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兵●往事 查看内容

我的母亲

2021-9-22 14:42| 发布者: 齐鲁风韵| 查看: 465| 评论: 5|原作者: 刘延伟

摘要: 我的母亲姓赵,名恩朴,字华荣。她的娘家几代开中药铺,她的父亲继承祖业,在单县城内南关路东开中药铺。他的叔父赵佩川(字玉波)从政,是国民党县长,跟随范筑先驻守聊城。日本鬼子攻占聊城时,随范筑先死守聊城, ...

我的母亲姓赵,名恩朴,字华荣。她的娘家几代开中药铺,她的父亲继承祖业,在单县城内南关路东开中药铺。他的叔父赵佩川(字玉波)从政,是国民党县长,跟随范筑先驻守聊城。日本鬼子攻占聊城时,随范筑先死守聊城,与聊城共存亡,最后壮烈牺牲。

她的叔父赵佩川热心教育事业,并支持子女、侄子(包括我舅舅赵家馨烈士)、侄女(包括我母亲)、我父亲等人在菏泽读书。抗战爆发后,孩子们纷纷参加抗日队伍。我母亲唯一的弟弟赵家馨被彭德怀派人接到湖北(21人报名仅3人成行),后来在陕西牺牲。当解放后接到政府的通知时,全家人悲痛万分,至今历历在目(在《我看到了鬼子兵》中曾有过描述)。

抗战前母亲在菏泽女师读书,期间得过黄疸型肝炎,卧病期间是我父亲伺候的,当时她和父亲(父亲当时在菏泽六中读书)还没结婚。父母亲毕业后同回单县教小学。父亲家境贫寒,祖父母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父亲是老大,全家的生活全靠我父母的薪水供养,并且还要供两个叔叔、一个姑姑读书。我的五叔(父亲的大弟)刘雪庵烈士在《永久的记忆》中叙述过了,我的十叔(父亲的小弟)刘长林十四岁就参加了铁道游击队,曾在水中泡了十五天坚持抗日,我奶奶听说后眼睛都快哭瞎了。十叔解放后曾在福建、大连等地工作,后调到总政军事审判庭工作,再后来新疆需要人,十叔主动请缨去新疆。其实他身上带着弹片,组织上不让他去,但他坚持去,并且一年后就把全家都接到了喀什,离休后就留在了乌鲁木齐。

我唯一的姑姑也参加了抗日,经历了不少磨难,后来因病在河南去世,时任河南省工会主席。

抗战爆发后,由于父母的亲属都参加了抗日队伍,父母亲就不敢再在县城里生活了,带着我们全家逃到了县城东南六十里地开外的张楼寨,过起了非常艰辛的生活。

张楼寨位于解放区的边缘,诺大的寨子没有学校,儿童没地方上学,我母亲来了之后就办起了抗日小学。记得小学第一课就是一个字,第二课是中国人,第三课是我是中国人,第六课是我爱中国。当时我年龄小不能上学,记得姐姐是在一个由马厩改的房子里的小饭桌上教我写字的。第一个字就是国家的,教了一遍我就学会了,当时姐姐高兴地告诉母亲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國”对是每个中国人最最重要的,没有就没有家,没有强大的国家,就没有幸福的小家。爱国、爱新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神圣的职责。

在张楼寨八年的岁月里,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到寨北门外拾柴火,在河岸上(当时为了防止鬼子大扫荡,把大路挑成了沟)看见篦麻都结种子了,母亲知道篦麻子里含油,因为平时吃饭都不见油,我们三人就都误食了一些,结果三人回家都拉肚子。

母亲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纺棉花。母亲纺棉花时常常吟古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首诗是陆游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母亲有时还吟唱苏武牧羊的歌和木兰辞等,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永久的记忆。

日本鬼子投降后,父母亲怕受国民党迫害,曾去夏邑县教书。记得有一天解放军进攻大别山路过我家,晚上在我家的房子外打地铺,当他们就要睡觉时,发现里面住的是女教师,就搬出去了。我当时的感受是,明明知道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却不敢相认。

解放后生活安定了,母亲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当时还没有离退休政策,她就辞职了,1967年因肝硬化腹水去世,医药费还是十叔给交上的。母亲去世前几天,已经滴水不进了,还给我说:冬天冷,买点羊肉熬汤,给来看她的人暖和暖和。母亲去世前还在为他人着想,她的话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仍泪流满面。

我现在已步入老年,什么福也都享了,而那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和那些像母亲一样的无名英雄却永眠地下。多么希望亲人们能看到今天的中国日益强大、人民的生活如此幸福啊!

亲人们,安息吧!

作者简介:

刘延伟,1935年出生与山东单县城东关。1944年参加过姊妹团(男孩加入的叫“儿童团”),当年唱过的抗日歌曲至今仍记忆犹新。12岁送过“鸡毛信”,当时我擓着个笆斗,里面装着半斗小米,走了五里地,说是让我去找四婶儿,可到了地方,有一个瘦高的小伙子接过笆斗就走了,一句话没说。我今年86岁了,至今也不知道笆斗里面除小米外还装着什么。我的小学是先跟母亲在张楼寨念的抗日小学,解放战争期间又在我父亲刘汉长(字倬亭)担任校长的县城参院街小学(也是一所革命小学)读书。1954年冬考入金乡中学(其前身是拉游击的湖西中学),中学期间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1956年夏考入山东大学物理系,1958年被组织派遣到北京中科院电子所工作,1959年回到山东济南,继续在山东大学读完本科,196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在山东大学任教,1995年退休至今。

照片说明:

这张照片是我的五叔刘雪庵(字仁甫)烈士(1913 -1948.5.17)。他1931年考入山东省立曲阜第二师范,照片是他在曲阜师范上学的时候拍的。1934年学校开除一批进步学生,他同校方辩驳,亦被开除。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单县城关区委书记。193912月任辛羊庙区委书记。1941年春任杨楼分区委书记。1942年任单县县委委员、敌工部长。1944年秋任县委组织部长。1948年初任成武县委副书记,后兼县大队政治委员。1948517日国民党第五军进犯,在苟村集北与敌遭遇,突围时中弹牺牲。

1955年我国第一次授军衔,这张照片是我的十叔刘长林当年被授予少校军衔时拍的。他十四岁就参加了铁道游击队,曾在水中泡了十五天坚持抗日。解放后他曾在福建、大连等地工作,后调到总政军事审判庭工作,再后来新疆需要人,他主动请缨去了新疆喀什,离休后留在了乌鲁木齐。

这张照片是我的舅舅赵家馨烈士。抗战爆发后,他被彭德怀派人接到湖北(21人报名仅3人成行),后来在去延安的路上牺牲。

这是我母亲赵恩朴(字华荣)在菏泽女师读书时拍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1964年拍的全家福,前排中间是我母亲赵恩朴(字华荣),前排右侧是我父亲刘汉长(字倬亭)、左侧是侄女,后排是我和丈夫张维及儿子张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21-10-27 11:27
她写母亲,因真而感动。经历丰富的人,故事就精彩。
引用 2021-10-18 20:21
多谢杜老师介绍革命历史。祝您健康!
引用 2021-9-22 21:33
红色革命家庭,为中国革命做出过突出贡献。很有同感,深有感触!祝您健康!
引用 2021-9-22 21:27
为革命的大家庭点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引用 2021-9-22 21:07
为革命大家庭点赞!

查看全部评论(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