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上下都掀起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通过学习,我对十八大提出的一些新理论、新观点等有了一定的理解。作为一名84岁的离休党员,我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凝聚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正能量,去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一、以身作则,让自己充满正能力 我自1947年4月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从一名普通老师做起,当过教研组长、教导处副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从教近40个春秋,可谓“桃李满天下”。熟悉的人都知道,我是个“书迷”。离休后,我一直坚持学习。从18岁开始就养成了剪报的习惯。目前,我的剪报集子有党建篇、军事篇、知识篇等40多种500多册,是党支部中出了名的“老学究”。我常说,要经常“洗脑”“充电”,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赶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旗老干部局党总支建立了“三个一”的学习制度,即每周一次党员集体学习、每月一日党员思想交流会,每季度一次学习报告会。我充分利用老干部活动中心党员教育阵地这个平台,认真 做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仅注重自我学习,还常常带动我支部成员一起学。 多年来,我记下了的数以十万计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被支部成员称为“百科全书”。我订阅了多种报纸、刊物,精心剪接收藏,和支部成员一起分享,有时候还要对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老干部实行“送学上门”,采取送资料、写信件、上门讲解等办法,成为离休老干部的贴心人。 二、言传身教,让家庭充满正能量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我有八个儿女,都是中专以上学历。孩子们知道,他们的老爸爸有个习惯,就是每天都离不开书本,经常教诲他们要加强学习,做工作和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孩子们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人生真谛:知识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可以改造世界。如今,我已步入耄耋之年,子女儿孙几十口人,我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先学会做人,再用心做事”。 离休后,我和最小的儿子在一起生活,小儿子和儿媳都是小学老师,工作非常繁重。每天清晨,我都要悄悄地早起,晨练回来后,把买来的菜洗一洗,摆放好,有的时候还要把饭菜做好。我的小儿子是小学音乐老师,也是非常优秀的“民歌手”,在科右中旗小有名气。我经常教育儿子,人家办红白喜事找咱们唱歌、伴奏,别收钱,感情是最重要的。 如今我儿孙满堂,和谐美满,几十年来,我的家庭曾多次被评为全镇和全旗“五好家庭”。 三、日行小善,传递正能力 关注烦心事,做解民忧热心人。我是个闲不住的人,经常关心身边有困难的同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子女就学等情况只要有找到我,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对象是老是少,都能得到我热情的帮助。从解决群众难心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为人民服务定位为晚年人生坐标。 解决麻烦事,做维护稳定践行者。我积极协助有关单位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疏导民事纠纷。在小区内不管哪家发生矛盾,我都主动登门化解,息事宁人。近年来,我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0多起,有效地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身体力行,作法制宣传员。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尤其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问题。我主动发挥“五老”作用,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此外,我还担任了2所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结合“六五”普法,开展法制教育进课堂活动,累计授课200多课时,受教育学生达1200多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率先垂范,做健康生活倡导者。生活中,我坚持做到“三不”,即: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并要求家人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树立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我把“人人都把长寿盼,个体生命有极限,百岁好似白驹过,平日多把好事做”这句话贴在书柜上,经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勤奋奉献、乐观向上。我10多年坚持习练“五禽戏”“太极扇”等健身活动,至今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从中受益后,我每年都为旗老年大学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把自己的健康生活经验无私地传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健康使者”。 心存大爱,以道德的力量感召一批人。我平时省吃俭用,勤俭过日。可每当国家遇到特大灾害时,我都主动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本已在居委会捐款捐物,但在老干局召开的老干动员大会上,我又主动捐款200元,还积极缴纳了特殊党费100元,我还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余元,在我的感召下,老干部们纷纷慷慨解囊向灾区献爱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牢记党的教育,不忘党的宗旨。离休不是事业的句号,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有生之年,我愿意再创人生第二个春天,这就是我——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坦诚心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