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年前的1958年,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和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少将、济南军区干部部部长陈美藻少将一起,响应毛主席关于军队干部要下连当兵的指示,下连队当兵一个月。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后,列席会议的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委舒同返回济南,向正在召开的军区党代会的全体代表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军队干部要下连当兵的指示。9月6日,也就是党代会闭幕那一天,军区党委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济南军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干部下连当兵和参加体力劳动的决议》。要求所有排以上干部,除身体条件不许可者外,每年都必须以一个月至两个月的时间下连当兵。把干部下连当兵定为制度。杨得志司令员,李耀文主任和陈美藻部长首先报名,争取第一批下连当兵。 军区党代会闭幕后不久,三位将军头戴船形帽,身穿士兵服,佩戴列兵军衔,乘火车来到驻徐州的第68军203师609团2营6连当兵。将军们谢绝了师团首长的陪同,背着背包,从团部步行来到6连。6连是一个光荣的连队,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消灭李承晚的王牌部队首都师白虎团战斗中(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的素材即取自该部)立集体特等功,又称特功6连。 连队官兵已提前知道有军区机关干部来连队当兵的消息。三位将军的到来受到了热烈欢迎,战士们簇拥着三位首长来到宿舍。杨得志被分配到2排4班,班长尹必辉;李耀文和陈美藻被分配在6班,班长向运华。 连队住的是按苏军模式建的营房,全连一百多人住一间大宿舍,睡双层木板床,三位下连干部都被安排在下铺。欢迎三位“新战友”的班务会上,每人先作自我介绍,简述自己的经历,然后三位将军在会上发言,说自己是军区机关干部,响应毛主席军队干部下连当兵的指示,很高兴来到咱们6连当兵,和同志们同吃、同住、同操作、同劳动、同娱乐,克服官气、阔气、骄气、娇气、暮气,当好普通一兵。 杨得志在班务会上说:我当过战士,但至今离开连队二十多年了,现在我是一个新兵,有许多新东西不熟悉,你们要好好帮助我。 李耀文对全班战友说:向老同志虚心学习,当好学生,当好普通一兵。 陈美藻表态:不当“列兵首长”,虚心向战士和连队干部学习,做个好战士。 对三位将军的发言,战士们不断报以掌声。班长最后讲话,代表全班热烈欢迎军区机关干部来到本班当兵,介绍了全班每个战士的个人情况和特点,以及当前的主要工作。总之,从洗漱用具的摆放到吃饭分菜的规定,从起床整理床铺的标准,到请销假、站岗值班的纪律,一条一条,说得清清楚楚。 不过,班长、排长、连长也分别对三位将军表示:你们是军区机关干部,是超龄老兵,不能和年轻士兵同样要求;训练、劳动、公差勤务都不要参加,站在一边看着就行。三位将军对同志们的关心表示感谢,但一致表示,下连当兵,就要坚决实行“五同”,不折不扣地实行“五同”,不当“特殊兵”,不当“自由兵”,当好普通一兵。 为了避免特殊照顾,杨得志用的是他当年参加红军时的名字——杨绍起,李耀文和陈美藻也用了化名,因此,刚下连时,战士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拂晓,营区响起起床军号,三位将军跃身起床,迅速穿好军装,整好军容风纪,快步到门口站队。连长关切地对三位将军说,今天早操跑5000米,下连当兵的同志就不要参加了。但三位将军还是站在队列里和全连官兵一起跑到了终点。那年,杨得志47岁,李耀文主任40岁,陈美藻44岁。 站岗放哨是连队每个战士的职责。按连队干部的本意,下连当兵的干部就不安排夜间站岗了。但考虑到这样安排,三位首长不会接受,就采取了折衷方案,夜岗,只安排下连干部站头班岗或末班岗,但三位将军坚决不同意,坚持按顺序排班。夜间,带班的班长在床边轻轻地说“上岗了”,甚至在床边一站,他们就会马上起床,穿好军装,拿起武器,轻手轻脚走出宿舍,到哨位站岗。下岗后回到宿舍,给蹬被子的战士盖盖被子,掖掖被头,这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自从军区机关三位干部来到连队,战士们就开始猜测他们的身份。三位老战士入伍早,资格老,年纪大,不可能是一般干部,很可能是大首长。前几天军区《前卫报》刊登过军区党代会通过干部下连当兵的决议,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干部部部长陈美藻表态要尽快下连当兵。可是不知到了哪个部队,还有好奇心强的战士,到团俱乐部找毛主席接见济南军区党代会的合影照片查对。照片上有军、师、团的代表,毛主席左侧有一位身穿夏常服的首长,领章上缀有三颗金星。可惜照片太小,看不清楚,咱连的杨绍起很像是杨得志司令员。 4班长尹必辉老成、能干、聪明,三位机关干部一来到连里,他的脑子就在转,来到连里的三位首长是谁,杨绍起究竟是谁?这事又不能去问团长、营长。他想起曾在《解放军画报》上见过杨得志的照片,便到团俱乐部一本一本地翻看解放军画报。突然,尹必辉眼睛一亮,就是这期!这期的《解放军画报》的封面就是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的杨得志上将和孙继先中将的合影。尹必辉惊喜得差点喊出来。他赶紧回到连里,悄悄地对6班长向运华说:“我看《解放军画报》了,杨绍起就是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向运华马上接过话:“在我们6班的就是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军区干部部部长陈美藻。