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张洪坤:文墨之长“绣”关爱

2021-8-5 14:09|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812| 评论: 0|来自: 武城县关工委

摘要: 在山东德州武城县关工委办公室有一位老同志,时常坐在办公桌前,采写座谈、编辑故事、起草和修改文字材料。这位长者是谁?他就是武城县“五老”志愿者、被德州市关工委授予第一届“五老”模范称号的张洪坤。他被人们 ...

山东德州武城县关工委办公室有一位老同志,时常坐在办公桌前,采写座谈、编辑故事、起草和修改文字材料。这位长者是谁?他就是武城县“五老”志愿者、被德州市关工委授予第一届“五老”模范称号的张洪坤。他被人们亲切地戏称为计划外的“在编”关工人员。

张洪坤,1985年退伍返乡后,在武城县乡镇企业局、建行武城支行、县水务局办公室工作,负责信息宣传、文秘等工作。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历练了丰富的综合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被身边朋友和同事称为“文字一支笔”。

宣传“五老”的最美书写者

他退休后,被聘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志愿者。作为“五老”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擅长写作的他被推举为“五老”志愿者队伍宣传员,平日里,主要负责记录和撰写武城县“五老”志愿者的各类公益活动和工作情况。他认为“五老”志愿者既不图名,又不图利,纯粹是一种热心和奉献,这些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崇尚与尊重。自2016年起,由他撰写的40余篇反映武城县“五老”志愿者事迹的相关稿件被省、市级媒体发表,其中《痴心挽救婚姻,不让孩子缺失父母之爱》发稿后仅半个小时,就被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网站、《山东关爱》微信公众号采用,同时还被《中国火炬》杂志刊发。他成为“五老”的贴心人和赞美人。

传承红色基因的编书人

2019年初,武城县关工委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定编撰《红色之魂》一书,发放到武城县的中小学生手中,让广大青少年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从小树立感恩社会、报效祖国,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该书由100个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组成,由于历史久远,信息量大,各类资料和网站上的内容良莠不齐、无从考证。“我干了一辈子文字工作,只会咬文嚼字,这活儿交给我最合适不过了。”张洪坤主动请缨,与武城县关工委负责同志一拍即合,承担起了这项工作。

接下任务后,他全身心投入到了《红色之魂》的编撰中,接送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老伴儿的头上,他整日整夜地搜集资料、整理编写,老伴儿也从最开始的不理解慢慢转变为全力支持,一日三餐顿顿不重样就为了让他能够把身体养好,把《红色之魂》编好。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张洪坤从数十万字的海量资料中经过搜集、修改、归类、整理、编写,最终按时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计划外的“在编”关工人

由于张洪坤工作热心,积极参与关工委工作,已经成了一名计划外的“在编”人员,协助县关工委办公室开展工作。只要有活动,他都积极主动参与。他在部队工作时是一名电影放映员,还掌握了一定的摄影技术。他利用掌握的摄影技术特长,经常在县关工委开展的活动中,身背相机抓拍照片,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保存下每一项活动内容,发送出许多照片新闻。平时,他还协助县关工委办公室起草、修改、定稿了大量文字材料,为提高公文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优良家风的最美传播者

近年来,张洪坤作为“五老”志愿者队伍的宣传员,与其他“五老”志愿者接触颇多,也深深被他们的事迹感动。他又将把在部队形成的守纪律、作表率、一切行动听指挥等作风和自己优良家教家风融合在一起,传授给自家和周围的孩子,全力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尽到一名“五老”志愿者的职责。2020年,张洪坤被评为“山东省五老志愿者传承好家风最美家庭”。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