典,有党建读物和老干部报刊……看得出来,工具类书籍已经翻了很多遍,封面都有些破旧了,部分书籍侧边有些卷角甚至脱胶,但因为主人的爱惜,脱落的书页被一页页地整理好用橡皮筋扎好。 老同志说:“我平时在这儿看书,很喜欢看党史书籍,当然每天都坚持看《云南老年报》和《老同志之友》……”介绍完他无比满足的“精神食粮”后,健谈的他跟我们讲述他在县文化局工作的经历和感受。 我们将中组部《党费收据》庄重地交予他手中,健谈的他激动地说话有些哽咽:“感谢党组织!在今天‘七一’建党节为我送来《党费收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很满足,我现在老了,但这一辈子要一直跟着党!”他小心翼翼地收好《党费收据》,跟我们讲述了家庭成员中的每一名党员的情况。老同志无比自豪地说:“在我家,我入了党,我媳妇也入了党,我的孩子、孙子,甚至侄子辈也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说到他的出生和入党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当他说到“我们生在贫穷的时候,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壮大,共产党真的了不得!”此时,老同志的眼神异常坚定,映照着他衣服上的党徽,此刻,窗外照入的阳光、神采奕奕的眼神、耀眼的党徽竟如此的夺目!这位老党员的家庭氛围、夹克着装、言行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一名老党员历经沧桑岁月却依然爱党护党的忠诚。 从事老干部工作近7年的我,在离退休干部身上学得多、感悟多、成长得快。这些年里,我的“党史”认识更深了,我的“党性”认识更纯了,我的“业务”能力更强了。是老干部、老党员的品行和精神,让我感受到忠于党的事业的自豪感、沉下心锤炼业务的充实感、争分夺秒的紧迫感。老干部、老党员是老干部工作经久不衰的“教科书”,是老干部工作一面干净严谨的“明镜”,是老干部工作最好的“验金石”。 老干部、老党员是老干部工作的“教科书”。老干部、老党员如同一本教科书,常读常新。“书”里记录着老干部、老党员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做人做事的精髓。“书”里饱含对党对祖国的深情和对年轻一代寄予的厚望。在宜良,这本“教科书”里有无数个典型故事,如笔耕不辍、著书立说的官自德同志,有效统筹涉老资源、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的张寿同志,敬老爱老、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的杨品洁同志,义务放映露天电影1500余天的于春生同志,彝乡银发先锋抖音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的杞保珍同志,倾情文艺创作、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银发文艺队伍,等等。 老干部、老党员是老干部工作的“明镜”。老干部、老党员如一面“明镜”,让老干部工作者自觉“照镜”,经常进行党性体检和品行体检,检视自己思想行为,捍卫自己的信仰,补足老干部工作者理想之“钙”,践行入党誓言,确保干事的激情和活力。为关心下一代、退而不休、坚持宣讲党史的马德盛同志,以“夕阳无限好,永远跟党走,奋斗到终身。”作为他热爱公益事业的誓言,他在2010年民警工作日记中写到:“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牵挂,培养关心一下代是我终生的责任和义务。”宜良老党员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深深地感受到党中央呵护和重视每一位老党员的政治生命,74岁的老党员董卜英深情地说:“回望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入党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事,党的恩情永远也忘不了。我将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在思想上行动上‘永不退休’,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 老干部、老党员是老干部工作的“验金石”。老干部、老党员在党的长期建设实践中,造就了久经考验、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政治素养极高的经验财富。老干部满意度检视老干部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县委党校退休干部黄崇周同志,担任退休支部书记时,经常向老干部工作者传授宜良革命史和自身工作经验,因高龄辞去退休支部书记后,自学智能手机,通过微信与老干部工作者保持着沟通联系,他政治立场坚定、心态积极乐观、精神状态饱满,他对老干部工作者的真情真心服务表示满意,每逢节日时,不忘来电祝福老干部工作者。 谁言夕阳日将尽,遍洒余晖向晚晴。老干部、老党员对党和国家饱含深厚的感情,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认真投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们深沉而又伟大的热情,温暖着这片土地,感染着一代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