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以来,江苏海陵打造“红海聚力”党建品牌,实施城市社区“红海宜居”行动,有序推进规范服务阵地、做实人气集聚、实施“银发生辉”等12个条块的社区治理工作,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格局初步显现。海陵区委老干部局、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指示精神,积极融入中心大局,策应“红海宜居”工程整体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全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新方向、新途径。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6月底,海陵区共有离休干部110人(区管离休干部103人,代管离休干部7人);年龄最大的100岁,最小的87岁,平均年龄93.2岁;87-89岁的9人,占总人数的8.7%;90-100岁的94人,占总人数的91.3%。海陵区103名区管离休干部中,独居(含保姆照顾)21人,空巢(夫妻俩生活)37人,与子女合住27人,长期住院17人,养老机构10人;能够或基本能够自理54人,轻度失能19人,中度失能6人,重度失能24人。 全区共有退休干部4521人。其中,男2998人,女1523人;中共党员1911人,其他党派32人,群众2553人;处级40人,科级569人,科员及办事员540人,专业技术人员3169人;60岁及以下的386人,61-70岁的1664人,71-80岁的1437人,81-90岁的903人,91岁以上131人;初中及以下的701人,中专1325人,高中517人,大专1220人,大学494人,研究生4人;身体健康1516人,良好1996人,一般847人,较差128人。 现有2人担任专职网格员,42人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60人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或委员;39人在关工委任职,3人建立个人工作室,65人参加文体活动类社团,34人参加服务社会类社团,10人参加专业咨询类社团,2人参加其他类型社团。认领“金枫网格员”89人,“金枫调解员”56人,“金枫环保员”77人,“金枫宣讲员”60人。在现有发挥作用的老同志中,男150人,女59人;60岁及以下的23人,61-70岁的92人,71-80岁的81人,81-90岁的10人,91岁以上3人;初中及以下的41人,中专36人,高中23人,大专80人,大学29人;中共党员181人,其他党派2人,群众26人;处级16人,科级76人,科员及办事员67人,专业技术人员50人。发挥作用突出的老同志主要是科级及科级以下人员,占92.3%;集中在61—80岁这一年龄段,占82.8%;党员表现突出,占86.6%。 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组建建制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26个、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7个。建制性老干部党支部中,机关事业单位40个,城市社区45个,涉农社区27个,村14个。组建了包括海陵区离退休干部“初心”宣讲团、海陵区“五老”志愿服务队在内的8支老干部志愿队,通过“志愿泰州”平台认证注册老干部志愿者525人。 二、工作现状 海陵区委老干部局、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市、区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要求和工作部署,以打造“红海聚力·金枫生辉”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推动老干部群体的教育管理向社区集中、服务保障向社区延伸、作用发挥向社区传递,为构筑多元共治的社区现代化治理新格局贡献“银发”力量。在全区“红海宜居”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大会上,闸南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陆长旺、演化社区老干部党员刘建新等被表彰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优秀志愿者。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书记高桂芳作交流发言。 一是投身红色宣讲,做社区治理的“好推手”。充分发挥老干部“亲历者”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深度挖掘老革命、老党员故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巡回宣讲。李杰成、赵连璧、陆长旺等一批宣讲先锋采用快板、三句半、诗词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整理出如《一位退伍老兵的家国情怀》等诸多宣讲作品,为党员群众增信心、润初心。为了动员引领广大老同志和基层干群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更好地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同时打造更加多元、更广覆盖、更接地气的宣讲团队,海陵区委老干部局、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还对老干部“初心”宣讲团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构建“1+2+N”学贯二十大精神宣讲团队。(1:一个核心,指离退休干部“初心”宣讲团骨干成员;2:两支力量,以海陵区“五老”志愿者中的宣讲名嘴、局机关年轻党员为重要补充力量;N:多方参与,吸纳基层老干部党支部及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有宣讲之长的人才。) 二是投身志愿服务,做社区治理的“好帮手”。以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社区基层大党建格局为契机,发挥老干部党员在“网格大提升”专项行动中的独特作用,争当“文明城市创建引导员”“疫情防控战斗员”“关心下一代守护员”“家风家规领航员”等。城北街道“‘万年青’巡逻队”自成立以来,每天坚持走街串巷,默默无闻奉献余热,排除各类治安隐患数十起,督促多名违法犯罪人投案自首,调解各类纠纷数百起。“李爱华工作室”常年专注失足青少年,5月7日,李爱华走进海陵区社区矫正工作指导中心,为30多名青少年矫正对象做“平稳渡过矫正期 重塑精彩人生路”的普法教育报告。广泛动员“五老”参与“老娘舅”调解工作,开展“幸福伴‘陵’家”“典亮生活 护航幸福”法治宣传活动,有效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民法典》的宣传面、知晓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老同志们无惧风险、挺身而出,冲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展现靓丽的“银发风采”。“战‘疫’老将”李振华、“最佳夫妻档”丁昌华和高桂芳等“银发守护人”表现突出,令人点赞。 三是投身建言献策,做社区治理的“好助手”。落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情况通报制度,每年各社区都定期向老同志通报社区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搭建“百姓议事亭”“党群会客厅”“老党员工作室”等活动阵地,组织引导老同志们多为社区出谋划策、发挥余热,帮助破解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治理等难点问题数百个。