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大众日报》点赞滨州滨城区黄河社区“黄河大妈” 老干部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

2021-8-9 15:43|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500| 评论: 0|来自: 滨州老干部工作

摘要: 7月29日,大众日报客户端刊发《“黄河大妈”扮靓社区,成为一道最美风景》一文,介绍滨州市滨城区黄河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健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体系,成立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创建“黄河大妈”志愿服务品牌,带动 ...

7月29日,大众日报客户端刊发《“黄河大妈”扮靓社区,成为一道最美风景》一文,介绍滨州市滨城区黄河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健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体系,成立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创建“黄河大妈”志愿服务品牌,带动老干部发挥优势真心与居民沟通,真情为居民服务,助力社区治理的做法。

 

原文链接2021·大众日报

“黄河大妈”扮靓社区 成为一道最美风景 

近日,在滨州市黄河六路、渤海十六路交叉口,滨城区彭李街道流动疫苗接种服务点,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正在忙碌着,其间,一群老年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身穿白色T恤,上嵌“魏您服务”图案,头戴小黄帽,印有“黄河大妈”字样,有的维持秩序、有的搀扶接种疫苗老人、有的讲解注意事项、有的宣传疫苗接种知识,这群人就是黄河社区的“黄河大妈”们。

彭李街道黄河社区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社区,辖区老干部老党员资源丰富,他们素质高、热心公益,愿意服务社区、奉献社会,社区党委结合“渤海银辉”和社区品牌打造,将这些资源聚起来,不论男性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黄河大妈”,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在社区治理中散发着光和热,在社区编织起一道亮丽的志愿服务风景线。

“黄河大妈”创品牌,志愿服务强起来

黄河社区共有居民2091户,总人口5521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3000余人,党员2900余名。针对老年人多、老党员多、老干部多的实际,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红色家园”“渤海银辉之家”建设,健全完善党群服务体系,积极创建社区志愿服务品牌。以社区党总支书记魏素香为原型,建立了“老魏工作室”,依托工作室打造,发挥中海合唱团、京剧牌友协会等10余支老年群团组织的力量优势,成立红色志愿服务队和巾帼志愿服务队,创建了“黄河大妈”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同时,社区完善了志愿者职责、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制定了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实现了志愿者管理和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不断丰富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依照居民需求制定活动计划,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老干部志愿者们扎根社区,在管卫生、抓治安、传文化、建和谐等社区治理中志愿服务、各显身手。

协商议事架“心桥”,社区治理实起来

黄河社区内的黄河小区有1400多户居民,老年居民多,且附近无早餐店铺,“黄河大妈”们多次向社区和业主委员会反映,希望有就近买早餐的地方。为此,通过社区牵头,业委会、物业和部分“黄河大妈”代表参与进行协商议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与滨州三利餐饮有限公司合作,由滨城区房屋管理服务中心赞助便民餐车,把黄河社区便民餐车引进小区,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美餐。

结合新时代社区治理的现实需要,黄河社区率先以黄河小区为试点,由业主代表推选、按照规范程序选举,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业委会成员都是老干部老党员。建立了物业服务公司党支部,搭建起“网格”党建+“红色物业”党建联盟阵地,创新了“三方议事会”议事制度,形成了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共同参与小区治理的新格局。

“三方议事会”制度形成后,“黄河大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他们发挥居住小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重点对居民“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归纳分类、论证筛选,确定议题后拿到“三方议事会”上讨论,把问题精准有效解决。截至目前,社区共解决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雨污分流、小区绿化等各类问题68件,创新了 “大树下议事会”“网格服务站议事会”“小广场议事会”等多个议事平台,所议之事件件关乎居民切身利益,件件都妥妥地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有了“黄河大妈”的积极参与,带动了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实现了居民的事居民说了算的目标,有力提升了小区居民自治水平。

“在社区党委带领下,我们通过三方议事会对小区的大事小事、难事急事一块商议,并耐心细致做相关居民的工作,积极参与并理解支持配合社区工作,让居民的生活更加舒心。”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原主任、黄河家园业委会副主任蒋爱学说。

丰富活动建和谐,“黄河大妈”靓起来

“通过跟王老师学习书法,让我的心能够沉下来,人生也融入了墨香,王老师的书法像松树一样站如松、坐如钟,这种精神激励我学习、促使我进步!”在黄河社区服务站,正在练习书法的小学生李含玉,谈着自己跟王允通老师练习书法的感受。

王允通是从滨州市纪检系统退下来的老干部,在书法方面造诣很深。他从2017年黄河社区服务站建站开始,就办起免费书法辅导班,从最初的一两名学生,发展为现在的12名学生,既让自己做到老有所为,又让喜欢书法的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最近,在他倡导下,黄河社区“庆建党百年师生书法展”成功举行,成为他书法教学的一次重要成果展示,王允通老师也成为“黄河大妈”的一个先进典型。“我退休后没事干,经常来这里练书法,发现有些孩子喜欢书法,但是参加培训班学费高,阻碍了学习,于是举办免费书法培训班,发挥了特长,让孩子受益,还能传承书法文化,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办下去。”王允通说。

“黄河大妈”各有所长、各怀绝技,如何让他们发挥作用、助力社区治理,还需要社区党委搭建载体,赋能桑榆。为此,社区结合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建立了8个小区党支部、7个特色党支部,通过支部引领和党员亮牌践诺,让“黄河大妈”担任楼道长、党小组长,积极参与小区日常管理,并为小区居民提供暖心调解服务,让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不出大门,延伸了党建服务触角,促进了社区文明和谐。

82岁的李梅真老人,是“黄河大妈”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她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从人力资源系统退休后,于2009年成立工作室,她发挥社会人脉广、组织能力强、善于调和矛盾纠纷的优势,十几年来,在推进组建社区老年文艺团体的基础上,解决家庭矛盾纠纷数百件,为许许多多老年家庭介绍保姆、解决家庭困难,还积极帮助老年人“穿针引线”,牵手成功十几个“夕阳红”家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美使者”。“共产党员永不退休,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我虽然退休了,但是能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心里感到非常高兴。”李梅真说。

社区文明,文化为魂。在丰富社区文化方面,“黄河大妈”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中海“京剧票友”协会和中海合唱团是滨州颇有影响力的老干部团体,也是“黄河大妈”的代表团队。在元旦、春节、中秋节、老人节等时间节点,他们在社区组织下开展大合唱、京剧演唱会等演出活动,不仅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也为社区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文化素养和社区文明程度。端午节前夕,社区组织了一场“黄河大妈”包粽子比赛,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包粽子技巧,增进了邻里情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黄河大妈”还开展广场健身活动,通过广场舞大赛、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等,带动影响居民加入体育健身队伍当中。现在,黄河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全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黄河大妈’的品牌效应,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的优势,影响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积极投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贡献力量。”魏素香说。(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记者程芃芃  通讯员夏玉忠)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