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大唐西市,一千年前的繁华盛宴

2014-1-28 14:1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460| 评论: 0|原作者: 文/花拉拉

摘要: 如果你是游客,你来西安想找些什么?如上海那样与世界接轨的时尚?如杭州那样旗袍绢扇的婉约?还是如北京那样近代皇家的大气?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来西安我们为寻根!拨开那飞舞的流光,张望历史的面目,当我们的眼神 ...

    如果你是游客,你来西安想找些什么?如上海那样与世界接轨的时尚?如杭州那样旗袍绢扇的婉约?还是如北京那样近代皇家的大气?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来西安我们为寻根!拨开那飞舞的流光,张望历史的面目,当我们的眼神聚焦在繁盛的唐朝,就不能忽略一个地方——大唐西市。

    一千多年前,西安(那时叫长安)东西两边各有一个贸易的集市,古称大唐东市和大唐西市。东市是国内贸易集散地,西市是国际贸易中心。人们逛完东西两市,就能买到全世界的各种商品,就是我们俗称的买“东西”。

    西市,始建于隋,兴盛于唐,位于唐长安城中部偏西。据考古实测,西市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为1031米,东西为927米。资料显示,当时丝绸之路西端商贸最盛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市场不过只占几条百米街道,东罗马(拜占庭)都城君士坦丁堡内的大市场也不过上千平方米。对比之下,可知大唐西市的规模之大,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大唐西市的旧址挖掘中,专家们发现,西市街道两侧店铺和作坊鳞次栉比,有酒肆、铁铺、珠宝古玩、茶行等,一排排的屠宰市、金属器皿市、衣市、马市、丝绸市和药市排列整齐,西市的店铺行业据称有二百二十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比起今日集市毫不逊色。

    一千多年前的市场怎么会和现代市场一样的繁华?这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了。大唐西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生活在唐朝的富甲一方的商人吆喝着绵长的驼队和奴仆,满载华丽丝绸和茶叶,从大唐西市出发,西出阳关,经过沙漠和绿洲到达最远的欧洲和北非,与外国友人进行贸易,把印度的高级香料、泰国的耀眼银饰、意大利的缤纷挂毯、日本的精致和服等运回长安,放在大唐西市去卖,赚得钵满盆满!

    又几年,丝路沿线的商人受到启发,赶着他们的马车和骆驼载满当地的土特产来到长安,在大唐西市购买房产,安家置业,做起了国际贸易。

    当时在西市经商的外国商人被统称为“西市胡”。一些经营酒肆的胡人头脑十分精明,想出了胡姬卖酒的促销招数。靠着异域美貌以及高超的歌舞技艺,胡姬吸引到很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包括大诗人李白,有七言绝句《少年行》风靡一时: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同时代的杜甫也有诗记载李白在大唐西市胡姬酒肆饮酒作诗的章句: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如果说胡姬酒肆里被香料染透的胡女新衣以及异域丝竹,埋藏在了永远的盛唐,那么在大唐西市流传下来的饮子,则绵绵地滋补着中华儿女。

   《玉堂闲语》、《太平广记》记载:“长安完盛日,有一家于西市卖饮子。用寻常之药,不过数味,亦不闲方脉,无问是何疾苦,百文售一服。千种之疾,入口而愈。”民间故事这样解释,有一户江南人家来长安的西市谋生,父亲是书生,因可怜隔壁的老太太病重无人照料,粗通医理的他提笔写下一个药方,让女儿煎好,喂给老太太吃,奇迹出现了,老太太吃了几服药后竟健壮如初。女儿受到启发,在西市开了一家店,专卖这种汤水,父亲为汤水起名为饮子,治好了许多病人。

    所谓“饮子”,其实就是一些补药,类似于今日的保健饮料。喝了对人没有什么害处,至于治病,全因人而异。唐朝人生活富裕,讲究养生进补,就把饮子这样的饮料当成补品喝;而患了头疼脑热的患者,也有人真的喝了饮子疾病痊愈的。估计如今的保健茶、保健药:“怕上火,喝加多宝!”“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之类宝贝,都是受了西市饮子的启发吧!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盛宴必散!”大唐西市自然不能幸免!唐朝末年,长安兵乱。一些武将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着军队来到长安,繁华富饶的大唐西市首先遭到掠夺和践踏!一时街道萧条、商户流散,璀璨繁华躲藏进时光深处。

    今天,我们游览大唐西市,可见恢弘的在西市旧址上重建的古香建筑。它们被极其有条理地归类。那些可以承载历史的骏马鞍鞯、玲珑石臼、异域皮草在博物馆里静静等待前世旧主!有浓缩版丝绸之路之称的丝路风情街,展现了胡姬酒肆和外国商人昔日在长安的旧景。

只是,“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惬意,缺了酒仙李白,离了那个盛大繁荣的古时代,再也不能与我们相见。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