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战略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的新要求,并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作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新发展,如何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来,成为离退休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近期,结合安宁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实际,市委老干部局采取座谈讨论、个别征求意见、参与到活动中去等形式,就如何持续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安宁市法治宣传教育建设工作中发挥正能量作用进行了调研。现就安宁市离退休干部在彰显社会正能量方面的作用做一些探讨。 一、引导离退休干部在法治宣传教育中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2020年末,安宁市户籍总人口283492人,其中,城镇人口205410人,农村人口78082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57450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26%。其中,离退休干部(注:指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1938人,占老年人人口4.7%。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引导得好,可以使社会更稳定,相反就有可能出大问题。而离退休干部是这一群体中素质较高、政治思想较好的先进群体,是老年群体的中坚和骨干。多年来,广大的离退休干部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在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基层党建、社会管理、专业指导,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教育群众,弘扬优秀文化,服务公益事业,关心教育下一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离退休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老人有示范引领作用,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以自己的言行和先进模范事迹影响、带动安宁整个老龄队伍奋发向上、弘扬正气,引领社会主流,带动更多老年人加入老有所为行列,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安宁的稳定持续发展作贡献。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占4.7%的离退休干部在老年人中的引领优势,是我们面对的新课题。 二、安宁市离退休干部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安宁市委老干部局始终坚持在“搭好平台”上下功夫,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继续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添正能量。 (一)在“信念”上下功夫,“创新理论”积蓄正能量。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做党章党规党纪以及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倾听老干部意见。采取“听取党政领导向离退休干部通报”“专题讲座”“老干部读书班”等多种形式,让他们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坚信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在“培养”上下功夫,“支部书记”带动正能量。认真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在各单位离退休干部的“带头人”作用,确保队伍的稳定。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老干部党支部骨干培训班,通过时事政治理论辅导、重大政策学习,确保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讲政治、讲党性,提高他们带班子、抓学习、做工作的能力素质。 (三)在“树立”上下功夫,用“先进典型”激励正能量。注重挖掘在解困帮贫、关心下一代、传承文化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离退休干部的先进事迹,树立让广大离退休干部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学、能共鸣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类媒体平台,退休干部罗俊贤坚持做公益事业、10年来致力于安宁市诗书画协会发展的退休干部李任祖、每年组织老科协会员配合做好“四下乡”的退休干部李庭贵、每年坚持组织老年大学志愿者参与法治宣传的赵华等,这极大地调动了离退休干部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四)在“展示”上下功夫,“老有所乐”展现正能量。重点围绕老干部“动起来,进基层,登舞台”目标,与宣传部、科协、文化馆、司法局等有关部门搞好联动沟通,经常组织老干部参加“接地气”的文化活动,让文化传承与文化养老结合,提高活动效果。连续五年组织市老年大学部分志愿者参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进军(警)营活动。在福苑上居小广场市开展反假币和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在安宁会堂举办“昆明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法治宣传文艺专场演出。参与连然街道在武家庄村委会举办的以“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为主题禁毒文艺演出,近200人观看了演出……同时结合“法律六进”的开展,根据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不同实际进行文艺宣传。 (五)在“讲和”上下功夫,“解难帮困”构建和谐、释放正能量。坚持做到以座谈、交流、调解、做思想工作等方式手段,在解难题中解决离退休干部的认识偏差、思想疑虑,把一些小矛盾、小情绪和苗头性的问题努力化解于具体细致的管理服务中。针对部分离退休干部提出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集体接访,召开座谈会,做好解释工作,消解“怨气”,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馈解决的意见建议。坚持多走访慰问,多联系沟通,多谈心交心,从中梳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离退休干部家中。 三、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安宁市在引导离退休老干部发挥正能量作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定位不够准确。有些人认为,离退休老干部由于生理日渐衰老,自我学习提升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下降,只要保障好老干部的物质需求,老干部就能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工作就算做好了,不需要发挥什么作用了。有的没有充分认识到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对老干部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认为老干部工作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老干部发挥作用更是缺乏积极性。有的口头上把老干部当“财富”,实际上当“包袱”,视老干部发挥作用为“吃饱饭没事干,自找苦吃”,对他们的行为表面上欢迎、心里嫌麻烦。除此之外,一些老同志受思想观念约束,缺乏发挥作用的主动性,认为自己忙碌了大半辈子,现在上了年纪,身体和精力都不像从前,退下来应该好好休息,保持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才是退休后的主要任务。 (二)老干部的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提高。有些老干部退下来以后,生活圈子相对缩小,不能及时了解新情况、新变化,不能了解和吸收外地的先进经验。上不了解政策,下不了解实际,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一批有专业知识的离退休干部,原来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他们在发挥作用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社会氛围不浓厚。一是新闻媒体对老干部发挥作用的报道深度广度不够,涉老部门对典型培养的推广力度不大,缺乏舆论导向。二是家庭支持不够。老干部家庭的支持是最难得的,也是最有效的。但一些家庭亲属认为离退休后应该养老,不应再到社会上服务,这些观念制约和影响着老干部发挥作用。 (四)缺少激励机制。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老干部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发挥作用激励制度,老干部发挥作用大部分出于本人的不求回报、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仅靠少数德高望重老干部个人的奉献精神显然不符合时代节拍和要求。仅靠市委老干部局等少数单位协调联系,不利于对老干部发挥作用作出科学有效评价,不利于弘扬先进、调动各方积极性。 四、持续引导离退休干部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要做好此项工作,司法行政部门应做好综合协调和业务指导,文化部门应发挥艺术人才多、技术水平高的优势,在创演上给予指导,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市委老干部局要积极探索建设一支法治文艺宣传志愿队伍,积极配合相关部分开展汇演和巡回演出。 (二)持续引导离退休干部在自愿量力原则下,积极参与到基层,为广大市民服务。在活动中,一是要坚持宣传教育方向。坚持正面重点引导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弘扬时代旋律; 二是要坚持一线服务。活动的开展必须要立足基层,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用鲜活、生动的人物和事例反映广大市民良好的法律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时反映普法依法治理活动中涌现的新人新事,增强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提升老干部工作队伍素质。进入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与老干部沟通交流,才能组织出让更多老干部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才能激发老干部充分发挥作用的热情,也更好地组织引领老干部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