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在朝鲜战场上是威风八面的“万岁军”,在这支英雄部队里当一名享誉全军的模范人物,那绝对是一位大英雄。临沂市兰山区区医院的离休干部臧福英就是这样的英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她荣立过两次大功,1953年“五一”节,她作为38军的代表,参加了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观礼。然而,几十年来,这位大英雄都是默默无闻的,臧福英从来不谈自己打仗的事,连儿女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英雄,更不用说她身边的同事了。直到那一年,她当团长的儿子读到了一本书——《三十八军在朝鲜》,孩子们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本书是曾任38军军长的江拥辉将军写的。江拥辉在书中7次提到臧福英的名字和她的英雄事迹。 本刊记者采访臧福英时,问起她当年立功的经历,她淡淡地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干了些自己应该干的事,稀里糊涂地就立了功。在臧福英家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笔记本,是当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的纪念册。在这个笔记本上,留有部分志愿军英模人物为臧福英题的字或签的名,如:击落美军王牌双料飞行员的空军战斗英雄韩德彩、击落3架美军飞机的空军战斗英雄杨振玉、上甘岭战斗中的特等功臣马新年、炮兵英雄刘建华、铁道兵英雄李万华……这些都是当年全国闻名的志愿军战斗英雄。这个笔记本令记者肃然起敬。 臧福英今年86岁,山东烟台人。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独自一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年幼的臧福英由爷爷抚养长大。15岁时,爷爷病逝,父亲把她接到了北京上学。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4月间,臧福英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解放军南下工作团招收团员,条件是初中或相当于同等学历。只有小学文化的臧福英在表哥的鼓励下,大着胆子报了名。没想到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并被录取。经过三个多月的集中学习,当年8月,臧福英所在的工作团离开北京南下到了河南,在这里臧福英被分到了38军政治大队。 1950年6月,38军和全军部队一样开始精简整编,动员年纪大、身体差的干部战士复员。就在这时,朝鲜战争爆发了。7月初,部队停止了复员工作。7月中旬38军奉命紧急开赴东北。到达东北后,部队进入了临战训练,臧福英被调入了师医训队学习。医训队设在辽宁铁岭的一所中学里,原计划一年的救护、医疗课程,一个多月就学习完了。医训队结业后,臧福英被分配到112师334团卫生队。这时,部队开始动员,号召报名参加志愿军入朝参战,但对于女同志还是有限制的。军里规定,除个别必要人员,女同志一律不批准入朝。臧福英身体弱,领导根本就没有考虑她。但她个性倔强,觉得男同志行,我为什么不行?于是天天缠着领导要求上前线。领导说服不了她,只好批准她入朝。112师入朝时,全师共有16名女同志。但是,在步兵团这样一线作战部队的女兵,只有334团的两个人——臧福英和16岁的许秀云。 步兵团作战的环境最为险恶,女兵在步兵团里行军、打仗,要面对的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 334团是38军中战斗力最强、战斗作风最硬的团队之一。为了追上逃敌,打好入朝第一仗,112师师长杨大易亲率334团在雪地里强行军,速度之快竟然超过了前卫师。在这场赛跑式的行军中,两个女兵的体力极度透支,但她们一步都不落地跟着部队。下山时,她们往往是连滑带滚。初战告捷,臧福英和许秀云也经受住了考验。 为38军赢得“万岁军”荣誉的是“第二次战役”。作家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讲的松骨峰战斗就是臧福英所在的112师打的。在这次战役中,臧福英的表现极为突出。经过第一次战役,步兵团的指战员们知道了一个现实——咱们的后勤供应不上,给养还得靠自己背。于是,大家都尽量多地携带些干粮,有的同志,居然把棉被里的棉絮掏出来,用被里装粮食。臧福英为了让伤员能吃上饭,也带了两份干粮,这就增大了自己的行军负荷。谁知,在二次战役中,112师的任务是穿插,要抢在敌人前面占领云松里地域,切断敌人西逃之路。 又是强行军,而且要翻越海拔1200多米的兄弟峰。当时臧福英正在例假期,身体极不舒服,爬到半山腰就喘不上气来,雪地又滑,走几步就摔一跤,还昏倒在路上。但作为班长的她,咬紧牙关坚持着,用行动鼓舞了全班同志。112师终于先于敌人到达了预定阵地,胜利地完成了穿插任务。阻击战斗打得异常残酷,伤员一批接着一批地抬了下来,臧福英多带的那一份干粮发挥了作用,一口炒面对于饿着肚子打仗又失血过多的伤员来说,就是救命的良药。 二次战役以我军完胜而告捷,那一仗112师的穿插、三所里战斗、松骨峰战斗都成了我军战史上的经典战例。112师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这其中就有臧福英。 穿插、追击似乎是112师在朝鲜战场上最主要的任务。三次战役中,112师连续10多天马不停蹄地向南挺进——突破三八线、占领汉城,一直追击到汉江南岸的华山、利川一带,是我军深入到南韩最远的一支部队。在十多天的追击中,臧福英的伙伴许秀云终于没有坚持下来。小许是扁平足,一行军脚就打泡,又被冻伤,双脚化脓,走不路,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 从此,334团里只有臧福英一名女兵了。上厕所都没有个伴,臧福英面临的困难更多了。 第四次战役中,38军的任务是在汉江南岸组织防御,掩护主力兵团集结,以粉碎敌人的疯狂反扑。112师在汉江南岸防守了22个昼夜。这次战役,臧福英所在的334团伤亡极大,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334团甚至没有兵力增援前沿阵地了。军警卫连和师山炮连都被抽调过来加入了334团的战斗,才化险为夷。伤亡大,卫生救护的任务就更加繁重。臧福英带领的护理班超负荷地运转着。在伤员送来之前,她都要在凉坑上铺上干草。白天怕敌机轰炸,伙房不能烧开水,她就用罐头盒给伤员烧开水,保证伤员渴不着。抬伤员、背伤员,她和男同志一样干。有次送伤员没有被子盖,她就把自己被子拿出来给伤员盖上。凡是受臧福英护理过的伤员,都会这样说:“她对我们照顾得太好啦,就跟亲姐妹一样。”战争最激烈的日子里,步兵团里唯一的女兵——臧福英创造了我军战史上的一段传奇。 四次战役后,师里把全师的女同志集中在一起过“三八”节。入朝以来,112师的女同志牺牲两名,送后方医院一名,全师还有13名女同志。师首长见只有臧福英一名女同志在步兵团,十分不忍,下令将她调回师部,在医院手术室工作。臧福英回忆说,到了师部感觉舒服多了,安全多了。 《三十八军在朝鲜》一书中最后一次提到臧福英是在“铁三角”地区反击战那一章中,这是38军在朝鲜的最后一次大仗。在那次战斗中,由于伤员多,医务人员少,臧福英连续工作4天4夜。她的事迹感动了38军首长,也感动了第二届祖国人民慰问团的团员们。江拥辉将军说,“她从不计较个人地位待遇。” 臧福英一生都是如此,这位在38军赫赫有名的大英雄,直到离休仍是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她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在采访中,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的脑子不好,想不起来,忘了。 然而,38军没有忘,她是38军的光荣。齐鲁人民也不能忘,她是山东的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