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做好关心下一代成长工作,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一定要始终坚持不懈,竭尽全力关爱青少年,培养和激励他们担当时代责任。” 这是“济南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济阳区融媒体中心总编室原主任冉庆亮在与笔者交谈时发自肺腑的话语。言为心声,从这短短的几句话里,我们不是可以透视出他的内心世界吗? 冉庆亮和老伴儿带领家中孩子们学党史 忘我奉献的“关工迷” “我是在老一辈关爱培养下从一位农村青年成长为‘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济南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因此我在感恩中由衷地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今年66岁的冉庆亮坦言,2004年初,他将在农村读书的外甥和另一个外甥的儿子接到身边,安排他们到最好的学校读书,像对待自己的两个女儿那样倾情关爱,对他们讲述父亲在解放战争中奋勇杀敌的红色故事,传递“爱党爱国、刻苦学习、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美好家风。现在4个孩子都已成为单位的优秀骨干,有的立功,有的被授予“优秀党员”,有的被评为“济南市最美家庭”,这让他心生满满的成就感。 2013年3月内退休后,冉庆亮婉拒两个单位的有偿聘请,以“‘五老’志愿者”身份做起了关爱青少年成长工作。不久,他被聘为区老干部联络员、区关工、老龄工作特邀通讯员,并主动加入了区委老干部局志愿服务队。2019年,他又担任了旺旺街第一联合党支部书记和富锦文苑小区老干部党员党小组长。虽然都没有分文报酬,但他兴致勃勃干得很起劲。 他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尽心尽力开展关爱活动,并形成了“五必”习惯:联系老干部,必问关爱工作;做党建工作,必上关爱课;到基层采访,必先采访关爱工作,对有指导意义的事迹,必向媒体发稿;一有与青少年交集机会,必讲关爱内容,甚至在饭店吃饭,在路上、广场散步等他都热情与青少年交流,策略指出其不足,鼓励他们崇德向善,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学堂或岗位建功,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几年区关工委、老干部局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十分频繁,冉庆亮总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到济北小学护学,到孙耿中学宣讲,到商桥幼儿园拍照、采访等,他都一次不拉的参加,并尽力做到最好;今年5月,区委老干部局成立“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文明实践老干部宣讲小分队,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并先后打了7个通宵,分别三易其稿写出了《党的光辉照我心》《李大钊英勇就义》等宣讲稿,随队到纬四路小学、汇鑫社区对青少年进行宣讲。同时,在正安社区的支持下,他自任队长,组建起“小马扎”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带领4名老党员手提小马扎,身穿黄马甲,胳膊戴红袖章到兴隆街小学、名门、徐家鑫苑等小区宣讲,都收到理想效果,被多家媒体报道。 他所在的旺旺街第一联合党支部接纳的11名入党申请人大多都是青年,凡党支部开展活动,都吸收他们参加,并请5处企业分别给他们报销学习资料费,他亲自购买送到大家手上,言传身教,润物无声,使他们思想政治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多年的关爱工作让冉庆亮感到身边的人和事富有亲切感,真实感,接地气,青少年易接受。他就下苦功整理挖掘身边的红色故事,随时随地讲述,并公开发表。同时,他还注重发现、培养、整理青少年各方面的先进典型事迹,为青少年树立身边榜样。几年来,已在各级媒体发表红色故事、青少年榜样报道70多篇(次)。 他年近古稀,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加之他曾在路上思谋稿子走神被汽车撞伤,落下腰疼后遗症,久坐、强烈活动疼痛难忍,但他一直忍痛坚持工作。在今年五至七月间,他先在外出采访中从电动车上摔下,左手、右臂严重受伤,后右脚不慎烫伤,却从未耽误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等活动;他退休金不高,却在跟老干部联络、采写各方面报道所用电脑、照相、打印机自费购买,所用电费、交通费等都由自己负担,为此已搭进2万多元;在家,他负责做饭。但坐上锅脑子还想着稿子,就习惯地坐到电脑旁续写稿子,常常把饭菜烧糊,已烧坏两个钢筋锅,了解内情的人们都无不感动地说:“老冉可真是位忘我奉献的‘关工迷’呐!” 