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云南楚雄州“三个三”筑牢乡镇老年大学教学体系

2021-8-26 17:09|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948| 评论: 0|来自: 中共楚雄州委老干部局

摘要: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政治建校、规范立校、从严治校、安全办校、服务兴校”目标,建成州县(市)老年大学11所、全覆盖成立乡镇老年大学103所(其中县市老年大学乡镇分 ...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政治建校、规范立校、从严治校、安全办校、服务兴校”目标,建成州县(市)老年大学11所、全覆盖成立乡镇老年大学103所(其中县市老年大学乡镇分校14所)、校外教学点142个,招收学员2.99万人、全州老年人口43.16万人6.93%。其中:县市教学班310个专业153个、有学员15878人员工41人、有教师255人;乡镇教学班317个、有学员11230人、有教师269人。老年大学已从城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辐射向家门口覆盖,形成了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城乡教育网络,切实打造成为彝州老年人“助力‘1133’战略实施、建设‘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建设阵地、学习新知课堂、人才开发基地、老有所为平台。

一、“三宜相融”提档乡镇办学网络

(一)因地制宜,建农村群众“看得见”的老年大学。立足各县市、各乡镇实际,充分整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乡镇老年大学房子、挂牌子一是发挥乡镇党委主体作用。逐步将县市老年大学乡镇分校转变为乡镇老年大学并开办村(社区)分校或教学点,老干部工作门从直接办学转变为指导乡镇办学,用活了乡镇资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二是协调整合部门资源。组织、老干部工作门牵头抓总,协调整合各级各部门现有资源,不断完善教学网络,全州乡镇老年大学全部依托文化服务中心开班办学,大多数县市把老年大学分校拓展到社区、公园、体育馆、小区、基层党建活动室养老阵地等,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入学。争取党委政府各方重视支持。州委、州政府启用2016年至2020年体彩、福彩公益金直接投入1900万元用于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其中禄丰县广通镇、南华县雨露乡整合老体协、新华书店等资金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二)因人制宜,建农村群众“摸得着”的老年大学。针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不同程度参与生产生活等实际,采取多种方式乡镇老年大学动起来、送到村、送入户一是灵活办学永仁县宜就镇、楚雄市苍岭镇采取办班的形式,依托集镇赶集日开课教学,让农村老年人生产生活与学习两不误。二是家门口办学楚雄市鹿城镇、姚安县栋川镇、大姚县金碧镇、禄丰县金山镇等依托中心城镇区位资源优势老年大学教学点开办到社区、小区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其他县市及乡镇老年大学在人口相对较多村委会(社区)设置教学点,教学班91个、学员2801人、教师128人老年大学搬到了家门口。三是流动教学。元谋县老城乡和牟定县、大姚武定县等县及部分乡镇老年大学还针对未举办教学点的村社区),开展流动教学,把教学送到群众身边,不断扩大教学覆盖面。

(三)因需制宜,建农村群众“得实惠”的老年大学。紧扣农村老年人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不同需求实际,采取多种方式乡镇老年大学有用管用、够用一是宣讲政策。组织宣讲“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重大工作、重要政策,让老年大学学员先学一步、准确理解领会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三农”工作的关心重视,禄丰县广通镇、南华县雨露乡还组织学员编演花灯戏等形式走村入户宣讲,有效传播到广大群众二是教授技能围绕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健康保健和计算机及手机使用等各方面技能知识开展辅导培训,老年大学学员率先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三是繁荣文化。组织培训农村文艺队、花灯、歌舞队培育农村文化带头人,永仁县猛虎乡楚雄市子午镇老年大学成为了当地文化人才输出的摇篮。

二、“三化并举”提升乡镇办学质量

一)管理规范化,把准教学方向。一是强化政治理论进课堂制度。将每学期至少2次政治理论学习作为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内容抓落实,加强阵地意识形态管控,并以印发和微信推送学习材料、绘制黑板报等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二是推进党组织进班级制度。部分乡镇老年大学建立了临时党支部,正筹备2020年与乡镇老干部党校整合教学,以党建工作引领学员思想政治建设。三是规范管理学校。推广州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学员守则》《老年大学学籍管理暂行规定》《教师职责》《听课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20余项制度完善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应急预案,把各类隐患降到最低,确保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学。

(二)师资优质化夯实教学基础。一是用好银发人才资源。依托我州老干部人才库,储备了近千人的专业人才队伍,选聘专业能力比较强、发挥余热愿望足、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老同志担任老年大学教师。二是争取在职人才资源。采取组织推荐、学员推荐等方式,协调文、广电、教育体育等部门选派了一批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的在职教师、专业技术人才到老年大学兼职。三是依托乡人才资源楚雄市子午镇、禄丰县一平浪大姚县石羊镇等发挥本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资源优势举办特色教学班级,扩大了教师人才资源供给

(三)办学特色化,扩大教学影响一是传播彝族文化。普遍依托声乐、音乐等教学班级,穿插彝文、彝歌、彝舞等内容的学习,传播和弘扬优秀的彝族文化,展现了彝州文化特色。二是致力非遗传承。结合各地特色,开办双柏查姆文化、姚安梅葛文化、永仁彝族刺绣和宜就镇羊皮褂制作、楚雄市大三弦和子午镇骠川花灯等传习班,有效保护和传承了我州彝族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学法用法促和谐。元谋等县在校学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灯小戏唱响“法治歌”,仅元谋县老城乡老年大学巡回演出就达100多场次,受到了各级表彰和干部群众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