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国际经合组织发布过一个涵盖29个国家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接近6小时,而休闲时间只有3.8小时(含双休日),属最悲催一类。且中国人娱乐形式单调,3.8小时中看电视约占2小时,运动和业余爱好都不到25分钟。如此的数据分析结果,让众多上班族找到了吐槽的依据,一时间大吐苦水。而我却觉得这个调查的后半截更值得玩味。 看电视占2小时,运动和业余爱好不到25分钟,这个比较惨烈的数字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咱们中国人太不会玩儿了。 说到咱们中国人不会玩儿,得从咱们国家的教育说起。从祖辈儿到现在,咱们拿来教育孩子的不外乎是“凿壁偷光”“悬梁刺股”这样宁可让眼睛近视,大腿都是针眼儿也得拼命学习的典型;等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儿,就这个英语班、那个奥数班把孩子绑架在各种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课堂上。这课堂不光考孩子,还考家长,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那是万万不行的。于是,中国的家长们开始平均每天仅休息3.8小时,就为了让孩子多被“绑”会 儿。 这样教育的结果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孩子千篇一律地长大了,个个奥数考试名列前茅,让外国人大跌眼镜,却个个不知道除了学习以外,生活中还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于是,在他们参加工作以后,在他们结婚生子过着“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的生活以后,他们不知道下班了除了呆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找朋友吃吃饭、喝喝酒,还有什么事情可干;他们不知道当遇到挫折、面对压力的时候,如何排解内心的苦闷。再后来,他们退休了,当时间突然空闲起来,他们犹如 被从急驶的火车上抛下来,不知所措。没了工作,我如何过生活?靠看电视吗?显然不行。 说到这儿,我想有不少已经退休在家的老人,特别是男性会深有感触。在日本,有一种说法,“退休男人是家里最大的垃圾”。这是因为,日本男人退休前大都会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一旦离开工作舞台,他们的主要生活平台就被抽掉了,当他们既静不下心来接受退休生活,又无处排遣生活时,他们就会变得非常乏味、无趣。 中国的老人也大致存在类似的情况,年轻的时候条件不允许玩,中青年的时候工作没法玩,到了老年想玩又不会玩。这也许就可以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老年学上会有个“性别倒置”的理论了。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人到老年,男性会更趋于保守内敛,女性则会更趋于走出家门,变得活跃、开放。个中原因大概就包括,女性在退休前工作的过程中更多地体会并掌握了生活中工作以外的情趣,而男性则相反,除了工作啥也不会了。 江苏卫视有档相亲节目叫《非诚勿扰》,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里面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凡来自欧美的男孩子大都会一两种乐器,而国内的男孩子相比就励志了太多,除了创业还是创业。这就好比欧美老人和国内老人的差别。当他们开着房车环游世界、滑雪、瑜伽、办画展、搞乐团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