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亲情赞歌,一个年幼女孩的救父行动泣血悲壮

2014-1-27 20:3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678| 评论: 0|原作者: 阿 友

摘要: 父遭祸殃,高位截瘫2002年春节过后,黄凤的父亲黄志仁与邻居一起前往江苏打工。4月的一天夜里,黄志仁半夜起床小解,不慎从二楼摔到一楼。虽说经过20多天的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椎严重受伤,导致高位截瘫。这一年 ...


父遭祸殃,高位截瘫

     2002年春节过后,黄凤的父亲黄志仁与邻居一起前往江苏打工。4月的一天夜里,黄志仁半夜起床小解,不慎从二楼摔到一楼。虽说经过20多天的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椎严重受伤,导致高位截瘫。这一年,黄凤刚满6岁。

    事故发生后工厂垫付了5万元医疗费,其他费用一分未出。黄志仁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病情未见好转,也只得跟妻子回到安徽省蚌埠市五河老家。家里顶梁柱倒了,不堪生活重压的黄凤母亲一年后提出了离婚要求。噩运连连,年迈的奶奶也因过度伤心而哭瞎了双眼。妻子离开后,黄志仁开始绝食,他不想再拖累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里的任何人。黄凤吓坏了,妈妈走了,爸爸可不能再出事啊!那样的话,奶奶可怎么活啊!她大声对绝望中的父亲说:“没有了妈妈,可我不能再没有爸爸,我来照顾你!”想到女儿方才6岁,年幼无依,黄志仁心疼得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任热泪长流。 “爸爸不要伤心,只要你活着,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黄凤安慰父亲说。看到女儿小小年纪如此懂事,以及年迈母亲需要有家遮风挡雨,黄志仁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

年幼女儿泣血救父

    父亲高位截瘫,奶奶失明,年幼的黄凤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她每天踩着板凳做饭,拖着木桶到河边洗衣服,而让她感到最为难的一件事,就是照顾好病中的爸爸。躺在床上的黄志仁像滩泥,为了让父亲翻身,黄凤每次得先把父亲的双腿叠在一起,然后用头顶着父亲的身体,或者用牙咬着父亲的衣服往一旁拽。当父亲身体稍有倾斜后,她再绕到床的另一边把双手放在父亲的肩膀上,以头拱背,用尽全身力气,方才帮助父亲翻过身来……

    看到父亲每天躺在床上憋闷无聊,懂事的黄凤悄悄跑到邻居家,央求叔叔帮她父亲焊接一辆板车,她要每天拉着父亲出门散散心。这天,黄凤看到邻居叔叔焊好的板车,高兴极了。从此,乡间小路上就多了一道小小身影拉着沉重板车蹒跚前行的风景。

    为了给父亲治病,一天,黄凤跑到村卫生所问医生。村医治不了,她又跑到乡卫生院找医生咨询,回家时让医生开了一大堆中草药。看到父亲的病情没有好转,2006年11月的一天,10岁的黄凤拿上父亲的病历上了五河县城。这是黄凤第一次出远门,她在医院徘徊了半天,最终鼓足勇气走进了一间诊室,将病历递给一位老医生。当这位老医生告诉她她父亲的病救治无望时,黄凤丝毫没有气馁,她拿着父亲的病历转身去了蚌埠,得到的结果还是如先前一样。绝不能让父亲一辈子就这样躺下去,一定要到大城市的医院找更好的医生给父亲治病。10岁的黄凤心里装着希望,而她救父要走的路也注定随着希望越走越远。

    用板车拉着父亲去上海寻医

    2007年 5月1日,学校放假,黄凤决定用板车拉着父亲去上海看病。她将乡亲们给的300多元钱揣在怀里,并请一位叔叔将父亲抱上板车,自己在前面用绳索拉,奶奶摸着车跟在后面。黄凤体重不足30公斤,要拉着体重65公斤的父亲走路,自然十分吃力。才拉了几百米,黄凤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向前一步,给父亲治好病的希望就近了一步!” 黄凤不停地在心里给自己鼓劲。晌午,黄凤拉着父亲终于来到了五河县城。为了省钱,当天晚上黄凤一家祖孙三代人在县医院的走廊上熬了一夜。第二天,黄凤决定继续拉着父亲往蚌埠方向走。黄志仁心疼母亲和女儿,吵着要回家。黄凤没同意,她让奶奶扶着板车,拉着父亲又上路了。

    那天黄凤他们到达蚌埠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时多了。3人在路边休息时,远方来了一辆去上海的长途客车。没等她招手,司机便将车停了下来,问清缘由后,司机分文不收,叫他们赶紧上车。见黄凤搬不动板车,车上的几位乘客立马下车,将黄凤父亲背到了车上,随后又帮她把板车拆了,装到车顶货架上。车上的乘客还给他们捐了几百块钱。这一切让黄凤十分感动,也更坚定了她带父亲去上海治病的念头。

    到了上海,黄凤不知道要拉着父亲去哪家医院看病。在大街上踌躇了几天,黄凤口袋里只剩下27块钱了。晚上祖孙3人吃完讨来的两碗面条后,黄凤把板车停在一座大桥底下过夜。第五天,终于有人告诉她,说上海长征医院可以为他父亲治疗这种病。黄凤救父的旷世之举,被一位网友拍下后发到了网络上,引起上海市民的震动。爱心开始从网上走到黄凤一家人身边。这天,几位志愿者将黄凤一家三口送到长征医院。医院的医生也在网上看到了视频,已经做好迎接他们的准备。遗憾的是,由于黄志仁的病情拖得太久,专家会诊后认为已经没有治好的希望了。医院为黄家组织了一次捐款,随后劝黄凤带父亲回了老家。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治好父亲的病

    从上海回家后,黄凤依然没有失去信心。2009年3月的一天,黄凤在邻居家看电视,看到北京一家医院治好了一个与父亲类似的瘫痪病人的报道。她没有犹豫,暑假一到,她又用板车拉着父亲前往北京求医。然而,要让一个高位截瘫病人重新站立起来,谈何容易。黄凤带父亲北京求医,结果也和上海一样,她只得和父亲黯然返回家乡。

    时间一晃到了2010年,4月30日,黄凤再次用板车拉着父亲来到北京。解放军武警总医院的领导破例让费用不够的黄志仁住进了医院。医院为黄志仁制订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在成功地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后,使得8年以来脖子以下无法排汗的他开始大量出汗,病情也开始出现了转机。

    到2013年夏天,黄凤父亲在北京武警总医院先后做了6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看到父亲的病情得到缓解,自己可以坐轮椅行走了,黄凤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艰难困苦中,黄凤如今已经上初三了。学校在申集镇上,黄凤每天在学校上完晚自习后回到家常常到了10点多钟。放下书包,她还得给父亲翻身、擦背、洗衣服……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黄凤的宿命。

    经过多年的治疗,毕竟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愁云惨雾中,黄凤终于可以开怀笑一笑了。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