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苗条,步履轻盈,用唐装演绎雍容华贵,让旗袍尽显高贵典雅……您可知道,诠释这些美丽的人,竟是一群年逾花甲的“奶奶级”人物? 当“美丽”和“奶奶”相遇 1月18日,在河南电视台《金色梦舞台》栏目录制现场,笔者见到了洛阳市“李玉珍时装表演艺术团”这群快乐而美丽的“资深模特儿”。她们刚刚换上华丽的服装,戴好高贵的头饰,为即将登台的演出做好了准备。演出开始,她们踏着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闪亮出场,唐装、旗袍、牡丹造型……在多姿多彩的服饰变化中,每个人的脸上都神采飞扬,尽情地展示着老年人特有的自信和风采。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中,谁能想到,这是一群退休家庭主妇自发组成的老年时装团呢?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也年近花甲。可这些“奶奶级”人物,个个身材苗条,气质高雅。她们展现出来的风采韵味儿,许多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就连一个4岁的小女孩看着看着都发出“哇,奶奶好漂亮”的赞叹。有的观众更是情不自禁地说:“原来美是没有年龄界限的!” 谁说人老就要珠黄 我们依然光彩照人 这个老年时装艺术团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会计、篮球队员、普通工人。起初,她们是为学唱歌聚在一起,想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找点儿乐子。可有人发现,这群人“个子高、气质好”,于是提议组建老年模特儿队。大家一拍即合,专门成立了“李玉珍时装表演艺术团”。这个团的领军人物自然是李玉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个团队,需要的不仅仅是个性和魅力,更是自信与实力。这个纱厂工人出身的篮球队“女篮五号”,由于身高的几厘米之差与国家“八一”队擦肩而过。但退休后,她颀长的身材和运动员所具备的协调性使其与模特儿梦不期而遇,成为洛阳市最早涌现出的几批中老年模特儿中的一员。经过专业培训后,李玉珍脱颖而出,频频获奖,并代表省、市赴香港、台湾参赛和展演,积累了丰富的模特专业知识和舞台表演经验。 作为这个老年时装艺术团的团长,李玉珍将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整理,并结合表演专业的教材进行了提炼,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老年模特儿训练方法。她让这些没有丝毫表演基础的老姐妹们,从背靠墙练站姿开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进行讲解、练习。起初,一天两小时的课程下来,老姐妹个个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们没有放弃,而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反复讨论,认真揣摩。七八月份的炎热天气里,她们每天从凌晨四五点钟起床赶到露天广场,一练就是大半个上午。人黑了,瘦了,身体却灵活了,挺拔了,举手投足也变得优雅了。同时,为了能登台演出,这些大半辈子素面朝天的老姐妹,开始学着化妆,眉形怎么修,粉底怎么打,哪种口红颜色更适合自己……大家乐此不疲,不断摸索、讨论,找专业老师请教。“谁说人老就要珠黄了?我们老年人也要光彩照人!”这些为了美走到一起的银发老人,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知和执著。 随着不断刻苦训练,她们的模特儿步渐渐走得有板有眼了,这时大家又开始学习舞蹈,将模特表演和舞蹈融合,走“模舞”的新型发展路线。她们排练的节目《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参加了洛阳电视台才艺大赛的演出。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她们边跳着美丽的舞蹈边巧妙地利用手中的折扇来彰显旗袍女郎的优雅风范,引来观众阵阵喝彩。2013年,她们的“模舞”《国色天香》还登上了河南卫视春晚的舞台。在观众期待的目光中,这群“奶奶级”模特儿身穿牡丹服,头簪牡丹花,在台上不停地变换着队形,动作柔美,娉婷婀娜,美不胜收,宛若美丽的牡丹仙子下凡。有的观众由衷地对她们赞叹道:“你们简直就是洛阳牡丹花!”艺术团60岁的成员程素琴也说:“练了模特步和舞蹈动作,突然发现了自己以前不为人知的美。特别是当和老姐妹们一起站在台上随着音乐表演节目时,那种成就感,让我们非常自信。” 她们没有理由不自信。2012年至今,她们以不同的创新节目荣获洛阳市第一届、第二届“牡丹文化服饰创意大赛”唯一的“金牡丹”奖,洛阳电视台中老年“才艺之星”比赛第一名,洛阳市2013年“国际文化旅游节”开、闭幕式特邀参演节目,河南省2013年第十一届服饰及才艺大赛冠军,河南省2013年“庆祝党的十八大全省中老年优秀节目展演”特邀参演节目,河南电视台“金色梦舞台”栏目2013年春晚特邀参演节目…… 自信并美丽着向快乐出发 “李玉珍时装表演艺术团”的成功,给了这群老姐妹寻找美丽的信心,也激发了她们追求高质量晚年生活的勇气。她们更加珍爱这个为自己带来快乐、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为了这个共同的团体,她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着。 程素琴原是一个体创业公司的老板,热爱模特表演。艺术团转型爬坡的关键时刻,她无偿捐资两万元。朱晓峰是个热心人,她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为艺术团寻找和争取演出机会,成功地为艺术团搭建了通向社会的桥梁。王季群原来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舞蹈教练,退休后,她加入了艺术团,实现了舞蹈与模特的碰撞与结合,在舞蹈编排、模舞融合方面成为李玉珍的得力助手。蒋玉华、章继萍是艺术团的财务总管,甘心为大家搞后勤。盖兰婷是舞厅老板,加入艺术团后,为艺术团长期提供排练和训练的场地。钱青芬原是省工商银行的卡部老总,利用原有关系为艺术团的出行、住宿提供妥善后勤服务……她们把艺术团看作一个快乐的家,有困难互相帮,有欢乐同分享。 这些“资深模特儿”在一起相处融洽,总是欢乐不断。除了“模舞”训练外,大家还有共同的爱好——唱歌、旅游。她们平时每周都有合唱训练,谁发现了好歌都会向大家推荐,然后一起学,一起唱。在唱歌跳舞之外,只要安排好家务,老姐妹们就相约出去旅游,劲头十足。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山东的黄海之滨、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新疆的葡萄沟……祖国的大好河山都留下了她们的笑声和足迹。她们还远至俄罗斯,把中国旗袍展示到了莫斯科红场。去年“六一”儿童节,艺术团全体出动,每人颈系红领巾,一路高唱儿童歌曲,奔向栾川的重渡沟。这群满头银发的“少先队员”,成了旅游胜地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如今,这些“奶奶级”艺术团成员,常戏称自己是“中青年”。也难怪她们如此称呼自己,六七十岁的人上公交车居然无人让座,原因竟是“身姿挺拔,面若桃花,没有老年人常见的体态!” 团长李玉珍告诉笔者:“经过时装表演熏陶后,我们这群老姐妹更加自信了,对生活充满着无限激情。以前,我们的退休生活就是洗洗衣服、做做饭;现在,我们不仅要健康,要长寿,更要向快乐出发。” (图/李玉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