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安市老年大学与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泰安技师学院四所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启动。泰安成为全省首个老年大学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地级市。 上述四所合作职业院校挂牌成立“市老年大学分校”,利用教学队伍、场地设施等自身教育资源,分别开设2—3个老年教学班,围绕体育健身、服装设计、母婴护理、厨艺烹饪等适合老年群体特点的专业,为周边居住的老同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老年教育”。 “建设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开办家门口的老年教育。”泰安市老年大学副校长陈明表示,下一步,还要为老同志搭建更高的舞台,鼓励他们走出去,弘扬社会正能量。 泰安市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推进老年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近年来,为有效化解老年教育资源供需紧张问题,泰安市深入践行开放、融合、共享理念,充分发挥本地高等教育资源聚集优势,在省内率先与职业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创新建立老年大学与高职院校规范化、常态化合作办学机制,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家门口的老年教育”,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扩面提质,为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作联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作为省里确定的职业院校兴办老年大学工作试点,泰安市高度重视、专门部署。在市委离休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老干部工作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市老年大学主动联系对接,市级职业院校大力支持配合。在全省率先举行合作办学启动仪式,市老年大学与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职业院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负责同志出席仪式,见证合作办学全面启动,进入实质性阶段。 学校联建,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四所合作职业院校挂牌成立“市老年大学分校”,充分利用教学队伍、场地设施等自身教育资源,参照市老年大学的办学模式和教学计划,开设2—3个老年教学班,为在周边居住的老同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老年教育”。同时,各院校围绕体育健身、茶艺插花、服装设计、旅游文化、日常照料、母婴护理、厨艺烹饪等适合老年群体特点的专业,通过选派教师、开展培训等方式向老年大学提供更为丰富的师资力量与课程资源,有效助推老年大学进一步扩大教师储备、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满足老同志多元化、多层次学习需求。 人才联育,拓展职业实践课堂 市老年大学挂牌成立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实践育人基地”,按照“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配合高校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相关学术活动,为在校师生搭建起“第二课堂”。此举一方面为联合职业院校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扎实推动老年教育发展搭建了平台载体。另一方面为老年护理、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等专业对口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的途径渠道,通过老年课堂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为文化养老培育充实了新生力量。 活动联办,实现互促共赢发展 市老年大学与职业院校定期开展共建活动,为老同志老有所为提供舞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助力添彩。邀请有关专家走进老年大学,围绕时政形势、养老政策、互联网技术应用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辅导;定期举办讲座报告、文艺汇演和书画展览,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展示新时代老年人风采;积极组织“五老”学员走进职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向广大青年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