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开始,玉溪市委、市政府将老年教育工作列入全市重点工作之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及保障机制,办好‘家门口老年大学’”的目标。市委老干部局抓住时机和机遇,围绕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网络,重点推进各级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引导广大老年人学在家门口、乐在家门口。 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坚持“调查研究——出台文件——挂牌办学”“三步走”思路,建设一批规范标准的“家门口老年大学”。通过调研,全面掌握建设“家门口老年大学”的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基层领导干部认为老年教育对提升老年人科学文化素质,带动乡村家风文明、发挥余热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基层愿意开放党群、文化、教育场地为老年人学习和活动提供便利。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玉溪市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建设家门口老年大学指明方向、提供路径。重点按照“234”的发展思路有序推进,夯实“以政府为主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两支力量,拓宽办学渠道,扩大覆盖面,提升老年人参学率;打造“管理、教师、学员”三支队伍,明确“家门口老年大学”领导小组、校长配备、教师来源、学员数量、学习活动等问题;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办学格局。 奋力推进,成效显著。坚持“整合资源、集中挂牌、因地制宜、分级推进、逐步完善”原则,压实创办责任、提高创办效率、提升办学水平。目前全市有老年大学(学校)330所(其中:市级1所,区县级9所,乡镇村社区级320所);室内室外教学场地达10.82万平方米;开设班级720个;专兼职教师1075名;老年学员达4.83万人次;其中市、县(市、区)老年大学以固定学制招生人数达17735人次。家门口老年大学坚持因地制宜,场地使用、教师配备灵活多样,课程设置以时政教育与老年人喜爱的舞蹈、音乐、桥牌、家政等相结合,学制根据当地老人需求灵活调整,兼顾农忙农闲;制定诸如《老年大学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应急制度》《教师岗位职责》《学员守则》《班长职责》等规章制度。家门口老年大学明显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特别是农村老人:想不到,我们在家门口也能上大学。 开拓创新,转型升级。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市、县(市、县)级老年大学均未开学,乡镇、社区老年大学(学校)因地制宜,小规模组织学习活动。虽未开学,但各级老年大学都坚持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积极打造线上老年教育新引擎。市老年大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搭建全市老年大学(老年学校)课程学习交流平台,及时接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空中课堂”,供全老年学员免费在线学习。中老协为玉溪市老年大学开设专栏,专题展示、播放优秀教学视频,玉溪市老年大学成为中老协官网唯一对全国州市级老年大学开设专栏的学校。同时,玉溪市老年大学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自办“网上课堂”,结合学校自身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组织全校教师录制教学视频。“空中课堂”“微信课堂”共发布玉溪市老年大学教学视频137个,其中被学习强国选用3个,中老协官网选用91个,学习点击量超55万。 县区老年大学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提档升级。新平县投资500余万元提升改造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县党群服务中心、县老年大学共建共享建设项目,推进信息化建设。峨山县老年大学与县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开办科普大学,设置科普培训班,同时与县委党校联合办学,开办党性教育、红色教育、“四史”教育等课程,提高了老年大学在农村和基层的知名度。易门县有7个乡镇和3个社区由民政部门牵头建立了老年学校,开辟了多方支持、联合办学的良好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