将“建言二十大”“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为社区作贡献”调研活动列入全年老干部工作重点项目,围绕调研主题,采取座谈交流、支部研讨、主题党日、参观考察、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线上与线下同发力,多渠道组织老干部、老党员提建议、献良策。通过活动开展,动员引领全区广大老同志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发挥余热作贡献,老有所为当先锋,唱响海陵银发之声,展现海陵银发风采。 三、存在问题 根据长期以来的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以及前期深入基层的调研实际,当前“红海聚力·金枫生辉”专项行动扩面提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统一管理平台。“红海聚力·金枫生辉”工程启动以来,海陵区尚未建设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各社区、各机关(部门)老干部党组织大多独自为战,效率不高、匹配度低,一定程度上迟滞了“红海聚力·金枫生辉”工程良性发展的进程。 2.参与面不广。离休干部年龄偏大,基本上都已经不具备参与的条件。退休干部选择参加各类团体活动的比较多,选择参加在居住社区协助社区治理工作的人员偏少。退休干部这座人才“富矿”的开采与挖掘不够全面深入,未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 3.保障机制不到位。虽然“红海聚力·金枫生辉”老干部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已经推进了一段时间,但配套的相关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比如人员的安全保障、交通保障、经费保障、物资保障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亟待解决。另外,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长此以往,可能一些老同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四、推进举措 深入实施“红海聚力·金枫生辉”行动,推进老同志发挥作用融入“幸福海陵”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推动新时代海陵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主要任务之一。为更好地引导老干部发挥自身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幸福海陵”建设,建议下一步工作中夯实以下工作举措。 1.强化组织凝聚,打造作用发挥“强引擎”。把准目标任务、立足常态长效,推动老干部作用发挥规范有序、良性运转。深化责任落实,将实施离退休干部“银发生辉”工程、老同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情况,作为重点事项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通过考核层层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实现老干部发挥作用工作上下“一盘棋”。构建立体化志愿服务体系,建立老干部发挥作用协调联动机制,推行“党建+”发挥作用模式,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点”,以“银发专家”团队为“线”,以“银龄行动”为“面”,坚持“一团队一特色”项目化运作推进,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化水平。建强壮大志愿者队伍,系统(部门)、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整合资源,补充、优化全区“银发人才库”,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搭建平台载体,激发作用发挥“源动力”。围绕“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这条主线,组织开展“迎接二十大,学习二十大”党建巡礼活动,牢牢把握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导向,以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目标,引导老同志自觉自愿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聚能“两项活动”,筑牢“金枫”堡垒。一是开展“金枫蓄能”活动。完善“1+2”党建模式,构建支部、社团、志愿服务队“三合一”的组织体系,以人员互补、活动配合实现党建功能放大。二是开展“金枫赋能”活动。积极组织老干部支部党员参与城市社区治理,选聘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金枫网格员”“金枫调解员”“金枫环保员”“金枫宣讲员”,与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社区管理团队,协同推进社区治理。聚势“两个建立”,激发“金枫”潜力。一是建立“海陵金枫”人才库。从全区133个支部中筛选出有特长、有爱心、有意愿的老党员,建立“金枫”人才库。二是建立“海陵金枫”工作室。依托社区资源,建立特色工作室,把发挥老党员特长和满足居民需求相结合。 3.创新体制机制,注入作用发挥“新热情”。“银发生辉”志愿者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志愿者,就在于他们都是离退休人员,年龄相对偏大,在开展志愿服务时存在诸多的不便,尤其是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要在安全保障、交通保障、经费保障、物资保障上下足功夫。比如说可以根据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况为参加的老同志购买意外险,为他们提供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服装、旗帜,根据活动路程为他们安排车辆,长时间活动提供餐饮等。为切实调研老干部志愿服务的参与热情,在做好保障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激励政策,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要求,在“志愿服务时长”换服务、实物等方面探索构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礼遇机制,同时注意表彰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树立典型,强化激励引导。常态化开展全区离退休干部“最美”系列评比,与报社、电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合作,深入挖掘海陵区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先进典型。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投票评选、先进典型表彰、先进事迹宣传推广等方式,进一步在全区营造银发添彩、金枫生辉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