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有趣的“葫芦诗”

2014-2-27 15:5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197| 评论: 0|原作者: 山东·林 炎

摘要: “葫芦诗”是一种戏称,乃“照葫芦画瓢”之意,是指按前人诗作的格式做部分词句上的改动后,赋予诗作以新内容的诗体。这种诗表面上看是“拟古”,实际上是“旧瓶装新酒”,别有一番趣味。唐朝诗人贺知章写有《回乡偶 ...


“葫芦诗”是一种戏称,乃“照葫芦画瓢”之意,是指按前人诗作的格式做部分词句上的改动后,赋予诗作以新内容的诗体。这种诗表面上看是“拟古”,实际上是“旧瓶装新酒”,别有一番趣味。

唐朝诗人贺知章写有《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清朝时,某人年近半百,尚为童子试而拼搏,面试时洗面剃须,冒充年轻人,但仍被淘汰。时人作诗讥讽之:“老大离家少小回,乡音未改嘴毛催。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

唐朝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926年国共合作期间,征讨北洋军阀时,叶挺率领的独立团连获大捷,军阀吴佩孚只身坐火车逃往洛阳,不再过问政治、军事,以饮酒、看花消磨时光。谢觉哉作诗讽刺他:“青天白日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雄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另一首《出塞》咏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938年夏,陈毅率新四军一部进驻茅山,与日寇黑田大佐的“神雕”旅进行周旋。黑田让女秘书带去一幅《山川跃马图》,请陈毅留墨,并借以炫耀“实力”。陈毅在画上题诗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有中华儿女在,不教倭寇度茅山。”黑田看后,非常生气,亲率部队夜袭新四军司令部,向茅山扑来,不料中了陈毅的“空城计”,成了新四军的俘虏。

宋朝理学大家程颢写有《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清人仿作《惧内即景》一首,讽刺怕老婆的人:“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