咱们班有当兵的将军!” 三位首长下到连队,融入到连队的全部生活。他们和战士一起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擦玻璃,倒痰盂,抬土平整训练场。战士干啥他们干啥,战士吃啥他们吃啥。炊事班给他们的饭桌上加盘炒肉丝、炒鸡蛋,他们分给大家吃;给他们一人端上一碗面条,他们谢绝了。杨得志司令员和蔼地对司务长说:“和同志们吃一样的饭菜就好,不要加菜。”他们严格遵守条例条令和各项规章制度,像战士们一样,服从班、排、连首长的管理和领导。已经没有必要对将军的身份保密了,可以向大家公开了,全营召开军人大会,营首长宣布:“军区杨得志司令员、军区政治部李耀文主任、军区干部部部长陈美藻部长,来到咱们609团2营,现在就在咱们6连下连当兵!”营首长的话震惊了全场。官兵们先是一惊,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官兵们齐刷刷地扭头向6连看去。三位将军起立立正,他们头戴船形帽,领章上缀着一颗闪闪小银星,脸上晒得黑黝黝的,显得很健康很精神。除了年岁大些,标准的战士形象。他们以标准 的军人姿态向战友们敬礼。细心的战士观察到,从他们那沾有泥土的袖肘部、裤子和“解放鞋”看,大概刚作过匍匐前进动作。 掌声中,杨得志司令员走上讲台,说:“谢谢同志们欢迎我们几个老兵。”会场上响起一片笑声,他接着说,你们不要笑,我们的确是老兵。前天我去理发,理发员打趣地对我说:你的胡子这么多,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的老兵。咱们的军长,师长指示,让我来和大家说几句话,我今天就来执行这个指示。会场上又响起一阵笑声,他接着说,刚才教导员也介绍了我们的职务,大家一定想知道,我们刚来时为什么没有向同志们介绍我们的职务呢?不是为了保密,是怕同志们知道了拘束,怕同志们听说司令员当兵,班长不敢管理上将。现在好了,我们都熟悉了,大家非常亲密。就是知道我是司令员也不拘束了,你们看我这个司令员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就是我的年龄比你们大,军龄比你们长,我们人民军队的官兵关系永远是平等的,这是我军的本质决定的,我们三个人下连队来,任务就是当兵,克服“五气”,向同志们学习,当好一个兵。 杨得志司令员的讲话简短、深刻、生动、贴近战士,赢得全营指战员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6连是个全训连队,训练任务重,科目多,难度大。三位将军身背冲锋枪、腰挎弹药袋,不怕风吹日晒,在训练场上和年轻战士一起摸、爬、滚、打,不甘落后。当时规定:除了器械训练(如单杠、双杠、木马)外,其他科目下连当兵的将军们都要参加。 初秋的徐州,天气晴朗,但仍是烈日炎炎。一支全副武装的解放军队伍行进在已经收割完庄稼的田野里。他们突然奔跑起来,跑向一道弯曲的堑壕隐蔽起来。这是一支正在进行军事训练的解放军队伍,指挥员发出命令:“做好战斗准备!”“冲击前进!”队伍里的三位将军,随战士们跃出堑壕,向“敌人”冲去,这段距离是七百米,半天时间,同样动作要反复八九次。还要在敌人使用化学武器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结束摘下防毒面具,将军和士兵都满脸是汗,汗水湿透了衣服,湿透了船型帽沿。杨得志司令员一招一式准确、利索。夜间射击训练,他给战士讲射击要领;爆破训练,他给战士做示范。 上级对6连进行实弹射击考核,在多种兵器考核中,三位将军都获得优秀,杨司令员的成绩最好。 有个战士写了一首诗歌赞扬他: 我和上将上靶场,一同趴在靶台上。 我是战士天天练,将军成年不摸枪。 嘴里不说心里想,成绩一定比他强。 将军这时在瞄准,我在一旁细端详。 姿势正确动作快,一举一动全在行。 时间刚过五秒种,就把子弹推上膛。 只听射击命令下,将军枪声连珠响。 枪枪不落目标外,发发命中靶中央。 又惊又喜忙叫好,老将武艺比咱强。 战士们问:“老杨,你的枪法是怎么练出来的?你多年不摸枪,为什么打得这么准?”杨司令员淡淡地说:“我是个老兵,老兵的枪法都是在敌人的胸膛上练出来的,这种枪法不论什么时候都是准确的。” 1958年的中秋节过后四天就是国庆节,609团的好事一个接一个。三位将军和大家一起过“双节”,军区文工团来609团慰问演出,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摄将军当兵的纪录片,很多干部战士上了镜头。 转眼,将军下连当兵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全连同志眼含热泪欢送将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纪录片《将军当兵》,《解放军报》发表了社论,《八一杂志》也刊发了专论。 那年9月,正在江苏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在徐州停留,在专列上接见了正要下连当兵的杨得志、李耀文和陈美藻。当杨司令员说准备下连当兵的时候,刘少奇连声称赞:“很好!很好!”他很感兴趣地听取了杨得志司令员向他报告下连当兵的好处:可以密切官兵关系,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增强群众观念……刘少奇一边听一边扳着手指数着,还对在座的地方党政负责同志说:“上将能当士兵,你们地委书记、县委书记为什么不能当工人、农民啊?” 1958年12月,全军政工会议在广州召开,陈美藻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接见出席会议的同志时,对济南军区将军下连当兵予以肯定和表扬。 1975年,68军调离济南军区,划归沈阳军区建制,在1985年的大裁军中被撤销。据说,原609团的特功6连现归武警部队建制,驻辽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