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56,2077,3.2%这一串数字诠释了云南安宁市社区老年学校办学以来极为生动的一幕。 2020年4月,云南安宁市在全市9个街道启动“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构筑“市(安宁)-街道(分校)-社区(老年学校)”三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安宁市依托社区文明实践站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力量,利用社区社团,组织学员们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习和文体活动……安宁市立足实情,积极探索具有安宁地域特色的老年教育模式,迈出筑梦老年教育的新路径。 老有所教:“家门口”上学 轻松实现“大学梦” 2020年9月18日,安宁市社区学校统一授牌暨校长培训会在安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举行。目前,全市已建成1所市级老年大学、9所分校、11所社区老年学校,完成街道全覆盖,社区覆盖率达32%。 勠力同心,共谋发展。在社区老年学校的办学机制、模式、路径和内涵方面,安宁市积极创新,坚持一个理念,执行一套管理制度,有一所固定教学场地,开设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一系列教学班,搭建一组学乐为展示平台。经过1年多的实践,“五个一”教育管理模式让各校有序规范自主运行,成效显著。 “把老年大学办到社区,我们就可以减少路途奔波,省时省力又安全。也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得到学习的机会。”安宁市金方街道新村社区居民黄莹如是说。 为办好社区老年学校,安宁市建立社区老年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体系。安宁市委组织部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建总体规划,指导街道抓好管理和服务。市委老干部局加强调查研究,并及时向市委汇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好工作的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帮助协调解决场地、人员、经费等问题,形成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具体承担、街道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构建全市老年教育一盘棋格局。 “我星期一上午9点半在社区广场上完太极拳课,10点在社区教室再上手鼓课。”学员苍久萍说,年轻的时候没条件上大学,没想到退休后圆了“大学梦”,而且就在家门口上学。 老有所学:特色课程 学有所获 围绕“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安宁市社区老年学校结合本地特色和老年朋友需求,打造出精品课堂、特色课程。 民之所需,心之所向。2021年开展“我为居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各社区老年学校针对老年人想学什么、能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问题通过线下进小区、进居民楼走访调研、开展座谈会等方式,并结合社区可以提供的学习条件、课程的可操作性和老年人的学习接受能力,安排设计社区老年学校的教学方向。各老年学校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养生保健等方面当作必设课程,利用讲堂、专题讲座、常设班级等形式传递给社区老年人。 晓塘社区老年学校采取“学员点单,学校配单,教师领单”教学模式,开设有了空竹、剪(刻)纸、舞蹈、声乐、腰鼓等4个班级。同时,根据需求开设法律、消防、健康、理论宣讲等知识讲座为主的时政学习,引导老年人用知识、文化、人际交往等改变他们生活方式,促进生命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始甸社区老年学校开设“安宁扎染”班,晓塘社区、新村社区等老年学校开设“纸刻”班,这些课程本着就“地”取材,聘请传承人为课程教师,不仅传承和弘扬了扎染这一优秀文化遗产,还培养了学员的创造力,激发了学员的审美情趣。“安宁扎染”班“纸刻”班的开办,为安宁市老年教育探索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提供了案例。 目前,安宁市11所社区老年学校开设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纸刻等18个专业56个教学班。参学人数达2077人次,占全市老年人数的3.2%(注:安宁市全市60岁以上人口66258人)。 特色课程不仅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学校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让更多的老年朋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 老有所乐:益智增知无限乐 夕阳璀璨照征途 “人不能闲着,总得给自己充充电。”家住太平万辉星蔷薇堡的杨学英是万辉社区老年学校的一名学员,在万辉社区像她一样去老年学校上课的人可不少。“老年学校开办一年来,社区的文体活动内容丰富了,参与的老年人也多了。这里就是为老年人提供知识更新和文化娱乐的场所,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老年学校工作人员武妮娜表示。 老年人既需要陶冶情操又要跟上时代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兴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这些在社区老年学校得到落实。晓塘社区老年学校开展了“玩转智能手机,紧跟时代潮流”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活动,现在学员们对智能手机像年轻人一样运用自如。 “我不仅学会了瑜伽、舞蹈和合唱,更高兴地实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家住太平新城街道万辉社区蓝山郡小区的常振珠兴奋地说,老年学校不仅是个学习平台,还是个交友平台,将趣味相投的老年朋友聚集一起。 老有所为: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老年教育是新兴的事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参照,要靠自己去摸索。各社区老年学校引领学员们发挥有威望、阅历丰富、时间充足等优势,通过社区老年学校教育引导,纷纷走上社区时政宣传、交通督导、卫生督导、歌舞指导等服务岗位。 新村社区老年学校利用道德讲堂平台、弘扬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精神,常态化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营造了“家人新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志愿者服务氛围,通过环境熏陶和社区倡导的方式,鼓励在校学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加入社区老年志愿者队伍。目前,有78名学员加入了社区文艺志愿者队,50名学员加入社区环保志愿队,在校学员388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人数占比32.9%。 如今,老年学校已成为社区一支强有力的主力军。这些充满活力与热情的老年朋友参与社区治理,让社区越来越美好。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步伐,奋力向前,坚持“学乐为”方针,厘清办学理念,不忘初心,扬帆再起航,让安宁市老年教育旗帜高高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