冉庆亮带领小马扎宣讲队到兴隆街小学宣讲 乐当青少年“保护神” 冉庆亮特别注重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在所住小区,他经常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在到学校门前护学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嘱咐他们注意安全;在带领“小马扎宣讲队”到学校宣讲穿插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等内容;到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时特别叮嘱青年们保证生产安全,让青少年们始终绷紧安全弦。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冉庆亮第一时间冲向抗疫一线,大年三十,他沿门前马路奔向银座广场,见到在小区门口、路上和广场玩耍的青少年以及中老年群众,严肃地向他们通报疫情危害,劝说他们立刻回家去“宅”家防疫;年初二,他一早就到所住富锦文苑小区防疫卡点执勤。老伴儿考虑到其身体状况,多次劝阻。他摆摆手说,“我是党员,是‘五老’志愿者,必须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他一边利用微信联络青少年朋友“宅”家抗疫,一边张贴防疫宣传资料,口头宣传防疫“实招”。面对有人强硬闯进闯出小区的情况,他义无反顾冲向前,晓之以理,好言劝返。严格查证,视情放行;执勤中,查证、登记、测量体温、纠察不戴口罩者。 有些青少年贪玩,无论怎么劝说,他们只一味违规在小区门口玩耍,冉庆亮就拿上手机对其照相,声称要发到网上,这时他们才纷纷回家戴口罩;有个青年出小区门拒绝出示两证,冉庆亮始终盯紧他拒不放行。 开始,他白天值勤,几天后,又改到了晚上。他白天冲向各个疫情防控战场采访,晚上到卡点忙碌,下哨后赶忙夜战写稿,常常熬到凌晨。战“疫”期间,他采写的30多篇(次)通讯、消息分别在各级媒体发表。他还在自建“我心向党”微信群,发布了“致入党积极分子的一封信”和支部老党员战“疫”并捐款的图片等,步行6公里,分别到所辖5处企业看望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抗疫热情,使他们不仅都坚守战疫一线,还纷纷捐款助力战“疫”。 去年上半年新官肺炎疫情趋稳后,他没有沾沾自喜,仍一如既往广泛宣传防疫知识,提醒广大青少年和其他群众不要掉以轻心,并积极动员督促适龄青少年打防疫疫苗。最近,他针对疫情严峻实际情况,对疫情防控宣传抓得更紧了。 冉庆亮采访参战老战士 甘做爱的“播种机” 冉庆亮不仅自己努力直接关心下一代成长,还积极采取“做出榜样、吹响号角、参与其中、热情关怀”等办法鼓舞引领离退休老干部发挥正能量,凝聚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磅礴力量。 “开展公益活动,既为青少年做出榜样,又展示自己的正能量风采,还能健身强体,提升幸福感。”冉庆亮利用各种机会鼓励离退休干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近几年来,他带领离退休干部开展抗击疫情、节约粮食、文明城市创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宣传志愿服务活动10多次,自己参加捐助贫困学生、救助大病儿童、垃圾分类、清扫马路卫生、文艺节目义演等公益活动20多次。 “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单薄的,但一个人影响十个人,十个人影响一百个人,一百个人影响一千个人,汇聚起来的力量就是无限的。”他主动出击,寻访老干部、老年人先进集体和个人,坚持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竭力为老干部、老龄事业摇旗呐喊,通过各种各级媒体广泛宣传老干部、老年人先进事迹,推出一大批各类相关典型。在采访中,他和老干部们一起活动,采访、照相脚不沾地,常常累得汗流浃背,耽误了吃饭。晚上无论多累,他也要加班写成稿件,熬夜写稿已成为他多年的习惯;给老干部发了报道,他每次都把相关报刊送到他们手上。这项“义工”他一干就是8年,有800多篇新闻报道和文学稿在各级媒体发表,被授予“山东省老龄宣传先进工作者”。 他有意识地鼓励、培养优秀老干部,并送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有老干部没学习资料,他及时买上或借阅送到其手中;有的老干部生病,他就自己买上补品前去看望;有的老干部想捐款资助贫困生,他亲自带去;有行动不便的退役老战士欲到学校传承红色基因,他就找车把他送去,并及时在媒体宣传报道。 他更注重向老干部、老年人集中的文艺团体倾斜,他们一有活动就随时跟上,当好他们“随行记者”“啦啦队”和指导员。目前,他已成为4个老干部、老年人文艺团体的常客。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老干部、老年人加入了各类志愿服务和关心下一代行列,全区老干部、老年人关心下一代成长、文明实践行动蔚然成风。退休干部、济阳区旗袍协会会长颜玲经常带着近200名会员开展义务演出、慰问老干部、老党员、退役老兵,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为乡村学堂捐献空调、图书等,使旗袍协会成为全区关心下一代成长的优秀“银龄韶韵”品牌。 情到浓处亦醉人,心血洒处起掌声。冉庆亮先后被授予“济南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济南市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泉城老干部志愿者之星”“济阳区模范老人”和“济南市做出突出成绩的离退休干部个人”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