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全民终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举措。自2020年5月以来,云南昭通市委老干部局采取“六个一”措施,推动昭通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扩宽老年教育覆盖面,谱写基层老年教育新篇章,让更多老年人享受老年教育资源,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明确一个目标。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力争用2年的时间,健全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大学办学格局,到2021年底,实现全市50%以上乡镇(街道)办有老年大学分校(老年学校)、30%以上村(社区)建有老年大学学习点、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的目标。 建立一套机制。一是建立办学保障机制,各县(市、区)通过整合文化站、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场所、群众住房等场所,保障办学场地,确保活动开展有场所;畅通教师进入渠道,明确教师准入标准,通过聘请+职能部门选派+志愿者的形式,保障教师队伍稳定。二是建立督促落实机制,成立调研组,实地督促检查校点建设工作推进情况,针对办学模式、布点计划、校点管理、课程设置、办学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校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每月收集各县(市、区)工作推进情况,搭建经验交流平台,针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下步工作要求,让大家比有标杆、赶有方向,为推进基层老年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搭建一个平台。统筹疫情防控和办学需求,自2020年开始,与云南广电网络昭通分公司合作,打造昭通市老年大学线上教学平台,通过邀请市内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录制、向各县(市、区)征集等方式,为全市老年人免费提供思政、舞蹈、武术、国学、绘画、书法、声乐、养生保健等87个教学视频,视频可通过有线电视收看、昭通广电手机APP观看,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这一方式既是疫情防控时期的一项应对措施,也是缓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重要方式,得到省老年大学的充分肯定。昭通市老年大学还将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法治社会建设、防邪反邪等,打造50个精品视频课程,助力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助推昭通法治建设。 完善一套制度。各校点建立健全招生、教师招聘及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等制度,通过制度管人,根据制度开展教学,以制度化推动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新建校点教学成效。 建强一支队伍。各校点成立以校长(组长)为主要领导、教师、学员代表为委员的校务委员会(校点管理组),确保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有人抓。明确教师招聘标准,将政治标准作为首要评判依据,把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人才引进教师队伍,确保教师队伍能力素质过硬。 选树一批典型。在全市范围内挑选41个相对较好的校点,争取市级50万元的老年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打造,力求在学校建设、管理、课程设置、办学模式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带动各校点规范办学,推动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昭通市共建有乡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老年学校)46所,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老年学习点)238个,分别完成既定目标的64.79%、58.33%。 |