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蓬莱区按照“三融合、三促进”的工作思路,将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与社区离退休人员党建工作站建设深度相融,实现了力量联合,阵地联用,队伍联建,推动了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老年大学已进入12个城市社区开展工作,先后举办线上教学300多节、各类培训班21期。 一、多方紧密融合,促进工作稳步推进 通过成立推进小组、开展调研、建立工作制度,积极凝聚各方面力量,有效提升了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的合力。 一是统筹力量抓推进。把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纳入全区组织工作大盘子,成立了由组织部分管副部长担任组长的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推进小组,老干部科室、老年大学、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站参与其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老干部二科负责整体谋划,老年大学负责具体推进,街道党工委提供保障,形成了以老年大学为支撑,社区为主体,离退休人员党建工作站为载体的统筹发展格局。 二是联合调查明方向。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全面掌握社区需求,找准工作的突破点。组成联合调研组,到社区实地查看、召开工作座谈会,收集合理化建议20多条,收回有效问卷882份。根据掌握情况,老年大学最终确定了19名教师、38名骨干学员作为首批进社区教师。 三是健全机制强保障。区委组织部印发了实施“银帆·起航”工程促进老干部发挥作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的原则、开设课程以及阶段性的目标,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要求街道社区和老年大学定期征求社区老年群体意见,定期形成计划,定期梳理总结,保证此项工作健康开展。明确将老年大学进社区所需经费列入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范围,解除社区开展工作的后顾之忧。 二、阵地紧密融合,促进资源综合使用 统筹使用老年大学、社区党建工作站阵地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用,最大限度发挥综合效益。 一是依托党建工作站,搭建老年大学社区教学场所。社区离退休人员党建工作站经过两年多的运转,在12个城市社区全面建立了活动阵地。按照“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的思路,将党建工作站活动场所向老年大学学员开放,最大化利用社区场地资源。在南天门、杏花苑等社区设立5个教学点、举办20个教学班,开设5个专业,辐射周边1000多名离退休人员。目前,老年大学在社区可使用场所面积达1.2万平方米,有效破解了老年大学场地不足、“一座难求”的局面,使社区离退休人员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老年教育。 二是依托区老年大学,搭建社区老年教育培训基地。利用老年大学资源优势,为社区老年教育搭建了培训联谊讲座等多重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社区负责人、党建工作站站长、文艺骨干开展政治理论、高智尔球、养生保健、书法、绘画等培训,提升理论修养和专业素养。挑选书法、国画、葫芦丝、太极拳等专业19位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辅导,开展提升式教学。近年来,老年大学先后组织培训社区负责人及离退休人员达2000多人次。 三是依托微信工作群,搭建线上教学交流平台。老年大学与社区党建工作站通过微信工作群,加强沟通联系,共享信息资源。把老年大学的教学视频,教师和学员们书法、绘画、舞蹈等作品及线上文艺演出、合唱比赛等视频,定期发送到社区党建工作站微信工作群,组织开展网上教学,参与学习的社区离退休人员达9000多人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老年大学学员创编健身操被省《老干部之家》杂志纳入视频教程。 三、队伍紧密融合,促进开放共建共享 发挥老年大学人才资源优势,引导学员在社区发挥作用,吸引凝聚离退休人员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助推社区发展。 一是选优秀人才进社区,完善教学管理队伍。老年大学作为培养老年人才的摇篮,为社区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在南天门、海梦苑等社区召开了3次教学管理座谈会,将适宜于社区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分享交流,培训教学骨干300多人次。有30多名老年大学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党建工作站站长、教学点负责人,协助社区开办教学班,参与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在他们带动下,社区100多名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社区教学管理水平。 二是派骨干力量进社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依托社区党建工作站,老年大学先后组织500多名学员参与到社区家风建设、助力中小学课后服务等活动,有40多名学员担任社区网格员、楼长,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成为社区工作力量的有效补充,为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力所能及作用。目前,老年大学学员在社区拥有诸多新的身份,涌现出“知心大姐”“调解大叔”等先进典型20多个,活跃在“银龄互助”、民事调解、治安巡逻等岗位,带动了1000多名社区离退休人员参与到社区社会治理。 三是引老年社团进社区,提升文化活动质量。老干部社团是老干部以兴趣爱好为依托聚集起来的社会组织,具有很强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截至目前,老年大学孵化培育模特表演、管乐队等老年社团10多个,扶持老年大学学员领办社团组织7个,进社区开展各类联谊、文化惠民等文艺活动100多场次,带动了1000多名离退休人员加入到文化活动队伍中;吸引40多名社区离退休人员领办京剧、吕剧、萨克斯等30多个社会团体入驻社区,开展文化活动500多次,有效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成为文化惠老的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