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走向背后的深度关注(上)

2014-2-27 17:2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313| 评论: 0|原作者: 策划/本刊编辑部

摘要: ⊙执行/徐炯权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几年前,有学者和人社部官员提出“延迟退休”建议时曾引起社会热议。而上海市则率先于201 ...


                                                         ⊙执行/徐炯权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几年前,有学者和人社部官员提出“延迟退休”建议时曾引起社会热议。而上海市则率先于2010年便开始了柔性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探索和尝试,规定延迟退休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但从实际情况看,选择延迟退休的人为数极少。如今,中共中央明确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短短一句话,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深度关注。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个什么概念,它的制定与实施有何积极意义?各界人士对此持一种什么心态?研究制定这一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新闻背景  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实际。

    背景一:“渐进式”包含多层含义

    胡晓义说,综合分析我国劳动力供求和老龄化程度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参考国际经验,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既能确保政策调整前后平稳过渡,也不会对当前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

   “根据我们对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初步学习和理解,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包含着多层含义。”胡晓义说,“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而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三是要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稳过渡。四是要多措并举,在延迟退休的同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且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研究制定中老年人就业的扶持政策等等,以最大限度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

   背景二:延迟退休年龄确实需要提上日程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项重大社会经济政策。”胡晓义说,“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蕴含矛盾看,确有必要将研究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提上日程。”

   目前我国城镇人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加上劳动条件改善,平均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降低。如果继续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一方面不利于调动中青年人劳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也得不到持续、合理提高。我国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这一重要信号预示着未来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时期。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供给做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滥用青壮年劳动力的粗放方式,更加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胡晓义说,“加强技能培训、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都是增加扩大劳动力供给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快速到来。从全国劳动力资源与老年人口的比值看,2007年为6.85∶1,5年后上升到4.83∶1,显示劳动力资源急剧下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的抚养比(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之间的比例)为3.03∶1。据预测,2030年前后,养老保险抚养比将提高到2∶1以下,显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总体平衡、制度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增收减支措施,如扩大覆盖面、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资、提高结余资金收益率等。”胡晓义说,“但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减缓抚养比迅速提高的趋势,也是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的格局,如果退休年龄仍维持较低水平,将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背景三:决策具有三大特点

  《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中共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角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全局性,即这项政策涉及多个领域,是综合性很强、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胡晓义说,“长期性,即这项政策不是只考虑一两年、十几年,而是涉及相当长时间的制度安排;战略性,即这项政策关系到我国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优势,增强国力。”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制定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至今仍在执行。

   “建国初期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依据当时的劳动条件、健康水平和男女生理特点等因素,规定这样的标准,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胡晓义说,“目前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4岁(城镇更高),而企业职工男女平均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4岁,明显偏低。”

   目前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中,一般退休年龄男性集中在60岁和65岁,女性集中在60岁。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间,有65个国家提高了退休年龄,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由60.01岁提升至61.01岁;女性由57.87岁提升至59.38岁。凡是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都已实施或准备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虽然也有不同意见,但看来已成必然趋势。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