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思念第二故乡

2014-1-27 22:3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166| 评论: 0

摘要: 思念第二故乡——忆“文革”中在湖溪村的日子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背负被强加的“历史反革命”的罪名,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于1971年被发配到江西省瑞金县岗面公社陈坑大队湖溪生产队监督劳动改造。这是我一生中最 ...

思念第二故乡

——忆“文革”中在湖溪村的日子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背负被强加的“历史反革命”的罪名,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于1971年被发配到江西省瑞金县岗面公社陈坑大队湖溪生产队监督劳动改造。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不幸,然而又可以说是我的幸运,因为我在这里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无微不至的关照,使 我安然度过了那最难忘的岁月。

    湖溪村是地处偏远山区的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很差,但村民善良,民风淳朴。他们不但对我这个“阶级敌人”未予丝毫歧视,反而认为我是落难到此,同情我,关心我,在劳动、生活上多方照顾,使苦难之中的我倍感温暖。如初到湖溪村,我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既不了解,也没有什么技能,许多村民就热情地给我讲解、指点,手把手地教我;村干部也根据情况,尽量给我安排适合我做的农活。春季莳田,我不会插秧,就安排我做沾秧根的工作:在尿桶里装上人尿和化肥混合的肥水,把一扎一扎的秧苗根部在那肥水里沾一下。这个活可以坐在搭在两个尿桶之间的扁担上,劳动强度要轻许多。这是在当时情况下对我的极大照顾,对此我是心知肚明的。

    当地干部及群众的照顾,使我非常感动,也增添了我克服困难,积极劳动的热情和勇气。三伏天抢收抢种时,我因一人来这里“改造”,带的换洗衣服不够,有时我就干脆脱掉上衣,光着背膀,身上晒得脱了一层皮又一层皮,最后成为黑灰的肤色,更加耐晒了,这博得了许多村民的啧啧称赞。寒冬腊月挑塘泥,赤着脚在冰冷的泥水中干活,我硬是咬着牙关坚持着,从不叫苦叫累。我这样做既得到了村民们的赞许和认可,也锻炼了自己的体魄。我如今80多岁了,身体还很健康,少有疾病,手脚灵活,健步如飞,这也可能是那几年“劳动改造”的意外收获吧。

    湖溪村是清一色的曾姓,除了我这种特殊人物外,所有村民都有亲缘关系,不管谁家有事,大家都能互相帮忙。当地盖新房,当时都用自做的土坯砖,需要很多人来帮忙。做土坯砖要壮劳动力,既要有力气又要一定的技巧,干这个活我不能完全胜任。然而有些人家在盖新房喊亲戚朋友帮忙时,也把我叫了去。这不仅表示他们没有把我当外人,还是对我的一种特殊照顾:帮助盖新房干活,主人有茶点、饭菜招待,能解决我单身生活的困难。这里每到快要过年(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米果,也要请很多亲戚朋友来帮忙。有些村民也会把我叫去,和大家一起边打米果边谈笑,一起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我当时是被作为敌我矛盾赶下来的,我的妻子、女儿也被下放在相邻不远的九堡公社,但我们不能在一起生活。我孤身一人在湖溪村,平时还好,逢年过节时就不免感到凄凉、痛苦。令我想不到的是,每到除夕夜晚,我的一些邻居竟然给我这个“阶级敌人”送来了一盘又一盘用小鱼、肉片、虾子和着面粉炸成的包子(果子),使我冰冷、麻木的心,顿时热乎起来。有位叫曾声仁的村民,甚至还在一次除夕夜邀请我去他家吃“团圆饭”。

    1979年,我的错案终于得到平反纠正,我的党籍和公职恢复了。离开湖溪村时,因为运行李的车来得匆忙,我来不及和乡亲们一一话别,但仍有一些人闻讯赶来送别,有的还流下了惜别的眼泪。前几年,我利用一次便利的机会回到湖溪村,虽然只待了半天时间,可是乡亲们争相用茶点招待,临别时又争相送土产,还放了许多鞭炮,其亲情之热烈,十分感人。离开湖溪村30多年了,我仍然常常思念湖溪村——我的第二故乡,思念那些多年亲切相处而可亲可敬的乡亲们。这种思念,将伴随我的一生。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