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州高港区紧紧围绕本地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找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实现从有形向有效转变,从零散向集聚转变,凝聚党建发展强大合力。 一、实施背景 一方面,高港区作为年轻的港口城区,时下正与医药高新区进行区域融合,老干部参与了“两高(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从无到优的长足跨越,对“两高”建设具备经验优势;另一方面,依然有不少老同志存在“不给组织添乱就好”“党性教育点到为止”的思想误区。如何调动老同志继续投身建设“两高”的积极性,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区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积极探索“党建+”发展新模式,创新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入意识形态、组织建设、作用发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实现了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与中心工作有效融合,推动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推进措施 (一)坚持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意识形态,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一是以先进思想为舵,锚定前进方向。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开展“集中学、点单学、送学上门、线上+线下学、现场学”的“五学”活动,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邀请区领导和专家向离退休干部通报情况、解读政策,帮助老同志深入学习理解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区委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实时分析研判老干部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统筹做好正面引导、阵地管理、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全力维护老干部工作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以主题活动为帆,巧借时事东风。结合庆祝建党百年、全面脱贫等时事背景,为主题党日这个“老字号”酒瓶装入“新酒”。召开全区“光荣在党50年”纪念颁发仪式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离退休干部座谈会,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000多名。开展“回望百年路,助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10余场。举办老干部翰墨书画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征文2场次,收集征文作品20余篇、书画作品50余篇。召开“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老干部座谈会2次,唱响伟大时代主旋律,带动身边的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 “光荣在党50年”纪念大会 三是以规范阵地为桨,厚积跬步力量。充分发挥各级老干部支部、活动中心的主阵地作用,依托“学习强国”“全国离退休干部工作”“江苏老干部”“泰州老干部”等媒介多渠道开展红色教育,围绕老干部党建宣传、网上专题报告会、党史学习教育等,开展线上线下服务,齐抓并进,实现党建引领的“双网覆盖”。组织老年人智能手机“点对点”培训和信息化应用,引导广大老同志积极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苏省和泰州市老干部系统党史知识竞答”活动。 (二)坚持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组织建设,推进“六有一提升”工程达标 一是应建尽建,促组织覆盖全面。按照“利于活动、便于管理、规模适度”的原则,在“六有一提升”达标创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基础上,实行清单式管理和按类别精准化施策,深入开展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原单位、村(社区)、“两新”组织等党组织联建,建立“党建联盟”制度,促进共建共享,吸纳老党员近700余人。依托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立老干部组织生活馆,解决区直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活动阵地问题,辐射主城区周边18个老干部党支部,打造出了老同志精神高地。 高港区老干部组织生活馆一角 二是建章立制,促党内生活规范。会同区委组织部职能科室,修订完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主要职责、党员学习、组织生活会、党内关怀帮扶等10项基本制度,保障老干部党建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将离退休党组织工作与落实政治待遇相结合,制定下发《高港区老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将老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做到老干部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三是示范引领,促支部达标创建。坚持把“一支部一品牌”作为星级考核的“硬指标”,推进动态“星级化”创建,探索落实“党建联盟”“联支强基”等制度,搭建交流平台。每年举办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培训不少于2次,参培人数达100多人次;每年举办1期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成果展示活动。构建典型评选机制,挖掘选树先进典型,积极申报全省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对象、省市“两优一先”“双百佳”“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等先进典型,并汇编成册,加强宣传,做到“创建一批、引领一批、改造一批”。 (三)坚持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作用发挥,推进“银发生辉”工程落地生根 一是聚力弘扬党史故事“主旋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学党史、忆初心、再出发”党史学习教育和“开启新征程,银发再出发”志愿服务行动,引导老干部结合自身经历,以亲历者、见证者、共享者的独特视角,运用本地及周边丰富的红色资源,采取“乡音”讲解、文艺演出、作品展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党史宣传教育,讲好共产党人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二是聚力奏响乡村振兴“田园曲”。实施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专项行动,举办20多项活动。组织农业科技、法律、文艺等领域的老同志,下沉到乡镇企业、田间地头,通过举办农业知识讲座、普法宣讲等活动,传授农业知识,助力健康惠民,鼓励老干部共建美丽乡村,在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关爱农村弱势群体、帮扶留守儿童等方面献计出力。 老干部支部开展助力困难家庭活动 三是聚力写好社会治理“大文章”。组织威望高、擅长群众工作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农村兼(任)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等,在化解邻里纠纷、协办公益事业、促进农村自治与发展、指导两委换届选举等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献计献策,发挥积极作用。8月份疫情暴发后,全区离退休干部通过捐款捐物、创作文艺作品、开展防控宣传等方式参与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近10万元,目前仍在持续。 三、主要成效 “党建+”让党性教育更具烟火气。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场宣讲报告会2场,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网上专题报告会5场,组织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就近就便接受党性教育,引导老同志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员本色。多名老干部主动参与《永远跟党走》《高港区红色故事》等党史学习教材,在广大老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党史学习教育跃出纸面,更多红色历史“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到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关注党史、热议党史、学习党史在基层群众中蔚然成风。 “党建+”让组织生活更具生命力。在固定学习日、主题党日方面,老干部党支部实现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创新的转变,打造出了系列有质感的实境课堂,组织生活日趋规范、丰富。以“庆祝建党百年”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开展“童心向党——党史学习进校园”“学党史、悟成长、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好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胡庄镇和白马镇老干部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推动“青蓝结对”工程,邀请离退休党员中的先进典型担任“政治监督员”“成长护航员”,年轻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口岸街道老干部党支部结合“回望百年路,助力新征程”主题,自发走进周边新农村,感受建党百年成就。 爱国爱党从娃娃抓起 “党建+”让作用发挥更具实效性。实施“开启新征程,银发再出发”志愿服务,打造“银辉向党”等特色品牌。联合区关工委组建“银发”宣讲团开展“千场党史报告进校园”宣讲活动,深入学校、社区、机关等,传递银发之声,赓续红色血脉,共开展党史宣讲120余场,累计受众约3万人次。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开展“银发生辉——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志愿服务行动45次,服务受众超2万人次。“余庆工作室”“章庆生工作室”等一批老干部工作品牌受到群众竞相点赞。1名老干部获评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5个老干部党支部、4名老干部获泰州市委“两优一先”表彰。 四、经验启示 下好“一盘棋”。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定期开展党建工作研讨交流活动,分享支部建设的创新做法和优秀经验,通过以强促弱,以先带后的方式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中心大局。 拧成“一股绳”。组织引导老干部老党员主动投身到一线充当“宣传员”“引导员”“监督员”,通过建言献策、志愿服务、宣讲演出等形式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在两同”。 织密“一张网”。充分运用“ 互联网+党建”平台,借助“泰有为”等党建新媒体,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传播好党的声音,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