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打疫苗安全吗?

2014-2-28 10:2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999| 评论: 1|原作者: 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 吴晓建|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镜头:婷婷姥姥打电话问闺女:“喂,你们还敢给婷婷去打预防针吗?!看电视上说有小孩打针,打出毛病来了?!”“没事,妈!我昨天问了大夫了,我们这一代人不都是从小打预防针过来的吗?要是没有这些预防针,不知道有 ...

镜头:婷婷姥姥打电话问闺女:“喂,你们还敢给婷婷去打预防针吗?!看电视上说有小孩打针,打出毛病来了?!”“没事,妈!我昨天问了大夫了,我们这一代人不都是从小打预防针过来的吗?要是没有这些预防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得病、会致残呢。”

这并不是偶然想象,针对前不久的“疫苗事件”,不少人依然对疫苗存在认识误区。

啥是疫苗呢?疫苗是将特定的细菌、病毒,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制成的免疫制剂,它保留了病原微生物一些特性。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特殊抗体;当人再遇到这种病菌病毒,免疫系统便依循原有记忆,制造更多保护物质来阻止疾病伤害。老辈人还记得过去“种牛痘”吧,牛痘疫苗能终身防止天花传染,1975年以前出生的孩子,胳膊上都有“牛痘”痕迹。再比如说乙肝,我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携带病毒的母亲传染给孩子,婴儿感染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所以乙肝疫苗接种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接种第一针,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儿童出生一个月内要办理预防接种证。目前政府免费提供的疫苗包括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还有一类是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预防包括甲肝、水痘、肺炎、流感、狂犬病等。

如果孩子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潜伏期或者前驱期,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接种后偶合发病”,与疫苗无关,容易跟接种不良反应混淆。为减少发生,接种前家长应该告知医务人员自家孩子当前健康状况、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和注意事项;接种后孩子要在接种门诊观察30分钟,万一出现可疑反应能得到及时处理。

疫苗虽好,那么打疫苗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吗?据世界上较权威的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他们儿童疫苗不良反应通常也是约1/4发生、一两天痊愈。发生概率很低的严重不良反应,有些连专家也无法确定其是否是预防接种所致。反应中最严重的是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通常在接种后立即发生并且非常罕见:低于1/100万剂次。

这种“偶合”现象在医学上属于正常。但老百姓因为不了解,并不买账,在国外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1998年,英国舆论一场针对麻腮风三联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的质疑,导致民众大规模地抵触接种该类疫苗,后来的研究表明,所谓引发自闭症完全不成立。而事件的后果是:麻腮风疫苗接种率过低,麻疹疫情在英国快速蔓延。2003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拒绝疫苗与百日咳的爆发”:纽约韦斯特切斯特县一些家长拒绝让孩子接种疫苗,之后当地一场百日咳疫情爆发。

因噎废食只会让后果更严重。因为疫苗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其风险,没有疫苗,会出现更多的伤害和死亡。

“孩子健康乐全家,计划免疫连万家。”据统计,我国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正常范围内,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发生率,是安全的。

及时接受预防接种,是政府关注民生,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卫生部门与家长都有责,“家”人们也该引起足够重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水拍浪 2014-3-4 08:08
大家来顶一下,我们应该防病为主,而有些疾病孩子打预防针是防病的最好方法,不能应为个例事件而否定儿童打疫苗的好处。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